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絢麗奪目的電影螢幕到引人入勝的電視劇集,那些定格住精彩瞬間、傳遞角色情感的劇照,總能勾起觀眾的好奇與想像,而在這些影像的背後,往往是一位位眼光獨到、技藝精湛的劇照攝影師。
本次,T 客邦有幸採訪到資深的劇照攝影師蔡宸,他曾為《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八尺門的辯護人》等多部話題作品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記,近期,他更使用 Canon EOS R5 Mark II 搭配大三元鏡頭參與了大甲媽祖遶境紀錄片的側拍工作,透過鏡頭記錄下這場充滿信仰與熱情的盛事。
從髮型設計到光影捕手:踏入劇照攝影的機緣
「我入行大概七年多,主要就是以拍攝劇照為主。」談起入行的契機,蔡宸笑言這一切是美麗的巧合,「我以前是做髮型設計的,本來只是想買一台相機記錄自己的髮型作品,沒想到越拍越覺得有趣,後來認識了一些劇照師朋友,就這樣踏入了這個行業。」他分享,最初使用的器材是 Canon 的入門機 EOS 700D,之後升級到 EOS 5D Mark III,而這次媽祖遶境的拍攝,則是他與 Canon EOS R5 Mark II 的首次深度合作。
對於從完全不懂攝影到成為專業劇照師的轉變,蔡宸感觸頗深,「剛開始拿 Canon 相機時除了拍攝工作照,就是街拍,從完全不會到進入這行,再到現在拿到 R5 Mark II,這台機器給了我很大的安全感,陪伴了我滿久的時間,我覺得它真的很好玩。」
劇照的靈魂:溝通、風格與關鍵瞬間
對劇照師工作不了解的人,可能會以為劇照師就是在拍攝過程中側拍演員而已,其實不然,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劇照師,蔡宸認為一張好的劇照,關鍵要素在於前期的充分溝通與對影劇風格的精準把握,「前期我們會跟承包的行銷公司開會,再來跟劇組開會,甚至會參與演員的定裝,定裝的意義在於讓導演看到演員的整體風格,之後我們還會一起討論,看看是否需要調整,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其實是定裝會議。」他強調,劇照的工作其實很早就開始了,甚至在開拍一週內,就要與導演、行銷團隊確認整部戲的風格,並根據首批劇照進行調整。
在拍攝現場,蔡宸的工作量非常龐大,一天拍攝兩千張照片是常態,其中包含了演員的工作照以及表演過程中的動態瞬間,「劇照很多時候都是即興發揮的,一部戲會有攝影指導主導動態畫面的拍攝,而我們劇照師則要在不影響他們工作的前提下,找到最佳的拍攝位置和演員的角度,從兩千張照片中挑選出五到十張最能展現演員神韻和戲劇張力的照片,這需要反覆的推敲和對畫面的二次構圖。」
捕捉媽祖遶境的真實與感動
這次參與媽祖遶境紀錄片的拍攝,對蔡宸來說是一次全新的體驗,「相較於在片場拍攝,拍紀錄片的劇照是很 free 的,可以即興發揮,更多的是以被記錄者的視角去拍攝,像是抬轎的人、寺廟的工作人員等等。」他感受到新生代導演對於劇照的需求和溝通意願更高,這也讓他在拍攝過程中能更深入地理解導演的想法。
面對媽祖遶境這樣充滿宗教儀式和民間信仰的活動,如何在不干擾活動進行的前提下,捕捉到最真實、最動人的瞬間,成為了蔡宸的首要考量,「尊重絕對是擺在拍攝前面的,當下所有的人和事都是真實發生的,這與預先設定好的影視劇拍攝有著本質的不同,遶境的不可預測性很高,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而信眾們對媽祖的信仰都是發自內心的,那種真誠可以透過鏡頭清晰地看到,這也是拍攝遶境活動最難得的地方。」
蔡宸分享了一個讓他特別感動的瞬間,「我看到一位老奶奶牽著她智能障礙的兒子,低著頭,很努力地拉著兒子走到媽祖面前跪下,虔誠地祈求,那一刻,我幾乎忘記了自己正在拍攝,有點愣住了,我本身是個比較感性的人,有些畫面真的會在 0.5 秒內直擊你的內心。」為了不錯過任何珍貴的瞬間,蔡宸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幾乎沒有關機,而 EOS R5 Mark II 的穩定性也讓他更放心的把拍攝的一切交給相機。
Canon EOS R5 Mark II:穩定可靠、畫質出眾
談到這次使用的 Canon EOS R5 Mark II,蔡宸對其整體的操作邏輯和穩定性讚不絕口,「這台機器在這次拍攝中表現得非常穩定,在遶境期間即使遇到暴雨或高溫的環境,也沒有出現過熱的情況,開機反應速度也很快,對於專業攝影師來說,相機的穩定性和人性化的操作邏輯永遠是最重要的。」
