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在自家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上發文,直指英特爾(Intel)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與中國企業關係過於密切,構成「嚴重利益衝突」,要求他立刻辭職,並強調「這件事沒有其他解決方法」。
參議員警告:中國投資涉軍工風險
川普此番發言並非空穴來風。前一天,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致信英特爾董事會主席 Frank Yeary,質疑陳立武與中國企業長期的資本關係,並點名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根據《路透社》報導,陳立武自 2012 年起透過個人或其創立的投資基金 Walden International,對數百家中國半導體與先進製造企業投資,總額超過 2 億美元(約新台幣 64 億元),其中至少有 8 間企業與中國解放軍存在聯繫。
此外,科頓也指出,陳立武在 2008 至 2021 年擔任 Cadence Design Systems(益華電腦)執行長期間,該公司曾因向中國軍事院校出售晶片設計工具,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遭美國司法部發出傳票。最新消息指出,Cadence 於今年 7 月已認罪並與美國政府和解,罰款超過 1.4 億美元(約新台幣 45 億元)。
手握政府補助 卻引發信任危機
目前英特爾正參與美國國防部的「安全晶片計畫(Secure Enclave Program)」,也取得《晶片法案(CHIPS Act)》高達 78.6 億美元(約新台幣 2,538 億元)的政府補助。科頓表示,陳立武的背景將使外界質疑英特爾是否能妥善使用美國納稅人的資金,並確保技術安全。
陳立武於今年 3 月接掌英特爾執行長一職,被寄予厚望扭轉公司困境。他上任後已啟動大規模裁員(計劃裁減至 7.5 萬人,減幅約 22%)、縮減德國與波蘭的投資計畫,並全力聚焦開發 14A 與 18A 製程晶片,重振晶圓代工業務。
他被視為能與亞洲供應鏈溝通的重要橋梁,精通中、英、閩南語,甚至在 Computex 台北展會中以流利閩南語發表演說,展現與台灣供應鏈的深厚連結。然而這樣的背景,如今卻可能成為政治攻防的箭靶。
川普的發文也衝擊市場情緒。英特爾股價在 8 月 7 日美股盤前交易時段下跌約 3%,顯示投資人對於潛在人事動盪與地緣政治風險的擔憂加劇。
- 延伸閱讀:英特爾預計下半年發表「Arrow Lake Refresh」處理器,遊戲效能將明顯提升
- 延伸閱讀:蘋果、Google猛將齊聚!英特爾組AI晶片「復仇者聯盟」力拼NVIDIA
- 延伸閱讀:英特爾第3代Core Ultra桌上型處理器規格外洩,旗艦版高達52核心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