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戴見安以實戰解析工作主力鏡頭 Sony SEL50150GM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戴見安以實戰解析工作主力鏡頭 Sony SEL50150GM

在室內拍攝運動賽事,不僅考驗攝影師的經驗與技術,也考驗器材的性能和反應速度。場館中不穩定的光線、競技過程瞬息萬變的動作節奏,以及整體拍攝的流暢度,每一個環節都攸關最終作品的成敗。而 Sony SEL50150GM 就像是專為這類嚴苛場景量身打造的利器,不只把拍攝的可能性推向嶄新高度,更為室內運動攝影提供了更多操作上的彈性與信心。

近期我們特地專訪到資深運動攝影師戴見安,從第一線實戰角度出發,深入分享這顆鏡頭在焦段範圍、最大光圈、對焦性能、畫質表現與操作手感…等各方面的使用心得。

關於|戴見安 Billy Dai

自 2007 年以來,戴見安已五度擔任世界大學運動會中華代表團的隨隊攝影師,也參與了 2022 年杭州亞運、2024 年巴黎奧運以及 2025 年亞洲冬季運動會。擅長捕捉運動員穿梭於光影之間的精彩瞬間,目前專注於大專體育賽事及各級棒球比賽的拍攝工作。對他來說,體育攝影不只是記錄比賽畫面,更是一種詮釋。透過鏡頭,除了定格運動員在場上的各種瞬間動作,更想傳達那份抽象的運動精神,藉此呈現競技運動多面向的美感與價值。

目前經營Instagram

挑對焦段和光圈,掌握運動攝影的主導權

在拍攝運動題材時,選擇的鏡頭通常會優先考慮兩個重點:焦段和光圈。其中焦段和拍攝場地的特性息息相關,像是棒球、足球、田徑這類戶外運動,由於拍攝距離通常較遠,一般會以 300mm 到 600mm 為主,以棒球為例,如果是拍內野用 300mm 大致足夠;但若是要捕捉外野手的表現,那就得上到 400mm 甚至更長的焦段。相對來說,室內運動如籃球、桌球、羽球、排球、體操、跆拳道或柔道,因場地距離較近,70-200mm 這樣的變焦鏡頭,其實就能應付大多數的拍攝需求。

在室內拍攝運動競技往往會遇到光線條件不佳以及背景雜亂兩大難題,鏡頭的選擇勢必得更加講究。除了基本的焦段是否夠用之外,光圈夠不夠大?能不能帶來更多進光量?是否支援高速快門以凝結動作瞬間?又或者,能否透過淺景深有效虛化背景,讓視線更集中在運動員身上?(Sony α1 II + SEL50150GM,50mm、F2.0、1/4000、ISO 5000)(看大圖)

除了焦段之外,光圈大小也是我選鏡頭時非常重視的,尤其相較戶外,室內場館的光線條件通常較昏暗嚴苛、不甚穩定,在需要「拍得清楚」以及「凝結關鍵瞬間」的前提下,使用高速快門就是必要手段。而這也代表,鏡頭的最大光圈越大,就越有利於在不拉高 ISO 或犧牲快門速度的情況下,保住影像的畫質與成功率。

SEL50150GM 的配重平衡遠超預期

當得知 Sony 推出 SEL50150GM 時,老實說我一開始是抱著些許疑慮的。畢竟以過往經驗來看,鏡頭的體積與重量通常和焦段、光圈大小成正比,而這顆具備恆定 F2.0 大光圈的望遠變焦鏡頭,在規格上看起來確實不小,自然會讓人擔心:這樣的重量我能接受嗎?手持拍攝時會不會太吃力?尤其是配重與操作手感,對我來說始終是很重要的考量點,因為這不只關係到拍攝的穩定性,也直接影響能否長時間應戰。再者,雖然 50-150mm 這焦段範圍看似與常見的 70-200mm 差異不大,但實際使用起來是不是真能帶來不一樣的拍攝視角或操作體驗?這也是我很好奇的地方。

不過在經過多場實戰拍攝後,SEL50150GM 用硬實力消除了我上述的疑慮。雖然它的體積不算小,但搭配 α1 II 或 α1 等旗艦相機時,配重竟出奇地平衡,手感相當順手,即便長時間手持拍攝,也不容易感到疲累或不適,顯然 Sony 在鏡頭重心設計上下足了功夫!更讓我驚訝的是,它的實際重量比我預期的要輕盈許多,操作起來不但靈活,機動性也蠻出色,讓我能更自在地捕捉場上的精彩瞬間。

