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Perplexity CEO 警告:AI 女友聊多了,大腦恐怕真的會被「洗腦」

Perplexity CEO 警告:AI 女友聊多了,大腦恐怕真的會被「洗腦」

AI 陪伴應用程式正夯,但有人開始按下警鈴。Perplexity CEO 警告:這類工具過於擬真,可能讓大腦變得更容易被操控。

AI 搜尋引擎 Perplexity 執行長阿拉文德・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日前在芝加哥大學 Polsky 創新中心的一場談話中表示,他對於「AI 陪伴類應用」的興起感到憂心。

他指出,這些基於語音或動漫風格設計的虛擬角色,越來越能記住使用者的對話歷史,並用近似真人語氣互動。「這本身就很危險。人們會覺得現實生活很無聊,就更沉迷在這些虛擬角色中。長期下來,大腦真的會變得比較容易被操控。」

Perplexity:我們不會做虛擬女友

與一些主打娛樂陪伴的 AI 平台不同,Srinivas 強調 Perplexity 將專注於提供可信、即時的資訊搜尋服務,不打算踏入聊天機器人與情感陪伴的市場。「我們希望 AI 能為未來帶來希望,而不是讓人迷失。」

不過現實是,這類 AI 陪伴服務仍持續受到關注。馬斯克旗下的 xAI 就在今年 7 月推出搭載 Grok-4 模型的聊天 AI,並上線虛擬伴侶功能,像是動漫風的女友 Ani、紅熊貓 Rudi 等角色,每月訂閱費為 30 美元(約新台幣 970 元)。

其他像 Replika、Character.AI 等公司也陸續推出類似服務,吸引年輕人使用,尤其在 Z 世代族群中特別受歡迎。

根據 Common Sense Media 研究指出,美國有 72% 的青少年表示曾經與 AI 陪伴互動,52% 的人每月至少互動數次,甚至有人每天都會與虛擬角色聊天。

專家憂心:依賴性與刻板印象風險

儘管這些虛擬伴侶能為孤獨者提供情感出口,但批評聲浪也不小。有人認為 AI 陪伴過於溫順,容易讓人產生依賴,也可能強化性別刻板印象,模糊人類與機器之間的情感界線。

但也有正面聲音。Meta CEO 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就曾指出,美國人平均朋友不到三個,AI 或許能成為一種補足社交空缺的解方。「很多人缺乏真實的社交連結,常常感到孤單。AI 也許能幫得上忙。」

 

 

cnBeta
作者

cnBeta.COM(被網友簡稱為CB、cβ),官方自我定位「中文業界資訊站」,是一個提供IT相關新聞資訊、技術文章和評論的中文網站。其主要特色為遊客的匿名評論及線上互動,形成獨特的社群文化。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