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自駕功能再度陷入輿論與法律雙重風暴。美國陪審團日前對 2019 年一起 Model S 車禍案件作出裁定,認定駕駛與車廠均有責任,其中特斯拉須承擔 33% 損害賠償,金額高達 約 2.4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78.8 億元),成為輔助駕駛技術罕見的敗訴判例,也將車廠行銷責任推上風口浪尖。
Autopilot 開啟中,駕駛低頭撿手機釀禍
本案發生於 2019 年,美國加州車主 McGee 駕駛 Model S 行經 T 字路口時,因手機掉落低頭撿拾,錯過停車標誌與紅燈號誌,且仍踩著油門,使得 Autopilot 系統未能煞車,最終撞上前方停車與兩名行人,釀成一死一重傷的悲劇。
雖然陪審團認定 McGee 應負主要責任(67%),但本案重點轉向特斯拉是否誤導消費者,使駕駛對 Autopilot 系統過度信任,進而導致事故。
宣傳影片翻車?陪審團買單了
原告律師在庭審中出示一段特斯拉 2016 年官方影片,片中聲稱「駕駛人全程未操作,車輛可自動行駛」,並引用馬斯克過往在 X(前 Twitter)上多次強調自駕安全的發言,包括「Autopilot 比人類更安全」、「自動駕駛已是解決問題」等語句。
後來被揭露該影片其實是「剪接拍攝」,甚至特斯拉內部員工證實馬斯克本人參與製作,引發陪審團對其宣傳可信度的懷疑。
關鍵證據:AI 知道要撞卻沒反應
此外,原告還透過事故重建技術展示 Autopilot 當下明知前方有停車標誌、紅燈與車輛,卻未主動介入煞車,只在撞擊瞬間關閉電源,成為擊敗特斯拉防線的重要一擊。
特斯拉則主張:使用手冊已清楚標示,駕駛需對車輛操作負全責,且 McGee 使用 Autopilot 時的道路不在官方推薦清單內,不應將錯誤歸咎於系統。
這起案例成為美國司法首度針對輔助駕駛功能,裁定車廠須分擔法律責任。儘管特斯拉已表明將提起上訴,但本案結果已為未來同類型訴訟建立新典範。
業界觀察認為,輔助駕駛相關宣傳與實際功能的「認知落差」,將成車廠產品設計與法務審查的新重點,尤其對使用「全自動」、「高階駕駛輔助」等詞彙的企業,無疑敲響警鐘。
- 延伸閱讀:歐洲自駕法規重大鬆綁?歐盟可能為避免關稅讓特斯拉 FSD 上路
- 延伸閱讀:AI 智慧駕駛再進化!台灣打造全球首輛國際標準 Level 3 自駕電動巴士
- 延伸閱讀:馬斯克展示特斯拉超級電腦Cortex:可容納10萬張H100/H200,自駕技術升級至算力戰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