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近期宣布 Xbox Series X/S 再次調漲售價,引爆玩家社群強烈反彈。不只玩家不滿,就連前暴雪總裁 Mike Ybarra 也在社群平台 X(原 Twitter)上公開批評,直言「一年兩次漲價根本不是關稅的問題,而是單純追求利潤」。
Ybarra 表示,若微軟真的重視 Xbox 平台的使用者體驗,就該自己承擔因關稅或市場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而不是轉嫁給消費者。他強調,像這樣在一年內讓主機價格暴漲 200 美元(約新台幣 6,400 元),根本無法用關稅合理化,「特別是這些關稅早就已經實施一段時間」。
Xbox 系列主機一年內漲兩次,調幅超過新台幣 6,000 元
微軟首次漲價發生在 2025 年 5 月,當時全球市場的 Xbox Series X/S 主機售價全面上調。以 Series X 為例,部分地區從原本的 499 美元上漲到 599 美元,Series S 512GB 版本也從 299 漲到 379 美元;當時調漲還波及了控制器與數款第一方遊戲。
第二次漲價則是在同年 9 月,由美國市場開始調整,並從 10 月 3 日起生效。這次漲價聚焦在主機本體,Series X 再漲 50 美元,來到 649.99 美元;Series S 也漲到 399.99 美元,特殊款 2TB Galaxy Black 版本更飆破 799 美元(約新台幣 25,600 元)。
玩家與產業擔憂:漲價是否意味著微軟放棄主機?
連續兩次調價讓玩家質疑,微軟是否已經失去發展硬體市場的耐心。許多分析指出,漲價並不會明顯改善產品力,反而可能造成 Xbox 在銷售上的進一步劣勢。
玩家社群也擔心,這或許是微軟策略轉向「服務為核心」的前兆,可能未來更重視 Xbox Game Pass 等訂閱制平台,逐漸淡出傳統主機競爭。更有人擔心 Xbox 是否有朝一日會完全退出硬體市場。
微軟的說法:關稅與經濟環境壓力所致
面對質疑,微軟回應稱,調整價格是因應「全球經濟環境變化」、「供應鏈壓力」與「關稅挑戰」,強調這是公司不得不做出的調整。
然而,Mike Ybarra 及不少業界人士認為,這些說法並未說服消費者,因為相同條件下,Sony 的 PlayStation 5 近期反而推出了降價促銷,加強了兩者在價格策略上的對比。
- 延伸閱讀:Xbox「隨處遊玩」推不動?開發者興趣不高,關鍵卡在這些問題
- 延伸閱讀:外媒提前將微軟 Xbox 掌機模式移植到初代 ROG Ally上,實測是否有助提升效能?
- 延伸閱讀:你的車就是 Xbox!微軟宣布與 LG 合作,將 Xbox 雲端串流遊戲帶入車用平台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