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最著名的品牌識別就是「透明美學」,新推出的 Nothing Ear (3) 真無線藍牙耳機延續透明風格,除了外觀設計上的進化,今年在音質、降噪上都有所提升,更在充電盒加入 Super Mic「超級麥克風」,讓真無線耳機的充電盒能有新用法,同時提升收音品質。

標誌性透明美學的再進化
Nothing Ear (3) 承襲 Nothing 品牌最標誌性的透明設計語言,將內部精密的電子元件以若隱若現的方式展示出來,相較於前代,Ear (3) 在材質應用上明顯更進一步,特別是充電盒底座部分,首次大規模融入 100% 回收鋁材,並透過奈米成型技術 NMT 與塑膠外殼無縫融合,提升整體的質感與耐用性,充電盒握在手中份量更足,手感紮實,不過追求高級感的同時,也讓整體重量比上一代略有增加。

在佩戴體驗上,Ear (3) 的機身經過微調,能更穩固地貼合耳廓,長時間佩戴的舒適度也還不錯,筆者連續配戴 3 小時左右,不會覺得壓耳或是有其他不適。

音質與降噪
Nothing Ear (3) 在硬體配置上採用 12mm 動圈單體,特殊振膜設計使發射面積增加 20%,有助於提升聲音表現,支援 24-bit Hi-Res 音訊傳輸,並兼容常見的 LDAC 高解析度音訊編碼,理論上可以提供更廣闊的音場與清晰的細節。

實際試聽發現,Ear (3) 的出廠調音風格偏向重低音,對於喜歡流行音樂或電子樂的使用者來說,可以提供比較強勁且具澎湃感的節奏體驗,人聲的表現也還算乾淨,不過高音的部分少了一點清亮感,如果想要比較細緻的調整聽感的話,可以下載 Nothing X 應用程式,透過等化器(EQ)調整至符合個人喜好的聲音風格。
在主動降噪功能上,Ear (3) 的表現相當出色,官方提供的資料是最高可消除 45dB 噪音,並透過多通道 AI 模型,有效隔絕大部分中低頻噪音,加上「即時自適應降噪」技術,能以每 600ms 的頻率偵測環境,並搭配每 1,875ms 監測耳機配戴的漏音狀況,持續更新降噪曲線。此外,每邊耳機內建的三組定向麥克風和骨傳導語音收集單元(VPU),能偵測下顎與耳道震動,進一步提高降噪的精準度,官方稱能降低風噪達 25dB 以上。

實測中,無論是在搭捷運、街頭或辦公環境,Nothing Ear (3) 的降噪效果表現確實還滿穩定的,能有效抑制中低頻噪音,開啟通透模式後,人聲自然不刺耳,切換過程也相當順暢。

Super Mic 創新:將充電盒變成無線麥克風
Nothing Ear (3) 最受關注的新功能,就是整合在充電盒上的「Super Mic」,讓充電盒不再只是單純的充電用,而是可以變成通話或錄音筆記用的麥克風。


只要在通話時按下充電盒上的「TALK」按鍵,就可以把充電盒作為無線收音麥克風,由於充電盒的收音孔可以手動拿著、靠近使用者嘴巴,相比單純依靠耳機上的麥克風收音,清晰度確實有明顯提升,特別是在戶外或嘈雜環境下,能確保對方更清楚地聽到使用者的聲音。

除了通話,Super Mic 的第二個實用功能是錄音備忘錄,如果是 Nothing 手機的使用者,搭配 Nothing OS,語音內容能自動同步至 Essential Space 並進行文字轉錄,即時記錄靈感,如果是 iPhone 使用者按一下 TALK 按鍵可以啟用 Siri 進行語音對話、Android 手機使用者按一下可以喚出 Google 助理或是 Gemini,不過目前測試暫時沒辦法做為其他錄音工具的麥克風用,比方說錄影時要把充電盒當麥克風就沒辦法(因為按一下會啟動語音助理),但如果是要用 LINE 要傳語音訊息的話,就可以把充電盒變成麥克風。

在續航方面,Ear (3) 每只耳機內建 55mAh 電池,單次可播放約 10 小時,搭配充電盒可達 38 小時,支援 USB-C 快充與無線充電,充電 10 分鐘即可播放 10 小時,對經常外出的使用者來說相當方便。
總結
Nothing Ear (3) 在外觀上保持了其獨樹一幟的設計感,並透過金屬材質的引入提升了整體質感,音質和降噪表現算是同級機種中相對出色的。新加入的 Super Mic 功能讓充電盒不再只是單純的配件,而是具備實際收音功能的輔助工具,雖然說可能因為這個功能的關係,導致 Nothing Ear (3) 比前一代漲了一點(第三代上市價 5,490 元、第二代上市價 4,590 元),但考量到設計上的進化、降噪與音質的穩定表現,以及 Super Mic 帶來的差異化應用,整體來看,Nothing Ear (3) 仍是一款功能全面且物有所值的新一代旗艦真無線耳機。

- 延伸閱讀:final 全新 ZE500 for ASMR 真無線藍牙耳機發表!主打迷你輕量與自家音響技術,售價 2,490 元
- 延伸閱讀:小米 Buds 5 Pro 真無線藍牙耳機發表,還有一款 Wi-Fi 音訊傳輸版本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