一見面,戴見安就忍不住和我們分享他對 SEL50150GM 的第一印象:「別看它塊頭不小,搭配 α1 II 這等級的機身使用時,手感意外地非常平衡。」他特別強調,這顆鏡頭不僅焦段泛用性高,性能也十足強悍,讓他即便面對一整天緊湊的賽事拍攝,也能從容應對、不易感到疲勞。

50-150mm 一鏡搞定室內全場域

談到焦段的實用性,我認為 SEL50150GM 相較之前常用的 70-200mm,更加貼近室內場館的實際需求。因為 50-150mm 的焦段範圍幾乎涵蓋所有室內運動的拍攝情境,不論是近距離拍攝籃下攻防、中距離捕捉柔道選手的對抗瞬間,或是遠距離記錄羽球、桌球、網球選手在球網另一端的動作,SEL50150GM 都應對得遊刃有餘、毫不費力。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戴見安以實戰解析工作主力鏡頭 Sony SEL50150GM

▲▼ 相較於戴見安以往常用的 70-200mm,SEL50150GM 面對室內場館展現更靈活的構圖彈性。不論是貼近籃下的攻防戰,還是像柔道這類中距離拍攝場景,它都讓畫面能納入更多場上的細節,如對手的反應、裁判的判決動作甚至場邊的觀眾,為影像增添更強的敘事力與臨場感。(上:Sony α1 II + SEL50150GM,50mm、F2.0、1/4000、ISO 5000〔看大圖〕|下:Sony α1 II + SEL50150GM,77mm、F2.0、1/2000、ISO 2000〔看大圖〕)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戴見安以實戰解析工作主力鏡頭 Sony SEL50150GM

即便是需要跨越球網、拍攝諸如網球、羽球…等運動中位於對側場地的選手,SEL50150GM 也能輕鬆勝任。若有需要甚至還能利用 α1 II 這類相機的高畫素優勢,進行二次裁切以獲取最佳的畫面構圖。(Sony α1 II + SEL50150GM,143mm、F2.0、1/4000、ISO 250)(看大圖)

尤其 50mm 擁有「所見即所得」的直覺視角,比起 70mm 更寬廣一些,讓我在面對球員突然靠近、賽後頒獎合照或採訪…等多變場景及臨時性變化時,都能更從容的進行拍攝。這焦距同時能將更多環境與主次元素納入畫面,賦予作品更強的敘事力。若遇到較遠的目標,也能搭配 α1 II 等高畫素機身進行裁切,裁切後依然保有充足的解析度,而這樣的靈活性,對節奏緊湊的運動攝影來說的確是非常寶貴的優勢。

戴見安表示,與他過去常用的 70-200mm 鏡頭相比,SEL50150GM 最大的優勢在於更寬廣的視角和更近的對焦距離。這讓他即使面對運動員突如其來的靠近,也能快速捕捉當下最真實、最具張力的瞬間畫面。(Sony α1 II + SEL50150GM,50mm、F2.0、1/4000、ISO 100)(看大圖)

恆定 F2.0 大光圈帶來的拍攝優勢

光線掌控對運動攝影來説極具挑戰,因為精彩瞬間往往稍縱即逝,而快門速度正是影響拍攝成功率的關鍵因素之一。鏡頭光圈越大,就能使用更高快門速度來提高成功率;或者在保持能凝結動作的前提下降低 ISO 值,換取更銳利的影像品質。

SEL50150GM 給我最大、最直接的幫助是恆定 F2.0 的大光圈。別小看它和 F2.8 之間差了一級光圈,F2.0 快門速度可以直接翻倍,例如從 1/500 秒提升到 1/1000 秒,這對拍攝像柔道、卡巴迪這類爆發力強、動作快速變換的運動尤其重要。我能將快門速度設定到 1/2500 秒,同時保持 ISO 在合理範圍內,不僅確保捕捉到關鍵瞬間,畫面也更銳利,這樣的優勢讓我在實戰中信心大增。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戴見安以實戰解析工作主力鏡頭 Sony SEL50150GM

▲▼ 由於室內場館的光線條件嚴苛,加上許多項目 (如柔道、卡巴迪) 決勝的瞬間,運動員爆發力強、動作切換又快,對攝影師來說挑戰極大。SEL50150GM 憑藉恆定 F2.0 大光圈優勢,讓攝影師能以更高快門速度捕捉這些瞬間,同時保持優異的影像畫質。(上:Sony α1 II + SEL50150GM,106mm、F2.0、1/2000、ISO 2000〔看大圖〕|下:Sony α1 II + SEL50150GM,90mm、F2.0、1/2500、ISO 5000〔看大圖〕)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戴見安以實戰解析工作主力鏡頭 Sony SEL50150GM

