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GPT-5 上線惹社群不滿、4o 回歸救火,但在企業市場卻一片叫好

GPT-5 上線惹社群不滿、4o 回歸救火,但在企業市場卻一片叫好

OpenAI 最新旗艦模型 GPT-5 上線後,並沒有在消費者端收穫滿堂彩,反而引發不少開發者與愛好者在社群抱怨「創意性不足」、「回應保守」,甚至有人直呼「還不如 GPT-4o」。就在批評聲中,OpenAI 罕見地將 GPT-4o 再度加入選項,安撫習慣舊模型的用戶。

不過,在企業市場,GPT-5 卻是另一番景象——短短一週內就吸引多家科技公司把它列為核心模型,甚至有新創稱它是「推理能力的突破」。

初創公司快速採用 性能與價格成關鍵

Cursor、Vercel、Factory 等新創紛紛將 GPT-5 設為產品預設模型,稱其設定速度快、複雜任務表現佳、價格更低。一些團隊甚至認為,GPT-5 在程式開發與界面設計上已追平甚至超越 Claude,而 Claude 長期是該領域的「霸主」。

企業雲端儲存服務 Box 執行長 Aaron Levie 形容 GPT-5 是「推理能力的突破」,能處理過去 AI 難以應對的長篇邏輯密集型文件。

與微軟合作但獨立推進企業銷售

OpenAI 由營運長 Brad Lightcap 帶領逾 500 人團隊,獨立於微軟推進企業銷售。企業可透過 Microsoft Azure 或直接向 OpenAI 購買 API 與產品服務。

不過,高昂的運算成本讓 OpenAI 與 Anthropic 都必須持續燒錢搶客。外媒估計,OpenAI 今年支出恐達 80 億美元,並考慮透過二級市場股票出售將估值推高至 5,000 億美元。

價格優勢挑戰 Claude

GPT-5 在部分情況下的價格甚至比 Anthropic 高階模型 Claude Opus 4.1 便宜七倍半,成為吸引用戶轉換的重要誘因。例如,Cursor 雖仍是 Anthropic 主要客戶,但已引導新註冊用戶改用 GPT-5。

Anthropic 則強調其企業業務遍及多產業,包括 Amazon Prime、Alexa、AIG 等,並深度整合 AWS、Google Cloud、Snowflake 等平台,保持市場黏著度。

技術評測與應用案例

AI 編碼平台 Qodo 測試顯示,GPT-5 在發現程式碼安全漏洞與修正建議上表現最佳。Vercel 將其整合到開源「vibe coding」平台與儀表板 Agent 系統,稱其在早期原型設計與長指令處理上更具創意性。

JetBrains、Factory、Lovable 等公司也指出,GPT-5 在規劃複雜解決方案、保持長期一致性與行動反思方面表現優秀。Factory 更看重其定價彈性,讓用戶願意「無痛嘗試」各種想法。

企業自動化潛力

Box 的測試發現,GPT-5 在分析數百頁商務文件、制定產品路線圖等非編碼任務上同樣出色。Levie 認為,這種 AI 代理在背景自動執行任務的能力,可能成為推動企業自動化的關鍵突破。

他直言:「GPT-5 是 OpenAI 迄今最佳模型,在許多測試中都是目前市面上最強的。」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