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各式裝置的硬體規格中,「記憶體」是影響效能與功耗的關鍵組件之一。而市面上常見的 DDR(Double Data Rate)與 LPDDR(Low Power DDR)記憶體,雖然名稱相近,但實際在設計思維與使用場景上卻大不相同,並無法互相替換。
以下就從架構、功耗、效能與應用端來分析兩者的差異:
DDR 記憶體:高效能、可擴充,是桌機與伺服器的主力
DDR 記憶體的核心優勢在於釋放高效能與穩定頻寬。它通常採用多顆 DRAM 晶片焊接於標準化介面的 DIMM 記憶體模組上,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記憶體條」,便於插拔與升級。
使用場景涵蓋:
-
桌上型電腦
-
工作站與伺服器
-
一般筆電(部分)
以最新 DDR5 為例,標準電壓約為 1.1V,但透過開啟 XMP(超頻設定檔),可進一步提升至 1.4V,適合需要大量即時處理與運算能力的應用。
LPDDR 記憶體:低功耗、高整合,專為行動裝置打造
LPDDR 全名為「Low Power DDR」,設計重點在於省電與輕薄化。它透過降低工作電壓、簡化電路設計與先進製程,達到出色的續航表現。例如 LPDDR5 在運作時電壓為 1.05V(核心)與 0.5V(I/O),待機時則可降至 0.9V / 0.3V,對提升筆電與手機續航貢獻極大。
常見於:
-
智慧型手機
-
平板電腦
-
超薄筆電或二合一裝置(如 Surface 系列)
由於其高整合特性,LPDDR 多為 BGA 焊接至主機板上,甚至直接整合於處理器內(例如 Apple Silicon 或 Intel Lunar Lake 系列),因此 幾乎無法後續擴充升級。
效能對比:差距縮小,但仍各有定位
整體來看,DDR 在效能與可擴充性上仍佔優勢。例如:
-
DDR5 記憶體模組可達 8800MT/s 以上
-
LPDDR5 多數落在 6400MT/s 左右
不過 LPDDR 家族中的 LPDDR5x 系列,在低功耗下仍有不俗效能,部分筆電(如聯想 ThinkBook X、榮耀 MagicBook Pro 14)內建 LPDDR5x,頻寬甚至可達 8400MT/s,逼近 DDR5 的表現。
小結:選購時,記得依據裝置用途選擇對應記憶體
類型 | 特色 | 常見應用 | 可否擴充 |
---|---|---|---|
DDR | 高效能、大頻寬、可更換與升級 | 桌機、伺服器、部分筆電 | ✅ 支援擴充 |
LPDDR | 低功耗、高整合、小體積 | 手機、平板、超輕薄筆電 | ❌ 無法擴充 |
雖然 LPDDR 在效能上已逐漸拉近差距,但由於設計思維不同,兩者無法通用或互換。使用者在選購筆電或行動裝置時,應留意是否為 LPDDR 架構,避免未來無法升級記憶體的問題。
- 延伸閱讀:Galaxy S26 Ultra 記憶體規格曝光,傳將搭載超高速 LPDDR5X
- 延伸閱讀:老對頭三星、SK海力士為AI記憶體結盟,要聯手推動LPDDR6-PIM
- 延伸閱讀:AMD 推出第 2 代 Versal Premium 系列,採 CXL 3.1 和 PCIe Gen6、且支援 LPDDR5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