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機器身分、AI 代理崛起!SailPoint 報告指出:身分安全不只是後台控管,企業競爭力與 ROI 關鍵在這

機器身分、AI 代理崛起!SailPoint 報告指出:身分安全不只是後台控管,企業競爭力與 ROI 關鍵在這

身分安全領域的領導者 SailPoint 發布 2025 年度《The Horizons of Identity Security》報告 ,揭示身分安全已成為現代企業的關鍵核心。從過去的後台控管工具,轉變成為策略性平台,驅動企業敏捷性、效率與 AI 賦能,並以安全為基礎,助力企業開啟全新成長機遇。

SailPoint 總裁 Matt Mills 表示:「企業在應對快速轉變的環境時,身分安全已成為安全技術堆疊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領域,能協助企業降低成本、減少風險並加速增長。如今,無論在政策執行、關鍵決策制定及安全營運整合上,身分安全皆是核心控制點,協助企業全面管理所有身分,無論是人類、機器或 AI 代理,且與未來身分安全及 AI 驅動的數據治理密不可分。此外,隨著 AI、數據管理及威脅偵測技術的進步,現代身分安全能夠提供企業所需的統一可視性、擴展治理能力及自動化韌性。那些在《The Horizons of Identity Security》報告中持續推進的企業,正逐漸對身分安全扮演策略角色有更多認知,透過投資,使身分安全成為提升業務績效的關鍵推動力,獲得超額回報。」

探索身分安全新視野:累積四年的產業洞察力

在過去四年的《The Horizons of Identity Security》報告中,幾個關鍵趨勢持續顯現:企業成熟度標準不斷提升,從手動身份與存取管理(IAM),進展到自動化治理,再到機器身分管理,如今則邁向 AI 代理生命週期治理與自適應信任。此外,身分類型也迎來快速擴張,從 2022 年以人類用戶與承包商為主、2024 年增加了機器身分,而 2025 年則迎來 AI 代理的大量崛起。

SailPoint 平台以「身分、資料、安全」三大核心構築自適應身分架構,強調資料優先與 AI 為核心的安框架。

根據報告顯示,IAM 的投資報酬率(ROI)比其他安全領域高出兩倍,而將身分安全視為策略優先事項的企業,實現最大化回報的可能性高出 40%。儘管企業仍面臨部署複雜性與資料品質不足等挑戰,整體趨勢已十分明確:身分安全正從後台控管工具,轉型為推動成長的催化劑,而提升成熟度的企業,更優先取得產業競爭優勢的先機。

SailPoint 因應產業發展趨勢提出五大策略創新主題,從身分與 AI 代理管理、資料治理、到新一代權限控管,協助企業加速身分安全全面升級。

從基礎控管到策略推動者

今年的報告顯示,大部分企業仍處於身分安全旅程的早期階段,近三分之二(63%)的企業仍停留在第一及二的階段,以手動稽核與部門分散的帳號管理為主;僅約 10% 的企業進入更成熟的第四至第五階段,能透過 AI 與自動化機制達成即時風險控制與策略性決策,將身分安全轉型為推動成長的平台。

SailPoint《Horizons of Identity Security》將企業身分安全成熟度分成五大階段,顯示仍有 63% 的企業停留在初階,僅 10% 進入能以 AI 與自動化驅動的高成熟度(第四、第五)階段。

從調查結果可見,亞太(APAC)地區企業有 56% 仍停留在 Horizon 1 的初階階段,僅 15% 邁向高成熟度的 Horizon 4 與 5;北美與歐洲則分布較為平均,顯示整體導入速度更成熟。 SailPoint 港、台、澳區總經理 Simon Tai 也進一步指出,目前擁有最高成熟度、真正落地進階身分安全架構的企業,多集中在 金融業與醫療機構,因其對法規遵循、資安管理與身分治理的要求最為嚴格,也最早啟動 AI 與自動化能力的導入。

報告同時首次觀察到部分企業出現成熟度倒退現象。隨著標準不斷提升,企業若未持續投入進階能力於:AI 代理安全防護、強化身分資料模型應用、即時存取控管與跨雲治理等面向,極可能在快速且日益複雜的環境中失去現有的競爭力。

真正讓這些領先者脫穎而出的關鍵在於積極導入進階功能。根據報告,成熟的企業採用 AI 驅動身分管理的速度是其他企業的四倍,並使用如身分威脅偵測與回應(ITDR)、自適應驗證,以及針對 AI 代理與機器人的治理工具。也正是這些原因,使他們部署自動化身分資料同步的可能性也高出 4 至 8 倍,進而整合分散的身分資料與生命週期工作流程,提升可衡量的生產力。

機器身分、AI 代理崛起!SailPoint 報告指出:身分安全不只是後台控管,企業競爭力與 ROI 關鍵在這

而對於準備實踐轉型的企業,前進的路徑已十分清晰,目前的成功案例更讓這一切具體呈現。印度的 Wipro 正全方位採用邁向進階自動化與 AI 驅動能力,並以身分為基礎進行轉型。英國Specsavers 已將大量手動作業轉為自動化,在提升營運效率的同時加強安全防護並落實最小權限存取。其他企業的經驗也顯示,只要及早落實資料清理、自動化與標準化流程等最佳實踐,就能更快完成系統擴展,並在整體營運效率與生產力上看見明確成效。

進一步來看,要邁向進階的身分安全階段,亦即從報告中第三階段邁向第四階段,企業需要的不只是基本自動化的能力。成功的組織通常會在遷移前優先進行資料清理,使其擴展效率提升 1.6 倍;同時將應用程式導入流程達成標準化、導入自動化的帳號生命週期管理、強化身分資料同步,並整合分散的資料資源。這些最佳實踐為後續導入進階功能奠定了穩定基礎,包括身分威脅偵測與回應(ITDR)、自適應驗證,以及 AI 代理治理,讓企業能更安全的擴展與自動化。

機器身分、AI 代理崛起!SailPoint 報告指出:身分安全不只是後台控管,企業競爭力與 ROI 關鍵在這

而對已邁向更高成熟度的企業而言,回報效益更為顯著。報告指出,身分安全在所有資安投資中持續創造最高的投資報酬率,超越端點防護、網路安全與合規工具。其中最關鍵的差異在於是否將身分安全視為策略核心,將身分安全納入策略規劃的企業,其平均 ROI 可達 10 倍,不僅有效降低風險、推動營收成長,更能以穩健的架構安全地導入 AI 技術。

Wipro 業務整合技術解決方案副總 Satvinder Madhok 表示:「我們正讓 Wipro 全面導入有效的身分安全管理機制,並逐步邁向自動化與 AI 驅動為核心的進階階段。」

SailPoint 指出,加速企業身分安全成熟度需從四大面向著手:建立基礎控管、自動化日常流程、部署 AI 駕動偵測能力,以及管理機器身分與 AI 代理。

企業若先完成身分資料清理、治理框架分層與建立可重複部署的範本,部署成功率將提升 1.5 倍,並更有機會在預算內完成導入。

最後 SailPoint 強調,企業需將身分安全重新定位為策略性基礎架構,可同時帶來合規自動化、風險降低、營運效率與收入提升等多重效益,成為組織擴展 AI 與自動化能力的關鍵。

 

 

 

 

Shaoyun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前產業情報誌作者,主要負責耳機、音響、家電、智慧家居、按摩椅、電商、電子閱讀器等領域評測報導,並有軟體相關教學。在T客邦影新聞Youtube頻道負責影音主持。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