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神話中,「龍」不是西方奇幻作品中那種會噴火、守寶藏的怪獸,而是一種具有智慧的蛇形神獸,掌控雨水、遨遊雲霄,是神聖的守護者。東京大學 JSK 機器人實驗室正致力打造這樣一種靈感來自東方龍的空中機器人,他們稱之為 DRAGON,全名為「具備多自由度空中變形能力的雙旋翼嵌入式多連桿機器人」,但為了方便,簡稱 DRAGON。
空中自由變形,蜿蜒潛行如飛蛇
DRAGON 最早於 2018 年亮相,是一款採用模組化機身設計的實驗性無人機。每個連桿單元都配有兩組萬向節涵道風扇,並具有兩個關節自由度。這讓 DRAGON 能夠在空中進行如蛇般的動作——扭轉、伸展、滑行,並在飛行過程中維持穩定,實現如同「飛蛇」般穿越狹窄縫隙的潛行能力。
到 2022 年,DRAGON 的飛行性能更上一層樓,不僅能更快速且穩定地飛行,還能載重、操控物體。它依靠矢量推力系統進行夾取、推動、拉動與旋轉等操作,甚至可以旋轉閥門開關,實用性大幅提升。
災難救援的潛力之星
一般四軸飛行器雖然能夠從空中運輸物品,但 DRAGON 更具靈活性。它能從任何方向接近目標,例如從下方穿過坍塌建築物的狹縫,抵達瓦斯管線開關,進行緊急操作,在災難應變中展現極高的應用潛力。
目前 DRAGON 重量約 7.6 公斤(16.7 磅),最大有效載重可達近一半,約 3.4 公斤(7.5 磅),但續航時間仍是瓶頸——完全充電後僅可飛行約 3 分鐘。
新一代機器人:SPIDAR 登場
為改善續航問題,DRAGON 團隊展開新機種研發。由助理教授趙墨菊領軍,團隊開發出另一款具多模式行動能力的無人機 SPIDAR,不再延續 DRAGON 的蛇形外觀,而是設計成擁有多關節四足結構的混合型機器人。它能以足部行走、也能透過推力矢量短距飛行。
SPIDAR 的設計主打崎嶇、難以通行地形的應用場景,尤其適合救災任務。根據東京大學的最新展示,SPIDAR 已能穩定操作瑜伽球等物體,展現出良好的操控與移動能力,顯示該計畫仍積極推進中。
DRAGON 的未來仍值得期待
雖然 DRAGON 目前仍屬研究原型,受限於電池技術而未進入實際應用,但它的創新概念與迷人外型已為無人機設計帶來全新啟發。隨著能源密度更高的電池問世,DRAGON 或許將有機會捲土重來,在空中自由蜿蜒,成為工業與救災領域不可忽視的機動利器。
即使最終無法量產,DRAGON 仍憑藉獨特的飛行姿態與未來感設計,成為讓人難以忘懷的機器飛龍。
- 延伸閱讀:東京大學研究「自癒合人造皮膚」讓機器人更逼真,還能微笑
- 延伸閱讀:日本東京大學開發的新型氣動類人型機器也能打排球了,擊球成功率80%!
- 延伸閱讀:東京大學研發充氣摺疊電動自行車Poimo,不用時直接可以放進背包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