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馬斯克再拋震撼彈:AI超級終端將取代智慧手機,重塑人機互動

馬斯克再拋震撼彈:AI超級終端將取代智慧手機,重塑人機互動

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知名 Podcast 節目《喬·羅根體驗》(The Joe Rogan Experience)中,再次拋出震撼科技界的未來願景。他大膽預測,現今我們所熟知的智慧型手機,將在不久的將來被一種全新的「AI超級終端」所取代。這款終端不再只是通訊工具,而是具備強大AI推論能力的邊緣運算節點,將徹底顛覆我們與科技互動的方式。

AI超級終端:重新定義人機互動

馬斯克認為,未來的AI超級終端將不再需要傳統的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它的核心功能是作為一個顯示畫面和音訊輸出的平台,並將AI功能最大程度地整合。使用者與AI的互動將更加自然、即時,就像與真人通話一般。更令人驚豔的是,螢幕上呈現的所有畫面,包括數位化身參與的視訊會議,都將由AI動態生成。換句話說,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將由AI即時創造。

想像一下,當你需要地圖導航時,不再需要打開特定的應用程式,AI將在一兩秒內生成所需的操作介面與背景資源。這種高度客製化、即時生成的體驗,將徹底改變我們使用科技的方式。馬斯克將這種未來的裝置定義為「AI感知平台」,專注於處理視覺與音訊輸出,成為我們感知世界的延伸。

柏拉圖的洞穴:AI建構的虛擬現實?

外媒 Wccftech 將馬斯克的構想與「柏拉圖的洞穴寓言」相提並論,引發了人們對於未來科技倫理的深思。在柏拉圖的寓言中,囚徒們將洞穴牆壁上的影子誤認為真實世界。同樣地,未來我們是否會過度依賴AI所創造的視覺、聲音與互動體驗,而逐漸喪失對真實世界的感知能力?

更進一步來看,如果這種AI超級終端微型化並植入人腦,我們將進入AI奇點的階段。屆時,人類可能會變成完全依賴AGI(通用人工智慧)感知的「自動體」。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旗下的腦機介面公司 Neuralink 正積極研發相關技術,似乎正為實現這一願景鋪路。然而,這種高度依賴AI的未來,也引發了人們對於自主性、隱私和倫理道德的擔憂。

蘋果的挑戰者:無螢幕AI設備

有趣的是,馬斯克的AI手機構想與 OpenAI 正與蘋果前設計總監 Jony Ive 合作打造的「Apple Killer」設備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根據現有資訊,這款神秘裝置將具備以下特徵:

  • 無螢幕、口袋大小
  • 配備鏡頭、麥克風等感測器,能感知周遭環境
  • 可在本地運行 OpenAI 專屬的 AI 模型,遇到高運算需求則交由雲端處理
  • 能與其他設備通訊,提供類似智慧手機的功能
  • 採非穿戴式設計,不需配戴於身上

這款由 OpenAI 與 Jony Ive 聯手打造的設備,被視為蘋果的潛在挑戰者。它同樣強調AI的整合,並試圖擺脫傳統螢幕的束縛,以更自然、直觀的方式與使用者互動。無論是馬斯克的AI超級終端,還是 OpenAI 的無螢幕AI設備,都預示著科技發展的未來方向:AI將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將重新定義人機互動的模式。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