AI也能拍電影嗎?

AI也能拍電影嗎?

電影已經運用許多動畫特效科技,但 AI 能自己拍電影嗎? 本文從 Netflix 用 AI 編寫的恐怖電影的例子,想一想 AI 目前擅長甚麼? 我們可以從電影運用 AI 的例子,思考如何運用在自己的行業。

(本文為專家投稿,作者為黃正傑。黃正傑博士長期研究雲端運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技術應用趨勢並協助前瞻計畫發展與管理。曾擔任產業數位轉型顧問、產業分析師、電子化技術顧問、供應鏈管理顧問等職務。目前為鼎新電腦前沿研發架構師,經營就享知-科技轉角巷》頻道,並兼任文化大學助理教授。《T客邦》歡迎各路好手針對擅長主題投稿或是針對數位議題發表自身意見,詳情以及方式請見徵稿頁面。)

AI拍恐怖電影

喜歡「蜘蛛人」電影的朋友,一定會發現電影裡用盡各種動畫科技,像是「沙人」、「電光人」、「八爪博士」等施展各個絕技與蜘蛛人對打,無不用盡各項動畫技術。那麼,既然科技那麼行,我們可不可以請科技來自己拍電影呢?  

2021年,線上串流電影大廠 Netflix 上傳一部完全由 AI 編寫的恐怖電影,名為「Mr. Puzzles Wants You to Be Less Alive(謎題先生希望你少活一點)」。這部只有 4 分 23 秒的迷你恐怖電影引發熱烈討論和傳播,觀看數超過 370 萬。但看完的人,不僅沒被嚇到,還捧腹大笑。

Netflix AI 編寫恐怖電影。資料來源:Netflix YouTube。

電影描述 Mr. Puzzles 謎題先生,他是一個帶著德州製造的鬼面具的機器人,綁架女主角Jennifer。Mr. Puzzles 喜歡用殘忍方式懲罰答錯受害者;來救 Jennifer 的警探則是一個醉漢,出鏡之後立即摔倒。其中,有一些幽默,Mr. Puzzles 處罰女主角答錯時,會吐槽「希望你有棺材折扣券」;警探救回 Jennifer 後,對女主角同事被害死表示難過,Jennifer 回答:「沒關係,公司很大」;Jennifer 也說「我爸會花錢贖我,但我媽不會」等具有深意的話。 

像一部大雜燴的恐怖電影

Netflix 和 Patti 名編劇、喜劇人 Keaton Patti 合作,安排 AI 機器人觀看並學習 40 萬小時的恐怖電影。我們可以看到,被餵了數千部恐怖電影的機器人,把學習來的經典恐怖電影大雜燴起來。像是主角的名字 Jennifer,應該是來自於「辣的要命」(Jennifer’Body)的黑色幽默恐怖電影;德州製造的鬼面具應該是來自於「德州電鋸殺人狂」;不斷的殺人則學習是「誰搞的鬼」、「德州電鋸殺人狂」、「半夜鬼上床」。或許,我們可以說這些經典恐怖片,恐怕是有一些是共通模式,讓 AI 機器人學起來再進行創作。

電影用 AI 做哪些輔助

我們可以從這個例子看到,AI 拍電影還要花時間去發展,編劇、導演可以不用擔心會失業!!但相反的,AI 其實已經協助人類拍電影很多事。 

  • 電影推薦:Netflix 就是善用 AI 進行電影推薦出名的。Netflix 透過會員觀看線上電影的類型、觀看會員的屬性,利用 AI 競賽徵求演算法發展最好的推薦方式。後續 Netflix 還因此掌握了會員、影片、演員等關聯性,拍出「紙牌屋」,獲得第一部線上電影的艾美獎。 
  • 預測票房:這個是製片或電影公司的最愛,如果可以預估票房那就可以準確的投資。一家新創公司 Cinelytic 即透過電影歷史數據進行研究,可以預估不同劇本、演員對於電影票房的各種影響。例如:如果有一部電影是以艾瑪華森為主角,利用 Cinelytic 的系統可以預估主角換成珍妮佛勞倫斯後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另外一家 ScriptBook 新創公司演算法成功預估「逃出絕命鎮」這部電影會賺錢,但卻低估了票房,給出了5,600萬美元的預測,實際上該片最終票房達到了1.76億美元。 AI 僅能用過去成功的數據進行預測,卻無法針對人類的流行、改變的文化進行分析。
  • 預測觀看情緒:有些公司則思考從觀看者的情緒來分析。例如迪士尼公司利用電影院的觀眾的情緒:積極/消極、快樂/悲傷以及搭配的電影鏡頭數據,以分析觀眾的情緒,甚至能預估觀眾十分鐘的反應會是如何。這可以協助分析電影劇本、用鏡方式如何感染情緒,也可以預測電影受不受喜歡。  

小結

事實上,許多電影已經藉由 AI 技術來輔助編劇、導演、製片等製作一個好的電影,電影已離不開科技。從 AI 拍電影的例子也可以看到 AI 從事創作還不到位,但可以協助從歷史數據抓出一些常規的模式已進行推薦、預測、情緒解析等。我們可以怎麼應用在自己的行業呢?

  • 本文作者:黃正傑

================================================

本文為讀者投稿,不代表《T客邦》立場。《T客邦》長期歡迎讀者或是業界專家用文字或是影音來發聲,將你對於科技世界想講的話、想表達的想法傳遞出來,讓更多人看見。詳情以及方式請見徵稿頁面

================================================

讀者投稿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