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開放式耳夾耳機」悄悄成為不少通勤族與運動愛好者的新寵,相較於過去常見的「耳掛式」設計,新興的「耳夾式」機種現正處於百花齊放的階段,其機構猶如耳環般輕巧夾附耳廓,佩戴感更低、舒適度更高,而且也同樣能保持對外界聲音感知。不過,究竟「耳夾式」與「耳掛式」開放耳機實質上有何不同?適合哪些人使用?有哪些優劣勢?選購上要留意哪些重點?本篇統整了六個選購前可能會碰到的疑難雜症,同時點評市面上六款熱門的開放式耳夾耳機,幫助讀者釐清需求,選擇出真正適合自己的好耳機。
- 延伸閱讀:Sennheiser 真無線半開放式耳機 ACCENTUM Open 亮相!5 月中在台上市,售價 $4,390 元
- 延伸閱讀:Nothing Ear(open)開箱評測:配戴舒適感一流的開放式耳機
- 延伸閱讀:鐵三角首款開放式真無線耳機 ATH-AC5TW 發表!輕巧不悶、售價 $3,500 元
Q 1:什麼是開放式「耳夾」真無線耳機?
近年來,開放式耳機逐漸成為市場上的新寵,特別是在講求佩戴舒適、兼顧聽覺安全與長時間使用的需求下,受到不少用戶青睞,使得越來越多品牌紛紛投入相關產品線,值得關注的是,現階段開放式真無線耳機除了常見的「耳掛」結構設計之外,自去年起逐漸發展出新型的「耳夾」結構,那究竟什麼是耳夾開放式真無線耳機呢?簡單來說,它們都是一種不會直接塞入耳道內,而是以耳掛或耳夾方式固定在耳朵上的無線耳機設計,和傳統的入耳式或半入耳式耳機不同,這類型耳機主打開放式佩戴,讓耳道保持通透,長時間用來聽歌也比較不會有悶脹或壓迫感,而且在聽音樂的同時,還能聽到周遭環境聲音,像是馬路上的車聲、同事打招呼,甚至小孩呼喚都能聽得一清二楚,對於講求舒適與自然聆聽的人來說是相當合適的新興耳機類型選擇。
Q 2:「耳夾」式有哪些優缺點?適合哪些族群?
耳夾式開放真無線耳機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主打的就是「輕巧好戴、聽得到環境音」的開放式聆聽體驗。它的優點之一是佩戴方式像耳環一樣,直接勾在耳朵外側,而非用力「夾住」耳廓周圍,因此,不會造成耳朵壓迫和不適,再加上不入耳、不塞耳道特性,對於討厭耳塞侵入感或耳道容易敏感的人來說,舒適度非常高,機身體積小、重量輕,即使長時間使用也依舊不容易產生明顯負擔。
不過這類耳機因為不固定在耳道或耳廓內,穩定性相對容易受到機身的C型結構和機身本體體積影響,因此適合日常通勤、辦公或在家使用。另外,由於它採用開放式發聲,聲音會自然擴散,聽起來比較像微型喇叭在耳朵外部傳遞音樂,不像入耳式帶來包覆感較強的聲音風格,所以基本上不太適合追求重低音或絕對隔音效果的使用者。整體來說,耳夾式開放耳機最適合重視配戴舒適、需要與外界保持互動,像是上班族、學生、通勤族或一般運動使用,尤其在需要一邊工作、一邊聽音樂或接聽通知的情境下,更能發揮它的優勢。
Q 3:耳掛式與耳夾式開放耳機有哪些不同?
