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AI 投資「你買我、我買你」風險爆表?華爾街示警:這根本是泡沫預兆

AI 投資「你買我、我買你」風險爆表?華爾街示警:這根本是泡沫預兆

人工智慧當紅,但它背後的金流正變得複雜到令人擔憂。從 OpenAI 到 NVIDIA,再到 Oracle、Microsoft、CoreWeave 等大咖科技公司,彼此之間不只互為客戶、還互相投資、再簽採購協議——這種「你買我、我買你」的循環投資模式,讓華爾街分析師紛紛跳出來敲警鐘。

錢繞一圈又回來:一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AI 投資大戲

以最近的例子來說,NVIDIA 宣布將向 OpenAI 投資高達 1000 億美元,同時也向 AI 資料中心商 CoreWeave 注資 63 億美元、再加碼投資 xAI 20 億美元——而這些公司,反過來也都是 NVIDIA 晶片的主要客戶。

AI 投資「你買我、我買你」風險爆表?華爾街示警:這根本是泡沫預兆

從公開圖表來看,整個 AI 生態圈的金流如下:

  • OpenAI 是 Microsoft 的客戶,也是 NVIDIA 的合作夥伴,同時與 AMD、Oracle、CoreWeave 有深度合作

  • Microsoft 除了是 OpenAI 最大投資人,也向 NVIDIA 採購 GPU,與 CoreWeave 簽有租用協議

  • CoreWeave 不只接受 NVIDIA 投資,也大手筆向其購買晶片,同時從 Microsoft、OpenAI 接案

這種錯綜複雜的結構,讓分析師擔心:這些資金流是否真的反映 AI 的真實需求?還是只是供應鏈間的自我補貼、泡沫堆砌?

一人倒,全倒?專家憂「一損俱損」風險

知名投資人 Kim Forrest 就直言,這種結構讓人不安:「供應商賺錢後,把錢又投給客戶,可能會投錯地方。」

康乃爾大學教授 Girotra 更指出,這樣的金流依賴降低了整個系統的「韌性」——只要一家公司出事,整條供應鏈就會被牽連。

而曾成功預測安隆倒閉的空頭大戶 Jim Chanos 更在 X 發文反問:「當人們說『對運算的需求是無限』時,賣家卻還得補貼買家,這不是哪裡怪怪的?」

復刻網路泡沫?90 年代經驗告訴我們…

專家也提出歷史警訊。1999~2001 年網路泡沫時期,Cisco、Nortel 等設備供應商也是這樣用貸款「協助」客戶 ISP 購買自家設備。當資金鏈斷裂,大量 ISP 倒閉,供應商的損失也被放大。

這類 「供應商融資」模式 在當年直接導致 NASDAQ 在 2 年內重挫逾 70%,市值蒸發超過 3 兆美元

目前 OpenAI 還未真正實現盈利,但卻背負越來越多的期望與資金壓力。華爾街擔心,若它的商業化不如預期,整個 AI 生態圈都可能受到牽連。

正如分析師 Stacy Rasgon 說的那句話總結得好:「Altman 可能會讓全球經濟爆掉 10 年,也可能帶我們到應許之地,我們現在誰都不知道答案。」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