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正持續推進先進製程腳步,繼 2nm 量產計畫後,最新宣布將在 2027 年展開 1.4nm 製程(A14)風險試產,並於 2028 年下半年正式量產。這意味著台積電再度把業界最先進的製程節點往前推進,持續鞏固其晶圓代工龍頭地位。
Fab 25 啟動,初期月產能 5 萬片
根據台積電的規劃,新廠落腳於中科二期園區,廠區編號 Fab 25,預計將興建 4 座晶圓廠。
首座工廠預定 2027 年試產,2028 年下半年進入量產,初期月產能約 5 萬片晶圓。
此外,園區還將釋出 5 公頃土地,吸引半導體設備商與 IC 設計公司進駐,形成完整的上下游聚落。
A14 製程:效能提升 15%,功耗可降 30%
台積電表示,A14 製程相較於目前的 N2(2nm) 節點,能帶來顯著提升:
-
相同功耗下,效能提升約 15%
-
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最高 30%
-
邏輯密度提升超過 20%
這些數據顯示,A14 將進一步優化 AI 與高效能運算(HPC)的應用場景,對智慧型手機、高階伺服器與超級電腦市場都有關鍵意義。
競爭對手追趕中,但台積電仍領先
雖然三星與 Intel 也在積極推進 2nm 甚至更先進製程,但台積電在良率、量產時程與客戶穩定度方面,仍被普遍認為具備領先優勢。
隨著蘋果、NVIDIA、AMD、華為等國際大客戶需求持續增加,台積電的先進製程策略,幾乎直接牽動整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走向。
2028 年不僅是台積電 1.4nm 正式量產的年份,也是美國、台灣多個廠區陸續到位的重要時點。對半導體產業而言,這將是一次技術與產能的雙重競爭。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