如前文所述,目前開放式真無線耳機發展出了兩種「結構型態」,一是「耳掛式」,二是新型的「耳夾式」,兩者乍看之下很相似,都是主打不入耳、長時間佩戴舒適、不壓耳道又能保有環境感知,但其實在機身結構與實際佩戴感受上,還是有滿明顯的差異。
先從結構來說,耳掛式耳機的機身多半是透過一條環繞耳廓的耳掛構造來固定耳機,機身主體內部通常會整合電池與揚聲單體,因此多數機種的耳掛末端會有一定的厚度,再加上耳掛式開放耳機的設計,在佩戴時需要對準耳朵位置,雖然整體佩戴的穩定性強,但因耳機會將整個耳朵包覆,對部分耳型較小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壓迫感稍重,整體使用起來的存在感較高,特別是長時間使用或搭配眼鏡時容易有干擾感。
而耳夾式開放耳機則是採用類似耳環的結構設計,其大多是將揚聲單體與電池透過 C 型彈性金屬線材連接,讓它能夾附在耳廓前後兩側,不過對比耳掛式直接將發聲單元覆蓋於耳道外部,耳夾式則是將發聲模組對準耳廓外緣,導致音樂指向性和隔音效果相對弱一些,聲音聽起來比較發散。另外,由於耳夾式不需要整圈耳掛來固定,所以整體結構比較簡約輕巧,對耳型的包容度比較高,實際佩戴起來,耳夾式會比耳掛式更「無感」一些,尤其在炎熱天氣或長時間聆聽時更不易產生悶熱感,也不太會影響戴眼鏡的舒適度。不過凡事一體兩面,雖說耳夾式開放耳機與耳朵的接觸面積小,適耳性出色,但因應其 C 型結構大多無法進一步調整鬆緊度,所以較難完全吻合每個人的耳廓厚度,多多少少會犧牲一點穩固性,若從事劇烈運動可能會出現晃動感,另外長髮人士在佩戴時也須留意避免勾到頭髮造成耳機掉落。
Q 4:聲音聽起來好不好?
一副耳機最重要的功能無非是聽音樂,耳機的聲音表現往往是消費者最在意的一點,對此,想必大家心中會浮出「開放式耳夾耳機的聲音表現究竟好不好」的疑問,目前耳夾式與耳掛式開放耳機均是採用氣傳導技術,簡單來說,氣傳導就是透過空氣將聲波傳到耳朵裡,不像骨傳導靠振動傳音,因此能涵蓋的音頻範圍比較廣,聲音的層次與細節也較容易呈現,不過,一副耳機的音質高低可不只看傳導方式,還得看整體的硬體配置和軟體支援,例如驅動單體的尺寸和材料會直接影響聲音的厚度與解析力,目前不少中高階耳夾式耳機都配有 10mm 以上的動圈單體,部分機種還升級支援 LDAC 這類高音質藍牙編碼,甚至拿到 Hi-Res 小金標認證,這些規格搭配品牌自家的聲學調校,在人聲細節、空間感與音場寬度方面都能帶來助益,整體音色會比骨傳導來得更細膩、自然。
不過,由於耳機是採用開放結構設計,聲音不會直接封閉在耳道裡,所以聲音相對會比較發散,在吵雜環境下可能會犧牲掉一點細節,同時低頻也比較受抑制,沒有入耳式耳機那般豐沛震撼感。有鑑於此,如果耳機支援專屬 App 音效調整功能就會是個加分項,現階段許多開放式耳夾耳機產品都能搭配應用程式來進階調整,透過內建的 EQ 自定義模式或幾種音效預設選擇,像是強化低音、人聲清晰或高音提升等,讓用戶可以依據個人喜好微調,進一步補足開放式設計在聽感上的限制。
總歸來說,得利於開放式耳夾耳機的氣傳導特性,可帶來更好的音質發展空間,但考慮到每個人的聽感偏好和耳型條件不同,最保險的方式還是親自走一趟門市試戴試聽,實際體驗後才知道哪副耳夾耳機最貼近自身需求。
Q 5:漏音情況嚴重嗎?
因應開放式耳機的不入耳佩戴形式,使得這類耳機沒有像入耳式耳機那樣有矽膠耳塞將耳道密封起來,所以通常容易出現「漏音」的情況。這種漏音不只是自己聽不清楚耳機的聲音細節,還可能讓旁邊的人也聽到你正在聽的音樂或通話內容,特別在安靜的辦公室、圖書館或室內空間等場合尤為明顯,進而影響到周遭環境的安靜,也降低了使用隱私與彈性。
有鑒於此, 目前品牌多以導入「定向傳聲技術(Directional Sound ransmission)」來改善開放式耳夾耳機的漏音問題,透過特殊導聲結構或聲音波束調控,將聲音聚焦導向耳道,減少聲波四處擴散,有點像是用一條看不見的「聲音隧道」把聲音送到你耳邊,讓旁人不容易察覺,如此一來,除非是在安靜空間下將音量開到 80% 以上,對方才可能在正常社交距離下聽到耳機發出來的細碎聲響。
除此之外,部分品牌也會在專屬應用程式裡加入「音量助推器」或「低音增強」等功能,進而補足因開放式設計而稍顯薄弱的聲壓表現,不只能提升使用者的聆聽清晰度,也有效降低了漏音帶來的干擾。
Q 6:耳掛式本體更小巧,續航力會遭閹割嗎?
