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被罵慘,如今真相曝光。微軟老員工近日解釋,Windows 95 其實不是「沒做節能」,而是當年 PC 廠根本沒準備好。
HLT 是什麼?為何能省電?
這個故事來自微軟的老工程師 Raymond Chen,他近日在部落格《The Old New Thing》裡透露,當初其實有想過在 Windows 95 加入 HLT 指令支援。
所謂的 HLT(HALT 縮寫)是 Intel 386 處理器內建的指令,當 CPU 沒事做時,可以執行 HLT 指令讓處理器進入「待機省電」狀態,直到有中斷(像是鍵盤輸入)才會再喚醒。這在筆電或桌機待機時聽起來超實用,也早在 90 年代初的處理器中就存在。
為什麼 Windows 95 不敢用?
但當時微軟卻選擇放棄這項設計,原因是——太多 PC 廠沒搞懂這個功能。
Raymond Chen 解釋,微軟內部實測發現,某些 PC 廠的 BIOS 或主機板根本不支援 HLT 指令,導致一旦系統執行 HLT,就會直接死機,根本無法回到桌面或喚醒。
這在現在看起來像是硬體問題,但當年使用者根本不會管底層細節,失敗了就怪微軟。再加上微軟無法全面掌握每一款筆電與桌機的相容狀況,因此最終選擇:乾脆完全不使用 HLT 指令,以避免災難性風險。
曾考慮加偵測機制,但風險太高
其實微軟內部曾討論過,要不要在 Windows 95 中加一個檢測機制:能支援 HLT 的機型就啟用、省電,不能支援的就略過。
但 Chen 表示,這樣做還是風險很高,因為當時出貨的筆電型號繁多,而且 BIOS 設計不統一,實在無法保證不會出包。萬一出了錯,整台電腦死當,責任還是會被算在 Windows 頭上。
現代的解法是 MWAIT,但那時沒有
現在的處理器大多改用 MWAIT 指令或其他先進電源管理機制,讓空閒時的 CPU 也能自動降低功耗、待機休眠。但在 1995 年那個年代,HLT 幾乎是唯一的省電解法。
可惜的是,因為 PC 生態系還不夠成熟,微軟只能忍痛放棄,也因此當年不少人以為微軟沒做省電設計,對 Windows 95 留下「跑起來很熱、很耗電」的印象。
這段歷史說明了一件事:軟體與硬體的整合沒做好,最終受害的還是使用者。Windows 95 沒用 HLT,不是微軟偷懶,而是當時整個 PC 產業還沒有準備好。
Raymond Chen 分享這段往事後,也讓不少工程師在社群留言表示:「當年我們都怪錯人了」。
- 延伸閱讀:資深程式設計師表示當年設計 Windows 95 的安裝程式,微軟用到了三種不同的作業系統
- 延伸閱讀:回顧從Windows 95時代「開始」選單的變化,為什麼 Windows 11要違背祖訓?
- 延伸閱讀:Windows 95 開機音效、《Minecraft》原聲帶被美國國會圖書館選入永久保存名單,正式成為人類經典文化遺產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