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ology BeeStation 開箱評測:建立個人雲就如iCloud一樣簡單,價格7,499 元

Synology BeeStation 開箱評測:建立個人雲就如iCloud一樣簡單,價格7,499 元

以研發 NAS 相關軟硬體研發為主的群暉科技,去年面向消費儲存市場推出全新產品 BeeDrive,聚焦在個人隨身備份儲存等功能,以簡單方便為原則,同為 Bee 系列的 BeeStation 也在近期推出,即使是沒有專業網路或IT技術的使用者,也能輕易搭建自己的個人雲。

文章目錄

Synology BeeStation產品資訊

廠商資訊

■ 群暉科技 ■ 02-2955-1814 ■ www.synology.com/zh-tw

產品規格

■ 產品型號:BST150-4T

■ 容量:4TB

■ 處理器:Realtek RTD1619B

■ 記憶體:1GB DDR4

■ LAN連接埠:1GbE RJ-45x1

■ 外部連接埠:USB-A 3.2 Gen1x1、USB-C 3.2 Gen1x1

■ 尺寸:148 x 62.6 x 196.3 mm

■ 重量:820g

■ 保固:3 年

建議售價:7,499 元

 

以照片與檔案備份為主的個人雲

大多數用戶平日接觸最多的數位資料,無非是工作上的文件檔案,或是以個人行動裝置和相機所拍攝的照片、影音內容等等,該使用何種設備來集中管理這一大批的檔案呢?的確是個大哉問,NAS 雖是受歡迎的選項之一,不過其功能的多元化趨勢,也增加不少使用上的複雜度。Bee 系列的催生,正是群暉科技企圖以自家的軟體研發優勢,來填補消費市場的備份需求。

若從規格來看,BeeStation 的處理器以及記憶體與自家 X23 系列 NAS 的入門機種相同,不過採取了封閉式設計的單一儲存容量,內建 Synology 4TB 3.5 吋硬碟,不允許自行更換,而其作業系統 BSM,雖可視為自家 DSM 系統的一個分支,不過兩者間並無法直接互通,而是擁有獨立的應用程式,畢竟 BeeStation 本來就是聚焦於 NAS 之外的使用族群,這也能夠理解。有趣的是,其實在將近 10 年前,當 NAS 的風潮被群暉帶動起來後,市面也曾出現過這類具有網路備份功能的個人雲設備,不過成效並不佳,而 BeeStation 雖然在概念上類似,不過在軟體層面的技術積累上,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檔次,其功能聚焦於照片、檔案的集中化管理,也支援跨裝置的檔案同步與雲端硬碟備份,使用者不用擔心任何設定上的問題,也能夠依自己的習慣,選擇以網路瀏覽器、桌面或手機應用程式進行操作。

產品特色

狀態指示燈透過燈號的閃爍模式以及顏色,就能得知目前的運作狀態。

USB 介面提供 USB-C 與 USB-A 各一,可備份或傳輸 USB 硬碟的檔案。

網路接口RJ-45 網路埠採 1GbE 規格,機身無內建 Wi-Fi 傳輸模式。

內建 AI 技術辨識照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BeeStation 還透過內建 AI 來進行照片的辨識,能幫助使用者做進一步的照片管理,除了依時間排列之外,不需要預先替照片建立標籤,即可直接用關鍵字來搜索出相關照片,系統也會依照地點、主題、人物為使用者建立相簿,當然,你也可以手動建立相簿,並透過連結分享給親朋好友。除個人使用之外,如果家人朋友也有備份的需求,BeeStation 最多可以再邀請 8 人一同使用,不過 BeeStation 並無 Raid 機制,建議還是要定期將其資料備份出來會更安心。

產品特色

BeeFiles可支援 Google、Dropbox 及 OneDrive 的雙向與單向備份。

BeePhotos介面沿襲自家的 Photos App,並能自動依主題、人物建立相簿。

優缺點總評:

產品設計 ★★★★

尺寸介於桌上型外接硬碟與 NAS 之間,外型俐落、重量輕巧,散熱採取無風扇設計,運作無噪音,依靠機身上下的散熱孔進行空氣流通。

硬體規格 ★★★☆

採用自家 NAS 的處理器與記憶體配置,由於功能相較於 NAS 更為單純,因此在效能上頗為充裕,不過網路埠仍只給到 1GbE 等級。

備份設定 ★★★★★

區分為檔案和照片備份兩大類,並各自有專屬應用程式,檔案方面支援備份雲端空間與跨裝置同步,而相片則可支援手機同步上傳及相片辨識。

共享功能 ★★★★

檔案共享機制十分便利,雖是面向個人的雲端儲存設備,但亦可建立多人帳戶,只是內建 4TB 的儲存空間,多人使用下可能會有些不足。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Synology BeeStation 開箱評測:建立個人雲就如iCloud一樣簡單,價格7,499 元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小治
作者

《PC Home 電腦家庭》雜誌及 T 客邦網站編輯。負責遊戲類型新聞及評析、軟體應用教學及企劃撰寫、電腦相關周邊硬體測試,以及打雜…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