一般來說,耳夾式開放耳機相較於耳掛式開放耳機的本體更小巧,因此續航力確實略有降低,以目前耳掛式開放耳機的續航規格來看,通常單次使用能達到 10~15 小時以上,而耳夾式耳機單次充飽電的使用續航力則是在 7~10 小時左右,即便耳夾式耳機受限於機身體積,導致續航力有略低於耳掛式的情況,但仍然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通勤、運動等日常使用需求,再加上市面上的耳夾式耳機普遍也具有快充性能,短短充電 10~15 分鐘就能聆聽 1~3 小時音樂,對於臨時需要外出、或趕著出門前忘記充電的使用者來說,快充功能無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
Bose Ultra:舒適與音質兼顧!開放式耳夾耳機佼佼者
藍牙版本:藍牙 5.3
驅動單體:NA
響應頻率:NA
音源編碼:NA
防水等級:IPX4
續航力:約 7+21 小時
快速充電:充電 10 分鐘可續航約 2 小時
重量:NA
顏色:黑色、霧白、月石藍、深紫紅
廠商資訊:● 博士音響 ● 00801-491347 ● https://www.bose.tw/
建議售價:9,500 元
雖然 Bose 並不是開放式耳機的發明者,但 Bose Ultra 可以說是在耳夾式開放耳機領域中走得相當前面的先行者。這台外型採用環扣式設計,佩戴起來就像耳環般自然,不僅時尚輕巧,也不易干擾眼鏡或帽子的配戴。耳機外部整體以霧面硬殼搭配金屬飾板,並透過柔軟且富有彈性的 U 型矽膠材質連接兩端的耳機主體,實際上耳後,能明顯感受到 Bose Ultra 對比其它多數採用 C 型結構設計的機型來得穩定且服貼,長時間配戴也不會有明顯壓迫感,而且它的環扣式設計,實測進行慢跑或做墊上瑜珈時也未有滑落情況,佩戴的安全感頗高。在聲音表現方面便展現了 Bose 一貫的技術實力和調音功力,Bose Ultra 搭載獨家 OpenAudio 開放式音頻技術,透過揚聲器結構將聲音定向投射至耳道,維持環境音感知的同時,提供相對扎實的低頻與清晰中高音,人聲表現自然有層次,不過音場深度稍嫌平淡,但在立體音場的左右延展性上表現優異,加上可透過 Bose Music App 微調 EQ 與啟用沈浸式音效功能,能進一步優化聆聽體驗,綜合表現下來,是一款兼具造型感、佩戴舒適度與音質表現的開放式耳掛耳機代表作。
EDIFIER Comfo C:平價入門的好選擇
藍牙版本:藍牙 5.4
驅動單體:12mm 動態單體
響應頻率:20 - 20,000Hz
音源編碼:SBC、AAC
防水等級:IP56
續航力:約 7 + 21 小時
快速充電:充電 15 分鐘可續航約 3 小時
單耳重量:5.8g
顏色:冰川綠、星光粉、星幻銀、夜光黑
廠商資訊:● 力孚國際 ● https://www.edifier.com.tw/
建議售價:1,790 元
EDIFIER 旗下首款耳夾式開放耳機 Comfo C,耳機本體採亮面材質,而耳朵接觸的部位特別選用親膚矽膠材質,搭配記憶鎳鈦合金 C 型構造,佩戴起來有一定舒適度,不過可能礙於其驅動單體尺寸較大或 C 型弧度稍大,導致在走動或頭部晃動時,耳機會出現位移的情況,穩定度稍嫌不足。不過反觀在音質表現方面,卻也得利於其 12mm 單體與雙層複合振膜設計,在 1K∼2K 的耳機價位帶來說,Comfo C 整體音質表現相當不錯,尤其在人聲表現上偏向靠前,與背景音樂的比例拿捏得得宜,聽起來不會混雜或模糊,低頻部分帶點能量感,風格不會過度強烈,而中高頻表現中性、穩定,再加上定向聲學技術,提升私密性與聆聽效率。主觀來看,這款耳機特別適合拿來聽節奏簡單、旋律輕快的流行歌或背景音較單純的曲風,若對音色有進一步需求,也能透過專屬 EDIFIER ConneX App 自定義微調 EQ。此外,耳機本體亦具備 IP56 防塵防水等級,日常使用時不怕汗水或雨水潑濺,甚至 EDIFIER 還為用戶設想周到,在應用程式中搭載了排水功能,若耳機不小心進水了,能開啟這項功能自動排出水氣。
