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行動電源選購指南:2025最新規定、容量挑選、安全須知全攻略

行動電源選購指南:2025最新規定、容量挑選、安全須知全攻略

近期行動電源意外頻傳,屢屢傳出行動電源在飛機和高鐵上起火的消息,多家航空公司也更改了攜帶行動電源搭機的規定,在這個「沒電就像斷線」的時代,行動電源早已從備用品升級為日常必需品,不少人只要手機螢幕一變暗、電量一轉紅,就會開始有「電量焦慮」,然而市面上的行動電源百百款,從輕巧隨身型到高容量快充款,規格琳瑯滿目,價格落差也不小,該怎麼挑選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款式呢?

 

 

接下來我們將以 Q&A 的形式,帶你釐清選購行動電源時最常見的疑問與迷思,從容量、快充規格、輸出孔數,到攜帶限制與使用壽命一一整理,如果你正準備入手一顆新的行動電源,或者想知道自己手上的那顆是否該退休了,不妨參考我們整理的推薦清單。

Q 1:2025 年搭機攜帶行動電源的最新規定為何?

根據 2025 年 3 月 1 日起生效的規定,台灣籍航空公司全面禁止在飛行期間使用與為行動電源充電,且行動電源不得放置於託運行李中,需注意的是,隨身攜帶的行動電源必須遵守容量限制與航空公司相關規範,詳述如下:

● 容量不超過 100Wh(約 27,000mAh):可自由攜帶登機,數量限制依各航空公司政策略有不同,建議事前查詢確認。

● 容量介於 100Wh 至 160Wh 之間(約 27,000 至 32,000mAh):需事先取得航空公司同意,且每位乘客最多可攜帶兩顆。

● 容量超過 160Wh(32,000mAh 以上):一律禁止攜帶登機。

由於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瓦時(Wh)做為衡量行動電源容量的單位,和民眾平常使用的毫安時(mAh)不同,因此需特別注意行動電源上是否有明確標示瓦時(Wh)資訊的產品,避免遭到航空公司拒絕登機。

國籍航空已禁止乘客在飛機上使用行動電源,韓國航空公司更要求要在連接埠上貼上絕緣膠帶,或是放進封口袋中。(圖片來源:韓國旅遊發展局)

Q 2:瓦時(Wh)與毫安時(mAh)怎麼換算?

許多行動電源的標示以毫安時(mAh)為主,但航空公司與國際規範多以瓦時(Wh)為標準單位,毫安時是電量的單位,一毫安時表示電池能以一毫安培的電流持續放電一小時的電量,而瓦時是能量的單位,代表電池在特定時間內可以提供的功率總量,兩者之間的換算的基本公式為:

Wh(瓦時)= mAh(毫安時)× V(電壓)÷1000

舉例來說,如果一顆行動電源標示為 20,000mAh、3.7V,換算後的瓦時就是:

20,000mAh × 3.7 ÷ 1000 = 74Wh

多數鋰電池的電壓為 3.7V,如果行動電源本身沒有標示瓦時值,可依此電壓推算其大致容量範圍,但如果是要帶上飛機的行動電源,建議直接攜帶有標示 Wh 的機種,避免爭議。

行動電源大多會直接標示 Wh,如果無此標示建議就不要帶出國,留在國內使用即可。

Q 3:我該買多少容量的行動電源?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行動電源大概分為 5,000mAh、10,000mAh 和 20,000mAh 幾種選擇,5,000mAh 的行動電源體積小,適合通勤和日常使用;10,000mAh 的行動電源適合出差、短途旅行,一天充兩次手機沒問題;而 20,000mAh 以上行動電源則適合長途旅行或是有多種設備充電需求,但相對的重量較重且體積較大;如果不知道該買多大容量的行動電源,選擇 10,000mAh 到 15,000mAh 是比較平衡的選擇,體積不算太大,重量也在大多數人可接受的範圍內。

有些行動電源可以當作支架使用,外出時方便把手機立起來。

Q 4:為什麼行動電源標榜 5,000mAh,卻無法充飽手機一次?

