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去年筆電全面導入具備獨立 NPU 核心的 AI 處理器後,市場焦點逐漸轉向運算效能與 AI 技術的深度整合。今年 Intel 進一步推出 Core Ultra Series 2,在多核心架構與 NPU AI TOPS 運算效能上再次進化,為新世代 AI PC 奠定更強大的基礎。順應這股趨勢,MSI 也同步升級旗下全系列筆電的 AI 與效能規格,範圍涵蓋商務、創作者到電競族群。
本次開箱的主角 MSI Stealth 16 AI A2HWFG 正是 MSI 微星今年硬體全面升級的代表之一,它搭載全新 Intel Core Ultra 7 2MSI Stealth 16 AI A2HWFG 採用 Intel Core Ultra 7 255H 與 RTX 5060 GPU,效能強勁、省電高效,支援 Windows 11 Copilot+ AI 功能,兼顧遊戲與創作需求。55H 處理器,兼顧高效能與能耗控制,在節能省電的前提下支援 Windows 11 Copilot+ PC 的各項 AI 功能。顯示卡則配備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筆記型電腦 GPU (8GB GDDR7),不僅能流暢運行 3A 級遊戲大作,也透過 NVIDIA Studio 認證為內容創作者提供強大的加速效能,無論遊戲或專業應用都能全面滿足。
除了硬體層面的升級,外型則承襲 Stealth 系列向來主打的纖薄、高質感設計,雖然配備了 16 吋大尺寸顯示器,但機身僅 19.95mm、重量僅 2.1kg,在同級產品中堪稱輕薄教科書,再次展現了 Stealth 系列「兼顧效能的同時,仍保有優異的行動力與攜帶便利性」的核心精神。
MSI Stealth 16 AI A2HWFG 特色搶先看
- 處理器:搭載 Intel Core Ultra 7 255H,全新 P-core / E-core 架構,效能/功耗比全面優化
- 顯示卡:最新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筆記型電腦 GPU 8GB GDDR7,支援 Blackwell 架構、DLSS 4、Max-Q 技術
- 記憶體:32GB DDR5-6400 高速記憶體
- 儲存空間:1TB PCIe Gen4 SSD
- 螢幕:16 吋 QHD+ (2560×1600) OLED 面板,支援 240Hz 更新率、100% DCI-P3 色域
- 顯卡模式:支援獨立顯卡模式 (MUX 設計),充分釋放 GPU 效能
- 視訊鏡頭:FHD 30fps,支援 3DNR+ 降噪技術
- 散熱系統:MSI Cooler Boost 5 高效散熱技術
- AI 引擎:內建 MSI AI 智慧引擎,可自動優化系統效能
- 音效:Dynaudio 六揚聲器音響系統,低頻厚實、中高音清晰
- 網路:支援 Wi-Fi 7 三頻無線網路,搭載 2.5GbE 有線網路
外觀設計|質感、輕薄,16 吋大螢幕攜帶出門不心累
外觀部分,Stealth 16 AI 依舊是玩家們熟悉的簡約、內斂風格,機身以鎂鋁合金材質打造,不僅具備吸睛的金屬質感,也提供優異的堅固性與耐用度。得益於輕量化用料,即便搭載了 16 吋大尺寸螢幕與高規格硬體,整體機身仍控制在 19.95mm,重量也只有 2.1 Kg,放眼整個電競筆電市場,這樣的輕薄度算是相對突出,讓需要高效能的玩家與創作者能享受隨身攜帶的便利性。
為了滿足玩家與創作者對視覺品質的高標準,Stealth 16 AI 配備一塊 16 吋、16:10 長寬比的 QHD+(2560×1600)OLED 螢幕。高解析度搭配更開闊的顯示比例,提供細膩、沉浸感不錯的畫面表現。螢幕支援 100% DCI-P3 廣色域,色彩鮮明、準確,無論影像處理或影片剪輯都符合專業需求;同時具備高達 240Hz 的更新率,在遊戲場景中能完整展現高速動作畫面,確保畫面流暢且清晰,兼顧娛樂與專業應用。
儘管 Stealth 16 AI 的外觀設計偏商務、低調,但鍵盤仍支援單鍵 RGB 全彩背光,保留了一定程度的電競氛圍。全尺寸鍵盤設計則涵蓋實用的九宮數字鍵,可滿足遊戲與日常辦公需求。下方則配置寬敞的置腕區與大尺寸無鍵式觸控板,不僅支援多指手勢操作,也能帶來更順暢的操控體驗。
在纖薄機身的限制下,Stealth 16 AI 仍盡可能保留完整的連接埠配置,機身左右兩側整合了多種常用介面,包括可輸出高解析度與高幀率影像的 HDMI 2.1、相容性廣泛的 USB 3.2 Gen2 Type-A,以及具備高速傳輸與多功能性的 Thunderbolt 4。這樣的配置不僅滿足日常外接需求,也確保玩家與創作者在進行多設備連線時具備充足的彈性。
