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Apple 助攻!許家峰與黃翊攜手打造口述影像體驗,朝向藝術平權邁進

Apple 助攻!許家峰與黃翊攜手打造口述影像體驗,朝向藝術平權邁進

在舞台燈光下,舞者的每一個轉身、每一段停頓都蘊藏情緒與故事。但當觀眾看不見舞者的動作時,藝術該如何觸及他們的心?

對視障者許家峰來說,他「看見」舞蹈的方式,與大多數人不同。他靠的是一套日益成熟的「口述影像」技術,以及他自己摸索出的數位工具使用方式。這些工具的核心,包括他每天使用的 iPhone、iPad,以及眾多內建於 Apple 生態系統的無障礙功能。

許家峰不只是科技的使用者,更是推動者。他與編舞家黃翊因一次演出而結識,也因共同的信念而攜手合作,要將口述影像導入現場演出,不僅讓視障者得以接觸當代表演藝術,也促使藝術工作者重新思考表演的多樣性與可及性。

Apple 助攻!許家峰與黃翊攜手打造口述影像體驗,朝向藝術平權邁進

iPhone 與 VoiceOver:科技讓障礙消失

十餘年前,視障者的科技工具選擇極少,價格高昂、使用困難。當時剛失明的許家峰,必須學會全新的生活方式,甚至連如何設定鬧鐘、查閱行事曆這樣的日常小事,都成為挑戰。

「一開始我不知道 iPhone 有語音功能,」他說。但在一位朋友的推薦下,他發現 iOS 系統中內建的 VoiceOver 語音輔助功能,不僅可以朗讀螢幕上的所有內容,還能讓他以觸控手勢操作手機,並自己選擇適合的語速。這不是特製的產品,而是每一支 iPhone 裡都標配的功能。

「Apple 沒有把視障者當作少數,而是把我們的需求內建在產品裡,這一點讓我很感動。」

憑藉 iPhone,許家峰不僅能打電話、傳訊息,還能聽 Podcast、用捷運 App 查交通,甚至用相機搭配 AI 工具「看」世界,甚至有些私事透過相機拍攝就能辨識出文字,也用再麻煩他人幫忙看,如醫院的回診時間、吃藥時間,拍了回診單或藥袋就知道了。

對他來說 iPhone 很好用,因為不用一直更新,且操作方便,不用滑到另一個頁面就能讀文字,也可以說在視障圈裡最好用的手機就是 iPhone。之後他也開始學習如何使用 iPad、MacBook,透過鍵盤手勢進行創作與剪輯。

他的數位生活不再是勉強適應,而是充分參與。他更開始製作屬於自己的 Podcast 節目《家峰的藝文現場》,分享身為視障者的生活觀察與文化評論。說到 Podcast,他發現用 iPhone 錄音的時候,會把不必要的雜訊雜音壓到最低,聽起來的品質好很多,剪輯師也直接說,聲音變清楚了 。

Apple 助攻!許家峰與黃翊攜手打造口述影像體驗,朝向藝術平權邁進

口述影像:讓看不見的人也能「看到」

視障者怎麼「看」舞蹈?這個問題困擾文化界多年。舞蹈不同於電影,沒有清楚的劇情主線與場景切換。它更多是情緒、節奏、動作張力的交織。而當視覺失效,這些如何被傳達?

答案是「語言」——準確的口述、富有節奏的描述。

「我們不是用旁白補充劇情,而是要把『畫面感』與『情緒張力』說出來。」黃翊說。他是台灣當代表演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擅長將舞蹈與科技結合,自 2017 年起在每部完整製作中加入口述影像,並逐年升級相關設備。

Apple 助攻!許家峰與黃翊攜手打造口述影像體驗,朝向藝術平權邁進

黃翊分享最早進行口述影像時,是用美術館的導覽機,音質較為破碎,視障觀眾聽起來會很吃力。2018 年後他改用 iPad 搭配耳機,利用 Wi-Fi 傳送高音質預錄口述影像內容;到了 2019 年在德國機場看到眼鏡耳機, 便引進使用,讓使用者能同時接收現場音效與導覽內容,不再需要一邊壓耳機、一邊聽舞台聲音,解決了視覺與空間感的衝突。

到了 2024 年面對劇場音效過大導致口述影像無法清晰傳達的挑戰,他想到 AirPods Pro 2 可以提供「適應性通透模式」,透過 AI 自動平衡現場與耳機的音量,不再需要人工調整錄音音量,交由 AI 調節,一切就完成了。

Apple 助攻!許家峰與黃翊攜手打造口述影像體驗,朝向藝術平權邁進

舞蹈與聲音的結合:藝術平權的實踐

黃翊與許家峰合作《黃翊與庫卡》時,便嘗試把口述影像納入演出設計流程。這不只是一個後製加進去的配套,而是從創作初期就同步發展的無障礙設計實驗。「我們討論每一個動作:該怎麼說?什麼時候說?能不能用比喻?」許家峰指出,口述影像不是逐字翻譯,而是創作的另一層語言。

這場合作改變的不只是演出形式,更是一種觀念的轉變。

在過去,「無障礙設計」常常被當作施捨式的服務。但對許家峰而言,這是一種基本人權:「當科技與藝術設計的起點,只預設使用者是健視者,我們就被排除在外了。」

但當無障礙被納入主設計流程,事情開始不一樣了。

「不是演出完了才請我來試聽,而是創作過程就找我一起規劃。這個位置的改變,代表我們的價值被看見了。」許家峰說。

「我們不是只做『無障礙』,我們要做的是『有感的共鳴』,讓所有觀眾,包括視障朋友,都能從舞蹈中得到感動。」黃翊強調。

Apple 助攻!許家峰與黃翊攜手打造口述影像體驗,朝向藝術平權邁進

走向文化參與者:推動口述影像

如今的許家峰,已不再只是輔具使用者。他是 Podcast 主持人、口述影像推廣者、劇場參與者。他用語言「創作畫面」,也成為表演藝術界的重要橋樑。

而這份影響力,也回饋到了劇場與創作者之中。編舞家黃翊進一步推動藝術平權的具體行動,推動口述影像的相關教學,上課的時間大約 3 個小時,包括設備的教學、撰寫口述影像的經驗跟實作,也邀請表演者、導演、甚至舞蹈系學生參加,學習如何為不同身心條件的觀眾設計表演。

另外,許家峰與黃翊將於本週日(5/18)在蘋果信義 A13 的 Today at Apple 講座中登場,分享他們如何運用 AirPods Pro 的「即時聆聽」與「適應性音訊」等功能,打造無障礙的感官體驗。現場也將邀請參與者親身體驗口述影像的創作過程,實地感受聲音如何轉化為視覺的替代與延伸,突破既有的溝通界線。藉由科技,為藝術開啟更包容、多元且具臨場感的全新媒介。

Apple 助攻!許家峰與黃翊攜手打造口述影像體驗,朝向藝術平權邁進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WL.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主要負責蘋果、手機、筆電、桌機、平板等產業領域,以及相關硬體的教學以及評測、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