行動電源在充電過程中會有能量轉換的損耗,包括電路本身的損耗、線材的損耗以及手機充電時的發熱等,一般來說,能量轉換效率大約在70%到90%之間,如果以電池容量約 4,676mAh 的 iPhone 16 Pro Max 來舉例,5,000mAh 容量的行動電源,假設轉換效率為 80%,可充電次數等於(5,000mAhx0.8)÷4,676mAh = 0.86 次,確實無法將手機從完全沒電的狀態充電到 100%。

此外,若採用無線充電,由於過程中需要更多次的能量轉換,損耗會更加明顯,導致轉換效率通常比有線充電更低,即使現在無線充電技術有所提升,普遍而言其效率仍不如有線充電,因此,若希望更有效率地利用行動電源的電量,建議選擇有線充電方式,同時,若使用的手機電池容量較大,則需要選購更大容量的行動電源才能滿足充電需求。

如果想要最大程度利用行動電源電力,建議選擇有線充電而非無線充電。

Q 5:行動電源的「額定容量」和「標示容量」有什麼不同?

有些行動電源會同時標示「標示容量」和「額定容量」,標示容量指的是行動電源內部電池組在 3.7V 電壓下的總儲電量,通常以 mAh 或 Wh 表示,額定容量指的是行動電源在實際使用時,能夠以特定電壓(通常是 5V)穩定輸出的電量,由於電路轉換損耗和升壓等因素,額定容量通常會比標示容量小。舉例來說,一顆標示為 20,000mAh 的行動電源,其額定容量可能僅為 12,000 至 3,500mAh,實際可為手機充電的次數將遠低於理論值。

Q 6:除了容量,選購行動電源時還有哪些重要的規格需要注意?

選購行動電源除了容量之外,還要注意安全性、充電協議、以及行動電源連接埠等細節,選擇具有過充保護、過放保護、短路保護、過溫保護等安全機制的行動電源非常重要,避免在非日常的狀態下(例如帶上飛機時受到艙壓影響)發生意外,如果是在台灣購買的行動電源,可以確認購買的商品是否已獲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 BSMI 認證,如果有支援無線充電功能,則還要通過 NCC 認證,此外也要注意行動電源廠商是否有投保產品責任險,一旦發生意外才能獲得保險理賠。

由於不同品牌手機支援不同的充電協議,因此也要注意行動電源的輸出入規格,大多數 Android 手機具備 PD 快充規格,選購時如果找具備 PD 快充的行動電源可以加快充電速度,如果有幫筆電充電需求,最好選擇有支援 65W 以上充電規格的機種,如果是 iPhone 使用者可以考慮選擇有 MagSafe 無線充電的機型,這樣忘記帶充電線出門也能充電,或是乾脆選有內建充電線的行動電源,更一勞永逸。

越來越多行動電源有螢幕設計,可以精確掌握充放電資訊和電池容量。

Q 7:行動電源可以邊充電邊使用嗎?

目前市售行動電源大多具備邊充邊放功能,可以同時充電與輸出電力,但同時進行充電和放電會導致行動電源內部產生更多的熱量,長時間使用此模式會導致內部電芯與電路板持續處於工作狀態,進而產生較高熱量,長期下來可能會加速元件老化、縮短壽命,甚至影響充電效率。

若經常需要邊充邊用,建議選擇有「溫控管理與過熱保護」的機行動電源,並確保使用原廠或經認證的充電線材, 並避免在高溫環境(如車內)長時間充放電,或是選擇具備直接充電功能的行動電源,當行動電源連接到電源插座充電時,它可以同時為外部設備供電,並且優先為外部設備供電,剩餘的電力才會充入行動電源本身,這樣的設計充電效率較佳,而且比較安全,不過為了延長行動電源壽命,還是建議能分階段充電與使用為佳。

有些行動電源直接內建插頭,可以當作充電器使用。

Q 8:行動電源有使用壽命嗎?多久該換一顆?

行動電源和所有使用鋰離子電池的產品一樣,都有使用壽命,一般來說,行動電源的壽命會受到充放電次數(循環次數)、使用習慣和存放方式影響,行動電源普遍可以承受 300 到 500 次 完整的充放電循環,之後電池容量就會開始衰減,如果經常將行動電源充到 100% 或是完全用到 0% 會加速電池老化,建議盡量將電量維持在 20% 到 80% 之間,若是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使用或存放行動電源(例如陽光直射的車內)會嚴重損害電池,此外,雖然現在的行動電源通常有保護機制,但長時間邊充電邊使用可能會產生額外的熱量,長期下來可能影響電池壽命,環保署表示,行動電源、行動裝置使用的鋰電池產品,生命週期平均約為 2 至 4 年,當行動電源壽命到了,可以回收處理循環再利用。

除了注意行動電源本身狀態之外,如果是內建線材的行動電源也要注意線材狀況,有損壞就不要使用了。

Q 9:如果行動電源膨脹或故障,可以直接丟垃圾桶嗎?

