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 的算力需求飆到天花板,連老大哥微軟也吃不消!根據外媒報導,微軟已正式放寬與 OpenAI 的排他性協議,允許對方與 Google、甲骨文、CoreWeave 等其他雲端供應商合作,掀起 AI 雲戰國時代的新篇章。
這不只是一段合作關係的轉折,更反映出 AI 巨頭在硬體資源上的激烈競賽——OpenAI 的野心,遠遠超過一家供應商能負擔的程度。
微軟讓位是不得已?
OpenAI 原本幾乎全靠微軟 Azure 雲端支援訓練,雙方關係緊密到一度被視為「AI 黃金聯盟」。不過,隨著 ChatGPT 帶動爆炸性成長,OpenAI 每年上看數百億美元的伺服器需求,讓微軟開始擔心:再這樣建資料中心會不會撐不住?
知情人士透露,雙方從 2023 年底起多次開會談判,最終在 2024 年夏天,微軟點頭開放 OpenAI 自由洽談第三方合作。首波就選定甲骨文,合作在德州興建 1 吉瓦等級的資料中心。後續更接連牽手 Google Cloud、CoreWeave,甚至獲得 NVIDIA 投資 1000 億美元蓋自家資料中心。
OpenAI 伺服器預算破天荒!4 年撒下 4500 億美元
根據報導,OpenAI 為滿足未來 AI 模型訓練,已規劃出總值高達 45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4.4 兆元) 的伺服器建置預算,其中甲骨文就占了 4000 億美元,股價因此暴漲 36%。
微軟則預估到 2030 年前仍將從 OpenAI 收入中獲得 約 135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3 兆元),並保有訓練用超級電腦的獨家供應權及分潤模式。
更驚人的是,Sam Altman 向內部提出的長期目標是:2033 年前打造總計 250 吉瓦的資料中心容量,這個數字等同於美國目前最大用電高峰的三分之一!
儘管這些計畫看似科幻,但對於 OpenAI 這樣的「運算怪獸」來說,未來十年內,這可能不是夢。
- 延伸閱讀:微軟 OneDrive AI 人臉辨識功能,竟然限制一年只能關閉三次?掀隱私爭議
- 延伸閱讀:微軟公布 Visual Studio AI 新藍圖,Copilot 要全面接管開發流程
- 延伸閱讀:微軟預告:Windows 正式啟動「智慧代理(AI agent)」新時代,靠 NPU 邁向更聰明的作業系統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