EOS R5 Mark II 的多項功能也為蔡宸的拍攝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它的註冊人物優先功能非常好用,我可以事先將主要演員的臉部登錄進去,這樣在拍攝出鏡人物眾多的場景時,就能輕鬆鎖定對焦人物。」
預先拍攝功能對於劇照和遶境拍攝來說簡直是神助攻,有時候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像是信眾突然情緒激動,現場突然有鞭炮或煙火,甚至是媽祖神轎突然移動,這個功能都能把猶豫的那一刻記錄下來,避免錯失精彩瞬間。
在低光源環境下,R5 Mark II 的神經網路降噪功能也讓蔡宸印象深刻,「媽祖遶境有很多夜間行進的畫面,在巷弄裡面光線很暗,我必須把 ISO 拉到很高(甚至可能到 ISO6400 以上),這個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點,讓畫面更乾淨,減少後期的修圖工作。」
對於 R5 Mark II 的雙重拍攝功能,蔡宸認為偶爾可以用來記錄一些現場的花絮片段,分享給劇組或演員非常實用,透過分享照片或影片可以拉近與演員的距離,這對拍攝有很大的幫助,此外,EOS R5 Mark II 還具備相機內放大功能,他認為 R5 Mark II 本身的 4500 萬像素已經足夠應付大部分的劇照輸出需求,但在需要製作超大尺寸輸出時,這個功能無疑能提供額外的彈性。
相較於以往使用的機身,蔡宸認為 R5 Mark II 在穩定性、電池續航力以及高 ISO 表現上都有顯著的提升,「它的穩定性真的很好,電池續航也很持久,我高強度拍攝一整天,一顆半的電池就足夠了,以前的機器可能需要兩三顆。」
RF 大三元鏡頭彈性應對不同拍攝場景
這次蔡宸搭配了 RF 15-35mm F2.8L IS USM、RF 24-70mm F2.8L IS USM、RF 70-200mm F2.8L IS USM Z 這三顆 RF 大三元鏡頭,「大三元鏡頭涵蓋了我會用到的所有焦段,提供了很高的安全性,相較於定焦鏡頭,選擇變焦鏡主要是為了構圖的靈活性,而 70-200mm 這顆鏡頭在劇照拍攝中用得最多,在捕捉演員的表情特寫時非常好用。」
在媽祖遶境的拍攝中,由於不方便太靠近拍攝對象,70-200mm 鏡頭的望遠拍攝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媽祖遶境有很多信眾、神轎班和保護鑾轎的人員,我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捕捉到我想要的東西,同時不干擾到現場的宗教儀式。」24-70mm 鏡頭則適用於拍攝一些人物走動的動態畫面,而 15-35mm 則用於記錄宏大的場景、街景以及鞭炮煙火等。
蔡宸特別提到 RF 鏡頭的搭配 R5 Mark II 機身後,能提供高達八級防手震這點非常實用,「媽祖鑾轎走動的時候,攝影師也要跟著移動,八級防手震就能夠穩定地拍到想要的畫面,我甚至可以將快門速度放到 1/40 秒,邊走邊拍。」
劇照師的修煉:觀察、解讀與應變
總結這次媽祖遶境的拍攝體驗,蔡宸認為與過去拍攝電影或電視劇劇照最大的不同在於節奏感,「影視劇照雖然也很趕,但大部分畫面是可以預先看到的,平常拍攝前會有走位、導演導戲、燈光也很直覺,但紀錄片完全無法預判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常常會有信徒湧入、突然的鞭炮、信徒情緒激動等等突發狀況,現場的氛圍會比較高昂,這時候攝影師需要放下預設的想法,才能拍到真實的瞬間。」
對於想要進入劇照攝影領域的後輩,蔡宸建議首先要努力累積拍攝作品和培養美感。「劇照這個圈子很小,行銷公司在找人時,往往直接看作品說話,跟資歷沒有太大關係,如果想進入這個行業,或者想拍攝紀錄片,可以先從接觸廣告拍攝、MV 拍攝開始,這些都有團隊和劇組,可以累積作品,整理作品集,參與學生劇展也是一個不錯的起步。」此外,對於現場的拿捏度也非常重要,因為最終的成果往往需要第三方業主認可。
在這次充滿挑戰與感動的媽祖遶境拍攝中,Canon EOS R5 Mark II 以其穩定的性能、可靠的自動對焦系統,以及在高 ISO 環境下依舊良好的畫質表現,成為蔡宸捕捉珍貴瞬間的得力工具,其穩定性和預先拍攝等功能,在瞬息萬變的遶境現場幫助不少,讓蔡宸可以更專注在捕捉信徒們真誠的表情和突發的感人時刻。

更多蔡宸作品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