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碩旗下掌機新作 ROG Ally X 正式開賣,市場自然也關注它是否能正面硬槓即將推出的 Nintendo Switch 2。兩款機種各自採用不同晶片與技術路線,從實際遊戲表現、畫質升頻、啟動速度到續航表現,各有優劣,但誰才是「全方位掌機王者」?外媒進行了詳細的比較。
畫質升頻:Switch 2 靠 DLSS 扳回一城
在畫質方面,ROG Ally X 採用 AMD FSR 技術進行畫面升頻,而 Switch 2 則預期將支援 NVIDIA DLSS。根據實測對比影片,在《霍格華茲的傳承》、《電馭叛客2077》、《星際大戰:亡命之徒》、《殺手:暗殺世界》等遊戲中,Switch 2 在細節呈現上稍勝一籌,特別是在 DLSS 的幫助下,低解析畫面經過升頻後依然細膩。
不過,Ally X 能以更高畫質設定執行同款遊戲,整體視覺衝擊力依然強大。
效能表現:Ally X 明顯佔上風
除了畫質,效能才是掌機關鍵。從實測數據來看,Ally X 在大多數遊戲中都能跑出更高幀率。唯一的例外是《星際大戰:亡命之徒》,Switch 2 因為進行專屬優化,反而在該作中表現更流暢。
載入與開機速度對比一覽:
項目 | Ally X | Switch 2 | 差異 |
---|---|---|---|
遊戲載入速度 | 快約 4~5 秒 | 較慢 | Ally X 勝 |
《2077》載入差異 | 快 17 秒左右 | 慢很多 | Ally X 明顯勝 |
系統開機速度 | 約慢 6 秒 | 較快 | Switch 2 勝 |
重啟速度 | 慢超過 35 秒 | 超快 | Switch 2 壓勝 |
整體來說,在使用體驗流暢性上 Ally X 領先,但若是頻繁開關機,Switch 2 更為迅捷。
續航表現:低負載 Ally X 撐更久,高負載則略遜
模式/負載 | Switch 2 | Ally X(25W) | Ally X(17W) |
---|---|---|---|
低負載遊戲 | 約 3.5 小時 | 約 4.38 小時 | 約 5.02 小時 |
高負載遊戲 | 約 2.07 小時 | 約 1.59 小時 | 約 3.03 小時 |
Ally X 提供不同 TDP 模式(17W/25W),雖然在高負載情況下耗電較快,但 17W 模式下可超過 Switch 2 表現,是不少玩家偏好的省電選項。
價格成為關鍵考量點
雖然 Ally X 在效能與靈活性方面全面領先,但價格也高出 Switch 2 超過兩倍。Switch 2 則憑藉 DLSS 技術與遊戲生態系,依然對主流玩家極具吸引力。
- 延伸閱讀:ROG Xbox Ally 系列掌機評測:純正血統的 Xbox 首款掌上型遊戲機,是否值得期待?
- 延伸閱讀:ROG Xbox Ally 系列聯名電競掌機開放預購:整合 Windows 與 Xbox 生態,建議售價 21,999 元起
- 延伸閱讀:外媒提前將微軟 Xbox 掌機模式移植到初代 ROG Ally上,實測是否有助提升效能?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