HUAWEI FreeClip:主打佩戴自然、聽感通透與通話無阻
藍牙版本:藍牙 5.3
驅動單體:10.8mm 環狀單體
響應頻率:NA
音源編碼:SBC、AAC、L2HC
防水等級:IP54
續航力:約 8 + 28 小時
快速充電:充電 10 分鐘可續航約 3 小時
重量:5.6g
顏色:星空黑、流光紫、玫瑰金、暖星雲
廠商資訊:● 訊崴技術 ● 02-412-8848 ● https://www.huaweifans.com.tw/
建議售價:5,990元
HUAWEI FreeClip 耳夾耳機同樣以 C 型橋環繞設計,結合內部的高彈性鎳鈦合金強化結構穩定性,外層再包覆柔軟 TPU 材質打造而成,由於其 C 型橋結構細緻、彈性佳,加上單耳重量僅 5.6g,實際佩戴起來幾乎無感,甚至戴上一整天也不會有明顯壓迫感,而且這台也具備左右耳自動識別功能,不需分辨左右耳,使用起來非常直覺。不僅如此,FreeClip 也兼顧機能性,耳機本體支援 IP54 防塵防水與防汗等級,提升耐用度。至於聲音表現上,FreeClip 搭載 10.8mm 雙磁路動圈單體,聽感以清晰通透、人聲細緻為主,在開放式結構下仍保有不錯的低頻能量與聲場厚度,搭配自家的定向傳聲技術,漏音控制也做得不錯,在辦公或通勤使用都不必擔心打擾到他人,最後 HUAWEI FreeClip 也為增進通話品質,特別內建多組麥克風與 DNN 降噪演算法來過濾背景噪音、強化人聲語音,基本上在車輛往來的街邊、咖啡廳等情境下講電話,都能與對方正常交談。
PHILIPS TAQ2000:用 App 調校和設計打出一手實用牌
藍牙版本:藍牙 5.4
驅動單體:12mm 動態單體
響應頻率:20 - 20,000Hz
音源編碼:SBC
防水等級:IPX4
續航力:約 7 + 21 小時
快速充電:充電 15 分鐘可續航約 1 小時
單耳重量:10.1g
顏色:黑色、白色
廠商資訊:● 飛利浦 ● 0800-558-068 ● https://www.philips.com.tw/
建議售價:1,980 元
PHILIPS 旗下 TAQ2000 開放式耳夾真無線耳機一大特點是採用可調節的耳夾結構,能根據耳型微調夾緊程度,整體貼合度還算不錯,不過因大尺寸單體,使得單耳重量達 10.1g,實際配戴時在長時間使用或走動下,對部分使用者來說可能會略有存在感。音質方面,TAQ2000 耳機內建 12mm 動態單體,三頻表現均衡,無明顯偏重特定頻段,人聲清晰、背景音柔和,雖然僅支援 SBC 音訊編碼,在音質細節解析上略顯不足,不過可透過 PHILIPS Headphone App 進行一定程度的彈性調整,像是在低音量時,能開啟「動態低音」功能自動增強低頻表現,提升聆聽的飽滿度,另在預設 EQ 部分則提供了「低音」、「高音」、「清澈」、「強勁」等幾種常用音效模式切換,也支援自訂 EQ 調整,方便音質偏好不同的用戶依據個人喜好微調各頻段表現,以 2K 左右價位帶而言算是表現稱職。此外,針對生活應用場景,TAQ2000 也具備通話降噪演算法與獨立麥克風確保通話清晰,並且支援雙設備連線功能,能同時與兩部裝置配對,像是筆電與手機切換使用時就不需頻繁重連,在工作與娛樂間快速銜接。
SHOKZ OpenDots ONE:集佩戴穩、低音強、續航久於一身
藍牙版本:藍牙 5.4
驅動單體:11.8mm
響應頻率:NA
音源編碼:SBC、AAC
防水等級:IP54
續航力:約 10 + 40 小時
