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宣布將加強 Android 應用程式的安全規範,從 2026 年開始,所有開發者必須通過身份驗證,不論是透過 Google Play 商店還是其他管道分發的 App 都適用。這項措施將分階段推行,最終覆蓋全球所有經認證的 Android 裝置。
Google 強調,Android 的開放性依舊存在,開發者仍可透過第三方應用商店或「側載」(sideloading)方式安裝 App,但未來匿名分發將不再可能。官方指出,此舉是為了減少惡意程式與詐騙行為,因為許多不法分子會利用匿名身分散布木馬或竊取用戶資料。
根據 Google 調查,自 2023 年起 Play 商店已實施開發者身份驗證,結果顯示來自網路側載來源的惡意程式數量比 Play 商店高出 50 倍以上,顯示匿名發佈是主要風險來源。
分階段上路,2027 年全面推廣
Google 計畫自 2025 年 10 月開放開發者提前申請參與,2026 年 3 月起正式生效,並在同年 9 月先行於巴西、印尼、新加坡及泰國等地落地。從 2027 年開始,實名制將逐步擴展到全球所有市場。
開發者必須提供法定姓名、地址、電子郵件與電話號碼。為了兼顧隱私,Google 也將提供不同帳號類型,讓學生或業餘開發者可以用較簡化的驗證方式參與。而商業開發者則必須以公司身分註冊。
這項政策與蘋果今年初為了遵守歐盟《數位服務法》(DSA)所做的調整有異曲同工之處。當時蘋果也要求所有 App Store 開發者提供「交易者身份」,才能提交新 App 或更新版本。不同之處在於,Google 的新規不僅涵蓋官方商店,也延伸到 Android 的整體應用生態。
影響與挑戰
此舉將對 Android 生態帶來重大影響。一方面,它有助於減少惡意應用程式氾濫,提升使用者下載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可能讓部分獨立或匿名開發者卻步,甚至轉向企業註冊以保護個人隱私。
對一般用戶來說,未來下載 App 的安全性有望大幅提升,但同時也意味著 Android 的「開放自由」將被部分收緊。對企業而言,如何在安全與便利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幾年的挑戰。
- 延伸閱讀:Android 16 升級防盜保護:手機被偷,就算有解鎖密碼也進不了銀行 App
- 延伸閱讀:Pixel 10 傳將支援 Qi2 無線磁吸充電,或成 Android 陣營關鍵轉捩點
- 延伸閱讀:Google 高層澄清:ChromeOS 將改以 Android 為底層重構,但不會與 Android 合併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