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產業再度陷入瘋狂狀態,儲存大廠 SanDisk(閃迪)傳出將 11 月的 NAND 快閃記憶體報價一口氣上調了 50%,如此劇烈的漲幅令人咋舌 。儘管 AI 資料中心的需求持續攀升,但如此激進的調價幾乎等同於變相收割市場 。此舉也在儲存業界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台灣的多家儲存廠商,包括創見、宜鼎、宇瞻,已相繼暫停出貨,並著手重新評估產品的定價策略 。
其中,創見自 11 月 7 日起全面停止報價與發貨,同時公開表示「市場環境將持續看好」 ,言下之意就是漲價趨勢已定,後續可能還會進一步調高價格 。
AI 軍備賽讓記憶體廠賺飽飽
從近期公布的財務資料中,不難看出當前儲存市場的熱度。台灣這三家企業的第三季財報表現尤其亮眼 :
-
創見: 2025 年第三季營收達到 41.1 億新台幣,較上一季成長 27%,年增率達 63% ;毛利率衝上 45%,淨利潤同比暴增 334% 。
-
宜鼎: 同期營收為 38 億新台幣,淨利潤成長近 250% 。
-
宇瞻: 第三季營收達 32.2 億新台幣,年增率達 70% 。
這三家公司一致指出,業績飆升主要歸功於上游晶圓廠的產能策略調整:更多的資源正向高利潤的 DRAM 產品傾斜,尤其是用於 AI 資料中心的 DDR5 和 HBM 記憶體 。
DDR4 供應緊張,消費者只能吞下去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目前 DDR4 記憶體仍在工業設備和企業系統中廣泛應用 ,但由於產能被 AI 產品大量擠占,DDR4 供應日益緊張,導致相關產品價格持續走高 。
總體來看,AI 熱潮幾乎抽走了整個產業鏈的注意力和資源 ,上游廠商因此賺得盆滿缽滿,而終端消費者卻不得不承擔不斷上漲的成本 。
對於有組裝電腦或採購整機計畫的使用者來說,眼前只有兩個選擇:要就是趕在新一輪漲價前盡快下單,不然選擇觀望 。但價格何時能迎來回落,目前市場上仍沒有明確信號 。
- 延伸閱讀:美光發表全球首款 PCIe Gen6 資料中心 SSD,以 G9 NAND 技術加速 AI 伺服器效能革新
- 延伸閱讀:美光發表 2600 NVMe SSD:導入第九代 QLC NAND 與自適應寫入技術,全面提升 PC 儲存效能
- 延伸閱讀:傳Apple AI負責人Giannandrea遭刻意邊緣化,未現身WWDC25 可能顯示即將離職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