為了安全和環保,行動電源不可以隨意丟棄,務必妥善回收,一旦發現行動電源膨脹或有任何異常(如過熱、漏液、異味),建議立刻停止使用,膨脹的行動電源內部壓力增大外殼脆弱,繼續充電、放電或是任何擠壓、刺破都可能導致危險,甚至有起火或爆炸的風險,萬一遇到行動電源膨脹,可以把它放在陰涼、乾燥且不易燃的地方,或是使用塑膠袋或容器將行動電源獨立包裝,避免與其他物品直接接觸。

行動電源屬於廢乾電池類,可以交給便利商店、或是大型連鎖超市的廢乾電池回收,部分手機行或電信門市也有提供行動電源回收服務,有些甚至還會提供回收金等優惠,此外,也可以交給清潔隊的資源回收車,但務必與其他回收物分開包裝並告知清潔隊員,不能直接丟進垃圾車裡。

台灣有多種電池回收管道,不同管道可能會提供回收回饋,可以多加利用。(圖片來源:環保署)

Q 10:市面上的行動電源這麼多品牌,我應該怎麼選?

選購行動電源可優先考慮知名品牌,確認是否具備 BSMI 安全認證與產品責任險,並根據需求挑選容量、支援快充協議(如 PD、QC)、輸出瓦數及是否具備內建線材或無線充電功能,綜合評估最適合自己的款式。

PHILIPS FunCube 2.0 多合一磁吸行動電源 Type-C DLP4348C

行動電源選購指南:2025最新規定、容量挑選、安全須知全攻略

規格

● 標示容量:10,000mAh

● 無線輸出:最高 15W

● 有線輸出:最高 22.5W QC3.0 快充

● 尺寸:87 x 31 x 87mm

● 重量:264 克

● 售價:1,780 元

同時具備無線充電、有線充電設計,且內建插座、USB-C 線材和充電螢幕顯示,又有提供 USB-A 和 USB-C 輸出,更有支架設計可以充當手機座。

Xiaomi 行動電源 25000 212W

行動電源選購指南:2025最新規定、容量挑選、安全須知全攻略

規格

● 標示容量:25,000mAh

● 無線輸出:無

● 有線輸出:最高 120W

● 尺寸:55.4 x 55.4 x 160mm

● 重量:630 克

● 售價:2,499 元

單一連接埠最高輸出達到 140W,可為高效能筆電充電,具備雙 USB-C 連接埠和USB-A連接埠,最大輸出達 212W,提供顯示螢幕可以清楚知道充放電狀況。

ANKER A1657 MagGo 35W 10K 磁吸行動電源

行動電源選購指南:2025最新規定、容量挑選、安全須知全攻略

規格

● 標示容量:10,000mAh

● 無線輸出:5W

● 有線輸出:最高 30W

● 尺寸:95 x 5.1 x 33mm

● 重量:250 克

● 售價:2,490 元

針對 Apple Watch 設計專屬充電座,內建 USB-C 線材可以幫手機充電,支援邊充邊放 ,也可同時為多個設備供電。

亞果元素 GRAVITY Pro 100W 極速快充行動電源

行動電源選購指南:2025最新規定、容量挑選、安全須知全攻略

規格

● 標示容量:20,000mAh

● 無線輸出:無

● 有線輸出:最高100W

● 尺寸:142 x 86 x 27mm

● 重量:408 克

● 售價:2,190 元

具備兩個 USB-C 和一個 USB-A 連接埠,最高單孔輸出100W,可以幫Macbook Pro 等大功率比電充電,最多可同時為三個裝置供電。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行動電源選購指南:2025最新規定、容量挑選、安全須知全攻略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洪詩詩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長期報導手機、行動裝置、電信商以及行動支付、電商相關領域,負責手機平板器材、5G網路、無線耳機等產品評測,以及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bms
1.  bms (發表於 2025年9月03日 01:14)
When going through detailed guides like this one, it’s clear how important it is to pick tools and devices that balance both function and safety. The same mindset applies when creating a photo collage online free , where having reliable features ensures smooth editing and creative freedom. Just like choosing the right power bank, picking the right editing tool can make the whole experience safer, easier, and more enjoyable.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