F2.0 大光圈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拍出更柔美的散景效果。室內運動場地通常空間有限,背景難免較雜亂,這時候比起 F2.8,更大的 F2.0 光圈能創造出更強烈的背景虛化,使運動員更加突出、畫面更有層次感,也讓觀者的目光自然聚焦在主角身上。

別看這張照片裡的觀眾席背景好像還不夠虛化,但試想如果是在相同的拍攝距離與焦段下,改用 F2.8 拍攝,背景細節肯定更明顯、干擾也更多。這正是 F2.0 大光圈的優勢所在,不僅能有效減少背景干擾,更能讓場上的運動員在畫面中更加突出,畫面層次與主體聚焦感自然也更棒。(Sony α1 II + SEL50150GM,92mm、F2.0、1/4000、ISO 5000)(看大圖)

搭配 α1 II,高速追焦零失誤

在運動賽場上, 想要捕捉決勝關鍵的瞬間,光靠機身性能還不夠,鏡頭的對焦反應也必須跟得上節奏,只有機身與鏡頭搭配得好,才能真正應付高強度、節奏緊湊的賽事需求。 最近我密集使用 SEL50150GM 搭配 α1 II 拍攝室內運動,確實可以感受到這個組合給人的穩定感與信心。無論是選手在場上快速穿梭、突然轉身,甚至短暫被遮擋或戴著頭盔,α1 II 的 AI 自動對焦能快速、準確地鎖定對象,而 SEL50150GM 在整個追焦過程中表現同樣關鍵,穩定、流暢且幾乎零失誤,讓我在面對高壓環境時仍舊全神貫注,放心按下快門。

再強大的相機都需要鏡頭自動對焦的完美配合,才能真正發揮極致性能。SEL50150GM 與 α1 II 的組合,讓戴見安面對各類型的室內運動賽事都能輕鬆應對,拍攝關鍵畫面幾乎不曾失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拍攝卡巴迪時,選手從靜止瞬間加速撲出的畫面,或柔道比賽中突如其來的摔技攻防,以及藤球選手毫無預警地施展出倒掛金勾!每一個動作都來得又快又突然,留給攝影師反應的時間超乎想像的短。但這時,我完全不用擔心對焦失誤或延遲,只需專注在畫面的構圖與判斷動作的節奏,整體拍攝過程也因此更流暢順手。對我這種長期從事運動攝影的工作者來說,這樣的穩定性與可靠度,就是我願意帶著它上場工作的最主要原因。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戴見安以實戰解析工作主力鏡頭 Sony SEL50150GM

▲▼ SEL50150GM 搭配 Sony 自家旗艦相機 α1 II,絕對是目前市面上自動對焦性能最強的組合。再結合攝影師自身豐富的經驗,即使面對節奏緊湊、動作高速的室內賽事,或是現場光線昏暗、夾雜著彩帶等干擾元素,也能精準捕捉每一個關鍵瞬間,展現專業級的穩定輸出能力。(上:Sony α1 II + SEL50150GM,150mm、F2.0、1/1600、ISO 5000〔看大圖〕|下:Sony α1 II + SEL50150GM,127mm、F2.0、1/800、ISO 2500〔看大圖〕)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戴見安以實戰解析工作主力鏡頭 Sony SEL50150GM

即便是搭配第一代 α1,SEL50150GM 的自動對焦表現依舊出色。戴見安分享,使用這個組合拍攝選手速度極快的室內競速滑冰時,還是能穩定追焦、精準捕捉到許多精彩畫面,實戰表現令人印象深刻。(Sony α1 + SEL50150GM,150mm、F2.0、1/4000、ISO 5000)(看大圖)

光圈全開依然有極致畫質

運動攝影的首要任務就是「拍到關鍵畫面」,但如果能兼顧畫質,無疑能大幅提升影像的可看性。尤其當畫面能清晰呈現運動員當下的眼神與表情,畫面不只更有臨場感也更具情感張力。

在室內拍攝時,為了維持足夠快門速度並顧及影像畫質,我幾乎全程以 F2.0 最大光圈拍攝,從成果來看,SEL50150GM 在全開光圈時的解析力與散景都很不錯。無論是對焦在運動員的眼睛或臉部,畫面都能呈現銳利且立體的細節,就連邊緣畫質也無可挑剔。至於背景的虛化效果同樣出色,不僅能有效引導觀者視線聚焦在主體上,散景的過渡也很自然柔順。