硬體效能|Intel Core Ultra 與 RTX 5060 雙核心打造主流性能
談到 Stealth 16 AI 最大的亮點,那肯定是同時兼具纖薄設計與出色效能,因此硬體規格方面自然不容妥協,其中搭載最新 Arrow Lake 世代的 Intel Core Ultra 7 255H 處理器,採用 6 效能核心、8 效率核心與 2 低功耗效能核心的 16 核心、16 執行緒混合架構,在多工與高負載情境下能展現更優異的運算表現。處理器同時內建高效能 NPU (神經運算單元),可提供高達 96 TOPS 的峰值 AI 運算效能,在低功耗下即可驅動生成式 AI 與各類智慧加速應用,充分展現新世代 AI PC 的實力。
與遊戲性能息息相關的獨立顯示卡方面,Stealth 16 AI 配備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筆記型電腦 GPU (8GB GDDR7),屬最新 Blackwell 架構的主流級獨顯,該架構全面強化光線追蹤與運算加速能力,並支援最新 DLSS 4 神經渲染技術,透過全新的「多畫格生成」大幅提升遊戲中的動態幀率表現,同時,內建 NVIDIA Reflex 2 技術可有效降低操作延遲,讓玩家在快節奏對戰中獲得更即時的操控回饋。整體來說,這組 GPU 不僅能穩定驅動 3A 大作,也能兼顧專業創作者在影像處理、渲染與 AI 加速上的需求。
重點規格一覽
處理器與儲存效能跑分一覽
3D 效能跑分一覽
系統綜合效能跑分一覽
遊戲實測|DLSS 4 助攻,高畫質下依舊流暢順跑 3A 大作
在遊戲體驗方面,我們挑選五款 3A 級大作直接「上機」實測,透過 FHD 與 QHD 兩種解析度分別執行基準效能模式,並比較開啟 DLSS 畫格生成前後的幀率差異。
- 《古墓奇兵:暗影》:僅支援傳統 DLSS 強化。
- 《極限競速:地平線 5》、《魔物獵人:荒野》:支援 DLSS 3 畫格生成。
- 《電馭叛客 2077》、《黑神話:悟空》:在最新更新後支援 DLSS 4 多畫格生成。
透過以上這些測試,可以清楚觀察不同世代 DLSS 技術對幀率的提升效果,尤其在高畫質設定下,DLSS 4 帶來的效能增益最為明顯。
上述遊戲實測雖然各自的設定參數略有差異,但整體原則均維持一致:畫質調至最高、光線追蹤開啟至「高」等級,並在未啟用完整路徑追蹤的情況下進行測試。這樣的設定能更貼近玩家在高畫質遊戲體驗中的實際需求,同時也方便比較不同 DLSS 技術所帶來的效能差異。
結語|輕薄機身承載優異性能的最佳平衡點
從前面的開箱與實測結果來看,Stealth 16 AI 再次展現 Stealth 系列「輕薄高效」的核心定位。在整合主流電競硬體規格的同時,仍將機身控制在不到 20mm 厚度與僅 2.1kg 的重量,對一款 16 吋高效能筆電而言實屬難得。對玩家而言,內建的 Intel Core Ultra 7 255H 與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雙核心組合,足以流暢驅動最新 3A 大作;對內容創作者來說,除了高效能的處理器與 GPU,本機亦支援 NVIDIA Studio,加速影音剪輯、3D 渲染等專業應用,進一步提升效率與穩定性。整體看來,Stealth 16 AI 在效能與便攜性之間取得了不錯的平衡,對需要同時滿足遊戲娛樂與專業創作的消費者來說,是一款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效能之餘,Stealth 16 AI 在使用體驗上同樣很有水準。內建 16 吋 OLED 螢幕,具備 QHD+ 解析度與 240Hz 高更新率,不僅能強化遊戲中高速動態的顯示效果,還支援 100% DCI-P3 廣色域,加上 OLED 面板先天的高對比優勢,讓影像層次更立體、色彩更真實。再搭配 MSI 與 Dynaudio 共同打造的六組揚聲器音響系統,能呈現更寬廣且均衡的聲音表現,進一步營造出身歷其境的遊戲與影音體驗。
整體而言,MSI Stealth 16 AI A2HWFG 是一款專為「同時追求效能與便攜」使用者量身打造的全能型筆電,不僅能滿足電競遊戲玩家對於優質聲光效果的追求,也能成為要求高效率、專業色彩顯示與 AI 加速運算的內容創作者在專業生產力上的左右手,成為盡情享受絕佳效能,卻沒有沉重負擔的最佳選擇!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