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期第119頁~120頁補充說明

筆者在電腦王第四十五期的第119頁~120頁,有段那麼述說:

0、1等資訊,是如何產生出來的呢?這是光學讀寫頭利用雷射二極體所發出光束,再透過物鏡的聚焦功能,將光束聚焦在光碟片的記錄膜上,進而熔掉染料接著形成「標記」,而凹陷下去的標記,就是數位資料「1」,在平面無凹陷則為「0」。

由於這段述說,讓許多讀者誤以為0、1等數位資料,便是在光碟上形成未凹陷與凹陷的情況,在此筆者跟各位讀者說抱歉。由於當初在寫這篇文章時,礙於篇幅、時間的限制,無法對於這段述說有詳細的說明,所以只好使用「不精確」說法來簡單描述。而在第120頁的一段,筆者還有那麼一段說明:

嚴格來說,在平坦與高起、凹下的交界處是「1」,但是為了讓讀者較容易理解,只好使用較不精確的說法。

雖然加上了這句,但仍然無法讓讀者們可以更為理解,而這是筆者的問題,再次說聲抱歉!所以,在此補充有關於這段的描述。在光學讀寫頭當中,當雷射光射入碟片時,會有著「反射光」,當雷射光射入碟片中高起或凹下的位置時,使得反射光有了擾動,此時光學讀寫頭中的光學感測器會接受到這樣的訊號,進而紀錄下來形成了「1」,若是沒有了反射光的擾動,則會是「0」的紀錄。

不過,並不是光碟上所紀錄得來的10100011,進到電腦裡頭也是10100011的資訊。其實在電腦上以及光碟所使用的bit計算方式是不同的,而是經由一種「調變」方式把光碟上所得到的資料,轉換為電腦所使用的資料。在光碟上是使用Channel byte方式來組成,也就是有別於電腦的一個Byte是由8 bit所組成,這種Channel byte是由14個bit組成的。

在碟片上,連續的凹陷或高起,最多不能夠超過11個,最少不能低於3個,所以若是使用電腦的8 bit為1 Byte的紀錄方式會產生問題,因此才在光碟上採用Channel byte的14 bit為1 Byte的技術,而這被稱為八比十四調變 (Eight-to-Fourteen Modulation,EFM)。所以,當雷射光在燒錄資料到碟片上時,是採用8轉14的調變技術進行燒錄,但是從碟片上讀取資料時,則是採用14轉8的調變技術,轉換為電腦所能夠使用的格式。

另外,為了可以讓讀者可以更為理解,所以筆者會使用燒錄後的凹陷,稱之為熔凹。但是,對於專業的光學工業來說,這樣的形容並不正確,但筆者之所以會那麼描述,單純只是為了讓讀者可以更「易懂」,不過,仍然有讀者來信指出專業的說法,為了避免筆者的不精確描述,在下引用讀者來信的說明。

另燒錄所講的,並不是熔凹!是利用雷射光(讀取與燒錄的功率不同),將光碟片上的有機染料(Dye)做化學變化(被高能量的雷射所照射,Dye會產生變化),記錄後的光碟片(不管CD或DVD,可錄式光碟都一樣),雷射讀取時遇到有Dye「有變化」到「無變化」或「無變化」到「有變化」(就如同預錄式光碟,俗稱「壓片」的Pit到Land或Land 到Pit原理一樣)。

最後,在此筆者非常感謝鴻碩公司的維修工程師來信指正,也希望各界能夠持續給電腦王各種意見、支持,謝謝。

電腦王第四十五期封面故事作者    于瀅杰

pcadvfish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