作為 Sony Alpha 系統中第二顆具備恆定 F2.0 大光圈的變焦鏡頭,SEL50150GM 在光圈全開時依然展現出極優異的畫質。即使進行 100% 裁切,也能清楚看見運動員頭髮的細節、臉頰上的汗珠,甚至影像邊緣處鞋子的紋理,細節都被完整保留。(Sony α1 II + SEL50150GM,150mm、F2.0、1/5000、ISO 250)(看大圖)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戴見安以實戰解析工作主力鏡頭 Sony SEL50150GM

▲▼ 對焦處及影像邊緣 100% 裁切。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戴見安以實戰解析工作主力鏡頭 Sony SEL50150GM

內變焦與多顆自訂鍵,更貼近實戰需求

除了焦段的實用性、出色的配重平衡、自動對焦性能,以及全開光圈優異的畫質表現外,我也特別欣賞 SEL50150GM 在設計細節上的用心,包括內變焦設計、自訂鍵與全時 DMF 等功能。以內變焦來說,鏡頭在變焦過程中長度不會改變,不僅視覺上更俐落、專業,也能維持一致的配重平衡,提升整體拍攝的穩定性。至於鏡身上的三顆自訂鍵,我統一設定為「對焦停止」功能,搭配全時 DMF (Direct Manual Focus),可依現場情況靈活使用,特別是在有障礙物進入畫面、導致對焦受干擾時,這套組合能迅速協助我重新掌握畫面,大幅提升實拍效率。

戴見安對 SEL50150GM 的內變焦設計與多顆自訂按鍵的配置予以高度肯定。內變焦不僅讓鏡頭在變焦時保持穩定的長度,視覺更顯專業外,也帶來更高的穩定度。至於自訂按鍵,他統一設定為對焦停止功能,無論橫拍或直拍,都能快速啟動,面對多變的賽事場景時,拍攝效率因此大幅提升。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鏡頭

SEL50150GM 的問世,無疑為室內運動拍攝帶來全新的希望。恆定 F2.0 大光圈搭配 50-150mm 的焦段,不僅大幅提升在室內場景 (光線受限) 的拍攝成功率,也讓視角範圍更具彈性,一鏡到底的優勢顯而易見。過去拍攝時,我們常常得背著多顆鏡頭,才足以應對不同距離和光線變化;而如今只要帶著 SEL50150GM 就能同時兼顧畫質、快門速度與構圖自由度。對我而言,這不只是單純器材上的升級,更是拍攝流程的重大革新。

改變室內運動攝影節奏的關鍵,戴見安以實戰解析工作主力鏡頭 Sony SEL50150GM

從實務經驗看,這顆鏡頭帶來的效率提升,讓我不必再頻繁更換鏡頭,也不用擔心錯過任何突發的精彩畫面。這些看似瑣碎的改變,對於捕捉轉瞬即逝畫面的運動攝影師而言是最實際的助力。 此外對需要隨時應變的新聞採訪、藝人活動,甚至星光大道等多元拍攝題材,我認為 SEL50150GM 也同樣適合。

從拿到 SEL50150GM 的那一刻起,它不只成為我室內拍攝的主力鏡頭,也讓我對未來的創作充滿更多想像與無限的可能。

探索更多 SEL50150GMhttps://go.sony.tw/q7g5mxtl

更多 SEL50150GM 的實拍作品

Sony α1 II + SEL50150GM,88mm、F2.0、1/800、ISO 40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150mm、F2.0、1/2500、ISO 25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50mm、F2.0、1/2500、ISO 32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56mm、F2.0、1/800、ISO 64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138mm、F2.0、1/2500、ISO 64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150mm、F2.0、1/4000、ISO 2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150mm、F2.0、1/4000、ISO 4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92mm、F2.0、1/1600、ISO 5000(看大圖)

Sony α1 + SEL50150GM,150mm、F22、1/30、ISO 6400(看大圖)

Sony α1 + SEL50150GM,150mm、F2.0、1/4000、ISO 50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116mm、F2.0、1/2000、ISO 20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111mm、F2.0、1/1000、ISO 128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50mm、F2.0、1/4000、ISO 50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93mm、F2.0、1/2500、ISO 50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50mm、F2.0、1/4000、ISO 1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50mm、F2.0、1/4000、ISO 1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66mm、F2.0、1/4000、ISO 1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107mm、F2.0、1/1600、ISO 50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138mm、F2.0、1/2000、ISO 20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50mm、F2.0、1/4000、ISO 50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150mm、F2.0、1/2500、ISO 3200(看大圖)

Sony α1 II + SEL50150GM,128mm、F2.0、1/4000、ISO 250(看大圖)

August
作者

DIGIPHOTO網站編輯,長期專注於攝影相關的產業報導,並時常分享攝影器材評測心得,以及攝影技巧和軟體後製等教學,同時也樂與攝影同好交流。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