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goro 昨天發布的「零月租」電池資費方案,原以為能為市場帶來驚喜,解決部分車主對固定月租費的疑慮,然而,這項方案在記者會初期獲得一片好評後,卻在實際細節曝光後迅速引爆車主社團與官方粉絲團下留言的怒火,幾乎可以用「炸鍋」來形容。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個看似好意的方案,最終演變成一場公關危機?
官方與媒體溝通的失焦
筆者認為問題的核心,在於溝通上的巨大落差,作為參與記者會的媒體,筆者第一個感覺是「訊息不夠透明」。
記者會現場的簡報,重點放在「零月租」的吸引力,並提到特定比例(44%)的車主將因此受惠。
然而,對於關鍵的「設定費」細節,官方卻是輕描淡寫,簡報上甚至寫了設定費全免(但沒有寫清楚對象)的宣傳。
這樣的溝通方式,導致媒體在第一時間撰寫報導時,會以「零月租」作為吸睛標題,甚至官方新聞稿也依循此調性。
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消費者自然期待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零月租」,而非一個附加高額門檻的方案。這無疑是導致期望落差,進而引發不滿的關鍵因素。
令人費解的高額「設定費」
當下午 3 點方案上線,消費者才赫然發現所謂的「零月租」,竟需支付 6,000 至 9,000 元的「設定費」,這個金額不僅高得令人咋舌,更被冠以「設定費」之名,徹底引爆車主們的怒火。
試想,Gogoro 過去常常把自己比擬為手機電信費,但一般電信方案的 eSIM 設定費不過數百元,Gogoro 的收費顯然不太合理。
合不合理由我自己判斷不太準確,所以我們問了 ChatGPT 關於「設定費」合理價格是多少,根據我詢問的結果,3,000 元已屬高價,Gogoro 卻開出 6,000 到 9,000 元的天價設定費,讓許多車主直呼不可思議。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這筆設定費並非一次性買斷,而是每兩年需要重新支付一次,這讓許多車主感覺自己並非真正享受到「零月租」的彈性,而更像是預繳了未來 24 個月的電池費用,這種變相的「預繳」模式,與其標榜的「零月租」概念背道而馳,無怪乎引發眾怒。
受惠範圍的誇大與實際效益的落差
Gogoro 官方宣稱有 44% 的車主會因此方案受惠,這個數字筆者不確定官方是如何計算的,或是限制在某台車款上。我們自己初步試算後發現,真正能從中獲利的車主比例非常小,且效益僅僅是每月數十元的微薄價差。
對於像筆者這種騎著 Gogoro 1 的老車主來說,原本期待能有更彈性、更省錢的電池選擇,結果卻發現門檻高昂,實際受惠程度微乎其微,這種期望與現實的巨大落差,進一步加劇了車主的反彈。
其實零月租費的方案對於想要購買新車的車主來說,還是有一定的誘因,但錯就錯在,Gogoro 實在不該連老車主一起算進去,大部分老車主怎麼算應該是原本的資費方案更划算吧?
Gogoro 真正需要的是「信任」,而非「聲量」
不可否認,這次「零月租」方案確實為 Gogoro 帶來了極高的網路聲量,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然而,對於經歷高層變動、電池問題、以及車輛零件故障頻傳的 Gogoro 而言,當前最迫切需要的並非短暫的聲量,而是重建車主對品牌的信任度。
這一次的溝通失誤與方案設定爭議,無疑再次動搖了部分老車主對 Gogoro 的信心。與其用看似「讓利」卻暗藏玄機的方案來刺激市場,Gogoro 或許更應該回歸產品本質,以穩紮穩打的步調,改善現有問題,真正用實惠、透明的方案來回饋車主,才能贏回大眾的信賴,讓電動機車的優勢真正被看見。
釐清「零月租」方案的定位與初衷
儘管「零月租」方案在發布時引起討論,筆者針對此方案再補充說明,釐清其定位與推出的初衷。
Gogoro「零月租」資費方案的推出,主要是為了讓更多新用戶能輕鬆入門電動機車,而非針對所有既有車主,新方案的核心精神是採「騎多少、付多少」的機制,並搭配限時設定費優惠,大幅降低新車跨入電車生活的門檻。
零月租方案特別適合以下三大族群:
- 學生族: 對於人生第一台車、預算有限的學生而言,「零月租」方案搭配學生限定的設定費全免優惠,將能大幅提升用車的自由度,減輕固定月租費的壓力。
- 首購族: 剛進入職場或剛組建家庭的新鮮人,通常需要更精準地掌握生活開支。此方案「騎多少、付多少」的特性,讓他們能更彈性地控制騎乘花費。
- 換購族: 從燃油機車轉向電動機車的務實使用者,已經很習慣油車思維,如果想體驗電動騎乘的好處,但又擔心固定月租費的負擔,那麼「零月租」方案將能提供一個「零門檻」的轉換途徑。
針對既有車主,Gogoro 目前總共已有 15+1 種豐富多元的資費方案組合,而「零月租」是其中更彈性、更優惠的選擇之一,其他資費也還是存在,既有車主仍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使用最適合的方案。Gogoro 未來將持續傾聽用戶聲音,不斷優化使用體驗與服務內容。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