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歐洲統一專利法院(UPC)位於德國曼海姆分庭近日更新的訴訟資料顯示,聯發科旗下子公司 HFI Innovation 已於當地時間 6 月 18 日,針對中國華為旗下五家子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指控其侵犯 EP2689624 號 LTE 標準必要專利,該專利涉及一項「增強型下行控制信道搜尋空間配置方法」。這起訴訟被外界視為聯發科對華為去年發起專利訴訟的強勢回應。
其實雙方的專利糾紛早在 2022 年便已埋下伏筆。當時華為曾主動接觸聯發科,希望其取得華為5G SEP(標準必要專利)授權,然而雙方談判破局,聯發科以不符合 FRAND(公平、合理且無歧視)原則為由拒絕,爾後雙方關係急速惡化。
2024年5月,華為率先於深圳中院對聯發科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涉及包括4G、5G在內的蜂巢式行動通訊技術。聯發科也在當年7月展開反擊,不僅與旗下MTK Wireless與HFI Innovation一同在英國法院控告華為侵犯三項4G/5G相關專利,並同步尋求禁令,更在中國深圳、鄭州、杭州、北京與廣州,以及德國慕尼黑、曼海姆等地發動多起專利侵權、反壟斷與費率裁決訴訟。
在法律程序上,雙方也展開多輪交鋒。2025年3月,英國高等法院正式駁回華為對於該法院無權裁定全球FRAND費率的主張,判決該院有權就聯發科提出的全球授權費率進行裁定。目前此程序仍在進行中。
另一方面,聯發科與華為也分別在中國針對專利訴訟的管轄權提出異議。根據中國最高法院近日公布的裁定,包括聯發科針對華為在河南銷售公司發起的兩起訴訟,以及華為在深圳提出的專利案,最高院皆駁回雙方的管轄異議,上訴人皆敗訴,維持原裁定。
目前,華為是全球擁有專利數最多的科技企業之一,截至2024年底擁有超過15萬件有效專利,其中近兩萬件在歐洲、近三萬件在美國授權;在5G標準必要專利上更長期位居全球第一,佔比約14.59%。相比之下,聯發科截至2022年底共擁有約13,000件授權專利,並於Wi-Fi、HEVC/VVC 等領域於台灣業界保持領先地位。
在專利策略與研發投入方面,華為2024年投入高達人民幣1,797億元(約新台幣7,860億元),而聯發科也在2024年投入約新台幣1,320億元,雙方皆展現強烈的技術布局與市場競爭意志。
這場跨國專利攻防戰不僅牽涉數十件標準必要專利,更牽動全球電信設備與行動晶片市場的競爭格局,後續發展值得高度關注。
- 延伸閱讀:聯發科天璣9500首曝跑分!首發Cortex-X930超大核、採用台積電N3P製程
- 延伸閱讀:聯發科進軍 Windows 筆電市場受挫,外媒觀察認為廠商興趣缺缺
- 延伸閱讀:攔胡高通與蘋果!聯發科宣布首款 2nm 晶片將於 9 月試產,明年登場天璣 9600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