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 2025 全球冠軍揭曉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 2025 全球冠軍揭曉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創辦至今已邁入二十週年,自開辦以來,已頒發近 150 萬英鎊獎金,並幫助全球超過 400 項作品商業化。今年,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共收到來自 28 個國家和地區、超過 2,100 件學生參賽作品。經過層層篩選,由 James Dyson 親自選出國際永續冠軍與國際醫療冠軍。

國際永續冠軍得主:WaterSense 自主式水質監測設備

全球逾 40% 的水體受到嚴重汙染,其中河川與湖泊的水質尤其容易因農業廢水、生活汙水及工業排放而惡化,在台灣,根據環境部資料統計,2024 年共有 38.9% 的重要河川受到汙染。然而,多數國家的河川監測仍停留在每月僅採樣一次的階段,不僅難以及時偵測突發汙染事件,也無法持續追蹤金屬或微塑膠等有害物質,導致環境風險長期被低估。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 2025 全球冠軍揭曉

來自波蘭的奈米技術博士候選人 Filip Budny 發明了 WaterSense,以創新技術回應這項挑戰。該裝置內建水力發電機,能利用自然水流自給供電,並搭配低成本、可回收的紙製感測器,即可全天候自動監測超過 20 項關鍵水質指標。

WaterSense 每日會自動更換感測器,以確保全年皆維持實驗室級的測量精準度,並能從三個不同深度採樣,每分鐘透過行動網路將資料即時傳回 AI 平台進行分析。此系統不僅能以高解析度追蹤水質狀況,更可提前多達 72 小時預測潛在汙染事件,協助社區與地方政府及早採取行動。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 2025 全球冠軍揭曉

波蘭氣象與水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暨水文學家 Tamara Tokarczyk 指出:「Filip 的 WaterSense 是第一個能實現系統性、即時定性監測的解決方案。其高解析度數據將大幅提升水質預測模型的準確度,並為社會與生態系統帶來長遠益處。」Dyson 創辦人暨首席工程師 James Dyson 亦表示:「這是一項實至名歸的獲獎發明,解決了現有水質監測系統效率低、仰賴人力,且僅能進行零星採樣的問題。我期待未來能在世界各地的每一條河流中看到 WaterSense 漂浮的身影。」

Filip Budny 表示,獲得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國際永續獎這樣的殊榮,讓他更加堅信環境創新能為世界帶來具體而深遠的改變,這個獎項不僅是對團隊努力的肯定,更是推動 WaterSense 專案前進的重要動力。未來,Filip Budny計畫將獎金投入首輪融資,加速產品量產進程。目前,團隊正積極拓展與歐洲各地環境機構及研究單位的合作,期望於 2026 年前建構一個覆蓋全歐洲的水質監測網絡,為環境永續提供即時而精準的數據支持。

國際醫療冠軍得主:OnCue 巴金森氏症專用智慧鍵盤

巴金森氏症影響全球超過 1,000 萬人,在台灣患者人數亦超過八萬5,其常見症狀如顫抖、僵直與運動遲緩,讓打字等日常數位操作變得格外困難,並常令患者感到挫折。然而,現有的輔助鍵盤多著重於放大按鍵或簡化輸入,缺乏針對動作症狀所設計的「治療性提示」機制,無法真正回應患者在數位生活中的實際需求。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 2025 全球冠軍揭曉

為解決此問題,畢業於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的義大利產品設計師 Alessandra Galli 發明了 OnCue —— 一款結合智慧鍵盤與腕帶的輔助裝置,透過觸覺與視覺的雙重提示設計,幫助巴金森氏症患者恢復打字流暢度與建立日常信心。每次按鍵時,鍵盤與腕帶會同步發出輕微震動,協助使用者維持穩定節奏;同時,AI 系統會預測並點亮下一個字母,減少錯誤與猶豫。

靈感源自電競鍵盤,OnCue 採用緊湊的分離式設計,有效減輕手部與手臂的壓力,同時以凸起的按鍵邊緣增強觸覺回饋,讓操作更直覺。使用者亦可依自身症狀變化,細緻調整震動強度與燈光提示,實現最符合個人需求的輔助效果。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 2025 全球冠軍揭曉

台夫特理工大學工業設計工程學院高級講師 Gert Pasman 教授表示:「OnCue 為巴金森氏症患者帶來了改變現狀的希望。這項創新充分展現 Alessandra 對使用者需求的深刻理解與出色的設計研究能力。」Dyson 創辦人暨首席工程師 James Dyson 則表示:「Alessandra 透過巧妙的設計,實質提升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數位互動體驗,讓患者重拾溝通主導權。」

Alessandra Galli 表示,能夠獲得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國際醫療冠軍,對他而言不僅是莫大的榮譽,更是對多年來持續投入與研發的最大肯定,更加堅定了推動 OnCue 實現臨床應用的決心。未來更計畫將獎金用於原型改良與臨床測試,並將持續與醫療專業團隊合作,期望讓這項技術能惠及更多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如阿茲海默症與肌張力障礙,真正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Shaoyun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前產業情報誌作者,主要負責耳機、音響、家電、智慧家居、按摩椅、電商、電子閱讀器等領域評測報導,並有軟體相關教學。在T客邦影新聞Youtube頻道負責影音主持。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