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下個月將正式終止對 Windows 10 的支援,預計影響超過 4 億台電腦,這也讓大量使用者與企業面臨選擇:要不要升級設備?
依照過往慣例,每當作業系統停止支援,PC 產業內部總有個「潛規則」:微軟與硬體廠商往往樂見此舉能刺激老舊設備被汰換,從而帶動新電腦銷售。
不過今年的情況可能沒這麼樂觀。
根據市調機構 Canalys 分析師 Greg Davis 的說法:「近期的經濟變動,可能會影響下半年消費者的支出。」
他的報告指出,在通膨壓力與疲弱的就業市場夾擊下,越來越多消費者在消費上趨於保守。相較於食品、能源等生活必需品,高階電子產品的購買意願明顯降低。
儘管 Windows 10 的退場訊息越來越頻繁地提醒使用者,美國多數消費者仍表示,他們會等到手邊的電腦效能大幅下滑或出現硬體故障時,才會考慮汰換。
美國 PC 銷售:企業略增,消費市場疲弱
雖然整體來看,美國 PC 市場在 2025 年仍可望成長 2.6%,總銷量達 7,104 萬台,但消費級電腦今年預估會下滑 3.9%,僅剩 2,528.4 萬台。
Canalys 預測,2026 年消費市場會略為回溫,預估成長 5.4% 至 2,665.1 萬台,但到了 2027 年又會再度下滑 2.8%,回落到 2,591.3 萬台。
Windows 10 即將停止支援,「但」美國玩家寧可選擇吃飯不換新電腦。
我不知道是不是本篇的寫稿人的價值觀是什麼,感覺很奇怪,
感覺撰稿人好像如果是他的話,寧願「餓肚子」也要換新電腦。
我無意批評,只是現在的時代真的變了。
變的只追求新事物,東西還能用為什麼要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