快速充電:充電 10 分鐘可續航約 2 小時
重量:6.5g
顏色:隕石黑、星際白
廠商資訊:● 思維寶藍科技 ● 02-8712-3118 ● https://www.thinkinggroup.com.tw/
建議售價:6,490 元
作為開放式耳機領域領頭羊的 SHOKZ 也即將在今年六月中推出全新耳夾式開放耳機力作— OpenDots ONE。這款搭載自研的動態弧形環繞結構設計,有助使用者能自適應調節夾緊力,同時內部嵌入 0.19mm 極薄鈦合金片,外層再包覆柔軟矽膠材質,提供穩固的彈性支撐之餘,也能更貼合耳廓曲線,佩戴舒適感十分優異,更棒的是,耳機本身採對稱設計,意味著耳機沒有左右之分,隨手一戴即能透過 AI 佩戴偵測,自動對應左右聲道,使用上更便利。在聲音表現方面,OpenDots ONE結合內磁式雙驅動單體與 SHOKZ 獨家 Bassphere 低頻增強技術,即使是開放式設計也能呈現出清晰紮實的低頻表現,加上 DirectPitch 定向聲場與 Dolby Audio 杜比音效加持,讓聲音更具包圍感,相較它牌其漏音情況可說微乎其微,不論通勤或在辦公室聽音樂都不怕打擾人。此外,OpenDots ONE 也是 SHOKZ 首款支援無線充電的耳夾耳機,單次可用 10 小時,搭配充電盒最高達 40 小時續航,電池性能強悍,對於重度使用者來說是一大福音,另這台也配備四麥克風設計與 AI 通話降噪技術,處於吵雜環境中講電話也能抑制周圍噪音,維持清晰人聲。
Soundcore AeroClip:綜合水準中上,CP 值出眾!
藍牙版本:藍牙 5.4
驅動單體:12mm 動圈單體
響應頻率:NA
音源編碼:SBC、AAC、LDAC
防水等級:IPX4
續航力:約 8 + 24 小時
快速充電:充電 10 分鐘可續航約 3 小時
單耳重量:5.9g
顏色:霧夜黑、霧金白
廠商資訊:● 智選科技 ● 0809-099-006 ● https://www.soundcore.com.tw/
建議售價:3,690 元
soundcore AeroClip 耳夾式開放真無線耳機採用加寬的 C 型星橋耳夾設計,搭配穩固系統貼合耳廓,以及目前少見的可拆式耳塞設計,能微調佩戴時穩固性與適耳程度,確保在日常使用或跑動下都不容易滑落,單耳僅 5.9g 的輕巧設計,長時間配戴微出現壓力不適感。而在聲音表現方面下足功夫的 AeroClip,支援 Hi-Res 小金標與 LDAC 編碼,內建 12mm 動圈單體,整體聲音還滿均衡清晰,中高頻細節豐富,低音也有一定厚度,不會因開放式結構而顯得單薄,值得一提的是,在 soundcore App 也針對音效表現提供不少優化調整項目,不只預設多種音效模式可直接切換,包括低音增強、古典、播客、高音增強等等,還貼心加入了「音量助推器」選項,對於開放式耳機容易漏音、音壓不夠的狀況算是一大補強,而如果對聲音比較講究,也可以點進「自訂 EQ」手動微調每個頻段,依照自己的喜好打造專屬的音場表現。另在通話方面,AeroClip 搭載四組波束成形麥克風與 AI 降噪技術,實測在室內進行視訊通話表現相當出色,而在吵雜環境講電話基本上能穩定傳遞人聲,不過在行進的捷運車廂內多多少少還是會受高頻噪音干擾。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 延伸閱讀:Technics EAH-AZ100真無線耳機 帶來最真實的音質體驗
- 延伸閱讀:Cleer 在台發表 ARC 3 音樂版 Pro、運動版 Pro 與 Max 旗艦款開放式真無線耳機,早鳥預購 $6,299 元起
- 延伸閱讀:鐵三角 ATH-CKS50TW2 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