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革命來襲,日本保險公司裁員30%,你將是淘汰的那個嗎?

人工智慧革命來襲,日本保險公司裁員30%,你將是淘汰的那個嗎?

象棋在人機博弈中失守已久,圍棋曾被認為是人工智慧最後的攻堅之地,然而 2016 年 3 月 AlphaGo 卻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贏得了人工智慧里程碑式的勝利。繼 AlphaGo 後,人工智慧的閘門旋即被拉開,只要是大型科技公司都迫切希望趕上 AI 這波巨浪,趁其傾瀉而出時能及時劃出一道亮眼的弧線。

在過去一年湧現的投資、併購、試驗和突破的裹挾下,人工智慧儼然有發展成為無所不在的趨勢,它能讀懂唇語、創新菜餚、改善癌症診斷、識別各種語音指令……它更是深入到企業內部,在其組織和運營流程上發力。人工智慧技術前方尚且不明朗,但所有大公司都已重兵進入,那麼,2017 年會怎樣?

 

人工智慧革命伴生著失業席捲而來

最先被人工智慧浪潮淹沒的,勢必是身處低地的人們。

日本每日新聞(Mainichi Shimbun)報導,日本 Fukoku 人壽保險公司今年 1 月引入人工智慧( AI )系統,以提高運營效率,但是以裁減近 30 % 的支付評估部門員工為代價。對公司來說,這很美好,畢竟在日本人工是筆不菲的開支,而人工智慧系統只用花費 2 億日元,另外再每年支出約 1500 萬日元維護費即可,算下來每年可節省約 1.4 億日元。

這裡大有替代人工之勢的 AI 系統正是赫赫有名的 IBM  Watson,對  Fukoku 這家保險巨頭而言,該系統可透過「閱讀」醫生的醫療證明及其他文件,以收集保險理賠資金所需訊息,包括醫療記錄、住院時長和外科手術名稱等。此外,系統還能核對客戶的保險合同,發現特殊保險條款,以阻止賠付疏忽。

人工智慧革命來襲,日本保險公司裁員30%,你將是淘汰的那個嗎?

可以看出,處理大量資料是 Watson 在 Fukoku 人壽保險公司主要的應用,而曾擔任這部分工作任務的員工,自然會有部分被機器替代。儘管  Fukoku 還留有些專門人員來作賠付決定,但公司已從簽有該工作 5 年合同的 47 名員工中淘汰了 34 位。

保險業引入人工智慧系統協助效率提升並非孤例,第一人壽保險公司(Dai-ichi Life Insurance Co.)採用的就是人工檢查與 AI 並行來處理支付評估,只是沒有出現重大裁員。今年 3 月,日本郵政保險公司(Japan Post Insurance Co.)也將開始試執行 Watson AI 系統。

除了 IBM 透過 Watson 在人工智慧領域大展拳腳外,還有眾多科技巨頭取得相應的進展,微軟去年 10 月宣佈實現 AI 語音識別首次超過人類,錯誤率降至 5.9 %,媲美職業轉錄員;人工智慧領域的先行者Google去年推出神經機器翻譯系統,以及全新的智慧語音助手 Google Assistant;祖克柏也趕在年末拿出了親自寫的人工智慧算法 Jarvis 。

不過從目前來看,科技巨頭們在人工智慧領域上定位在「協助」人工的角色,以及提升生活品質方面,人工智慧讓人變得「冗餘」的情況並不普遍。但不管怎麼說,可能出現的「失業潮」是人工智慧懸在很多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觀察者預計人工智慧讓人失業的案例未來很可能增加。

人工智慧革命來襲,日本保險公司裁員30%,你將是淘汰的那個嗎?

 

英美政府預估也不樂觀

去年英美政府都不約而同表達了對就業的顧慮,其預測有 35 %的英國工作工作職缺,及美國 44 %低於高中學歷的勞動力都將難保。而在東莞的機器換人計畫,亦是未來中國甚至世界的縮影。

人工智慧這波熱潮的另一面,也會創造出一些新的職位讓相關領域人才受益。去年 3 月李開復從矽谷考察歸來後感慨人工智慧人才的天價,他舉例說做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博士生,一畢業就能拿到 200 到 300 萬美金年收入的 offer。

或許這是個例,但人工智慧領域人才供不應求的確是事實,相伴的還會出現許多新的工作職缺,市場的需求也會促使更多的高學歷人群投身於此,只是對即將到來的百萬失業大軍來說,他們承襲的是「舊一套」,至少在短期內他們難以企及新增的工作職缺。另外論及數量和增速,新工作職缺對比裁減的員工人數也是大巫見小巫了。

如果你的優勢是領導力和創造力,你就身處在一個暫時不會被淹沒的高地上。或許在未來幾年中服務智慧仍將作為主導,想要真正實現超級人工智慧仍需很長一段時間,但是身處目前的位置想想自己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何在,居安思危總歸是激勵自己前進的辦法。

 

人工智慧革命來襲,日本保險公司裁員30%,你將是淘汰的那個嗎?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