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 在 Meta Connect 2025 大會上,推出全新 Ray-Ban Display AI 眼鏡,首次整合全彩高解析度顯示器與隨附的 Meta Neural Band EMG 腕帶,主打免手機操作訊息、導航與即時翻譯。Ray-Ban Display 智慧眼鏡預計 9 月 30 日率先於美國上市,售價 799 美元。
Mark Zuckerberg在發表會上強調,Meta Ray-Ban Display 是公司願景的重要一步,目標是打造一個以人為本的運算平台,讓使用者更能融入世界、保持連結,並獲得更多力量。這款產品不僅標誌著 AI 眼鏡的新篇章,更揭示了穿戴式技術的未來走向。
其實先前 Meta 執行長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在 7 月法說會就曾大膽預言:「未來不戴智慧眼鏡的人,可能會處於顯著的認知劣勢。」這句話如今不只是語出驚人,更預告了 Meta 下一步的產品戰略。
智慧眼鏡要取代手機?AI 功能成關鍵
雖然現階段智慧眼鏡離「取代手機」仍有一段距離,但 Meta 顯然已將其視為長期戰略核心。透過鏡片顯示資訊、即時語音互動、辨識環境與翻譯文字,Meta 試圖打造一種比手機更直覺的數位互動方式。祖克伯口中的「個人超級智慧」概念,正是以此為基礎——一個能深刻理解使用者、主動協助日常生活與工作目標的 AI 助理。
先前市面上的 Ray-Ban Meta 眼鏡雖受好評,但仍無法提供即時顯示畫面。相較之下,競品如 Google Glass(早期失敗)與傳出中的 Google x Warby Parker 合作款,則更重視圖像輸出與互動。Meta 顯然想用 Hypernova 彌補過去的不足。
Meta 的豪賭:眼鏡是門票,AI 是劇本
根據 CCS Insight 與 Moor Insights 等市場分析,Meta 若能透過 Hypernova 成功切入消費者市場,將進一步鞏固其在「AI+硬體」生態的領導地位,並降低對蘋果與 Google 行動平台的依賴。過去 Meta 多次與 Apple 因 App Store 分潤政策交鋒,也讓祖克伯意識到建立自家平台的重要性。
即便 Reality Labs 連年虧損,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已累積虧損近 700 億美元,Meta 仍未放棄這場科技豪賭。Meta 投資人也轉向觀察 AI 相關布局,例如 6 月斥資 143 億美元投資 Scale AI,顯示其正全力衝刺生成式 AI 與硬體整合。
市場仍觀望:價格、應用與接受度三重挑戰
雖然 Meta 目前在智慧眼鏡領域市佔領先,但要真正打進主流市場仍面臨挑戰。一方面 800 美元的定價遠高於現有 Ray-Ban Meta 眼鏡起價(約 299 美元),另一方面缺乏 Killer App(殺手級應用)也可能讓大眾興趣不高。
Counterpoint Research 預估,智慧眼鏡年出貨量將從 2024 年的 330 萬副成長至 2026 年的 1,300 萬副,雖成長迅速,但相對於手機單季數億部的規模,仍屬小眾產品。
Meta 能否憑藉「戴上眼鏡就有 AI 隨侍在側」的願景說服消費者買單,將成為這波產品成敗的關鍵。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