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一人指揮千機」?蜂群無人機時代真的要來了

「一人指揮千機」?蜂群無人機時代真的要來了

過去只存在於軍事想像的 「蜂群無人機」,如今真的要登場了。隨著防務新創不斷推出 AI 協同控制系統,大量無人機同時出擊的畫面,可能很快就會成為戰場現實。專家直言,這種技術一旦成熟,傳統防空系統恐怕難以招架。

美德新創推出「Nemyx」

來自美國與德國合作的防務新創 Auterion,近期發表名為 Nemyx 的系統,被稱作「蜂群打擊引擎」。它能安裝在現有的 Auterion 作業系統上,只要升級就能讓無人機具備集群能力。也就是說,數以百計的無人機能像一個有機體般協同飛行,攻擊只需要極少數操作員就能完成。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Auterion 計畫在今年稍晚,依據美國五角大廈的合約,向烏克蘭交付 3.3 萬套 AI「打擊套件」,協助其戰場部署。

烏克蘭成為無人機「試驗場」

自 2022 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已是無人機戰爭的核心舞台。本地公司 Swarmer 表示,其 AI 通訊系統已支援超過 8.2 萬次作戰行動,甚至曾經自主決定攻擊時機,不需人員下指令。Swarmer 執行長形容,蜂群就像「有生命的有機體」。

烏克蘭的一大優勢,是握有龐大的戰爭影像資料庫,能用來訓練 AI 模型,進一步強化無人機戰術。

「一人指揮千機」?蜂群無人機時代真的要來了

全球軍武競賽加速

美國早在 2016 年就測試過無人機蜂群,中國隔年也展示過類似技術。俄羅斯則採取另一種策略,使用大量低成本、長程的 Shahed 無人機壓垮防空系統。

歐洲方面,新創 Helsing 與德國軟體公司 Systematic 合作,準備推出自家的蜂群平台。Helsing 共同創辦人直言,蜂群能「倍增戰力,一人就能發揮多人作用」。

不過,蜂群無人機並非無敵。它高度依賴通訊,一旦遭到電子干擾,整個集群就可能失效。更敏感的是 倫理與法律問題:如果演算法掌握攻擊決策,是否違反國際法?歐洲廠商則強調會保持「人類在回路中」,確保有人監督。

蜂群演算法不只限於軍事,還能應用在物流、農業與救災,例如倉儲自動化、管線巡檢、甚至滅火與播種。不過專家提醒,在缺乏完整監管標準前,戰場仍會是這項技術最先落地、也最受關注的地方。

新聞來源:https://auterion.com/auterion-launches-nemyx-enabling-fully-coordinated-drone-swarms

 

cnBeta
作者

cnBeta.COM(被網友簡稱為CB、cβ),官方自我定位「中文業界資訊站」,是一個提供IT相關新聞資訊、技術文章和評論的中文網站。其主要特色為遊客的匿名評論及線上互動,形成獨特的社群文化。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