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社交網站那麼多,卻沒辦法消弭孤獨感?

為何社交網站那麼多,卻沒辦法消弭孤獨感?

人是社會性動物。相比起其他物種,人們的生活極大地依賴於他人,與他人建立聯繫也因此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可不或缺的一部分。

為何社交網站那麼多,卻沒辦法消弭孤獨感?

人們之間的聯繫對於我們的祖先尤其重要。對於他們來說,與他人的隔絕往往意味著死亡的到來。所以,歸屬感作為一種心理需求的出現,在人類的進化史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這種對歸屬群體的需求延續至今,適用於所有人。如今手機的普及以及社群網路的興盛背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對與歸屬的迫切需要。

歸屬感需求的起源

「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齊,泰山移」,「一箭易折,十箭難斷」。從小,大人們就用不同的方式向我們灌輸團結的力量。的確,正是憑藉合作的巨大優勢,人類才得以發展至今天這個高度。

為何社交網站那麼多,卻沒辦法消弭孤獨感?

一個群體的成員相互之間,可以分享食物,提供保護,幫助照料孩子。而對比其他靈長目類動物,我們幾十萬年前的祖先更加依賴大型動物作為食物的來源,團體合作也因此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在這種強大優勢下,若對於擴展以及維護社交關係有著強烈渴望的話,則會為生存與繁殖帶來許多益處

研究發現,那些更想要與成年人呆在一起的孩子或是有更強烈的意願去拒絕被人孤立的孩子,相比起其他孩子,有著更高的可能性生存到繁殖的年齡,因為他們更可能被大人提供更類幫助。

對於成人來說,對他人產生依戀的人,對比那些缺少情感依附的人,有更多的繁殖優勢。若可以與伴侶維繫長久的關係,他們子女的生存幾率也會得到提升。像在東巴拉圭過著漁獵生活的 Aché 族人,父親在孩子扶養過程中的缺失意味著孩子的生存率會降低 30% 。

由於這種與他人共處的優勢的存在,我們的祖先經過一系列的自然選擇之後,給我們注入了一股強大的欲望去成為群體的一部分。當我們被拋棄時,我們會感覺到孤獨,焦慮和絕望。被人孤立不僅僅在精神上帶來負面影響,而且還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對免疫系統以及心血管早成損害。

孤獨感

為何社交網站那麼多,卻沒辦法消弭孤獨感?

正如饑餓感會刺激人們去尋找食物從而保證生存,孤單感的出現會增加對社交的渴望,更加去注意社交關係上的隱患,警惕著個體遠離社會時的危險。也正如饑餓感一樣,孤獨感不只是會出現在少數人的身上,每個人其實都無法對孤獨感免疫。

也正是由於人們對缺少社會聯繫的恐懼,將人與社會隔離的這種作法,從古至今,在不同的文化,一直被用作為一種主要的懲罰手段。像在遠古時代,在各大文明中流放無異於死刑。流放地除了環境惡劣之外,還在著語言不通,飲食上和生活上的諸多不便。這讓大多數流人生活困苦,精神抑鬱。在古時侯的中國,由於精神上的壓抑,被流放的人時常需要與僧侶論佛,試圖讓自己從痛苦得到解脫。他們一直嚮往回歸故鄉,長期盼望著赦書的到來。「搔首向南荒,拭淚看北斗。何年赦書來,重飲洛陽酒?」

而在現代社會中,囚禁成為了主要的懲罰方式。這同樣是基於人們會對被剝奪與他人接觸感到極其反感的原則。

對於歸屬社會群體的本能需求也讓人們十分不願意去斷絕與他人的來往。一系列的研究也證明了人們傾向於維護關係以及避免結束一段關係的普遍規律。而在不同的文化中的每個年齡層的人都會反抗一段關係的結束,並為此感到苦惱。

有時候也許一段親密關係的結束是我們想要的,但當這段關係真正結束時,我們我們仍會為其痛心疾首。像離婚,即使是發自內心想去達成的,往往也會伴隨著負面的情緒。這也反映出了人們對關係結束的心理抵抗。

為了保證人們關係的延續,不同的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的社會儀式。像在我們生活當中,打招呼與告別則是最常見的維護社會關係的儀式。我們進行的許多問候,尤其是那些面向我們家人以及好友的問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表明一段關係自從上一次的接觸後還是保持著完整不變的狀態。而告別則經常包涵了對一段關係會維持到下次見面的暗示。

我們有時會抱怨某些人打招呼不夠熱情,或是在告別中沒有看出對分別的擔憂。這些焦慮其實很好地證明了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儀式對維持歸屬感的重要性。

科技繼續影響我們對歸屬感的需要

除了透過社會儀式來維持聯繫,人類也在不斷地發明不同的科技,以不同的方式去與他人建立聯繫。

在2012年,考古學家在西班牙發現了一幅有超過4萬年歷史的壁畫。發現者們認為這是最早出現的壁畫。儘管圖案非常簡單,但這種畫畫出現在人類溝通科技的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為何社交網站那麼多,卻沒辦法消弭孤獨感?
畫畫的出現標誌著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可以將腦海中的概念記錄下來並將其傳達給其他人。畫畫的出現也意味著人們開始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傳遞給素未謀面的人。所以,畫畫技術的發明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開始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而不是局限於面對面的交流。

書寫

書寫,作為 5000-6000 年前出現的一種新技術讓資訊以更加具體的方式去幫助他人建立聯繫。書寫的出現不僅僅是改變了交流的方式,還對人們的思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首先,當人們口頭的話語可以被轉化成為文字時,人們對更加精準的表達以及更加抽象的記錄方式的渴望也隨之增加。

其次,從這個時期開始,人們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和時間讀到別人的文字,得知不存在的人的真實想法。對過去所發生的事的詳細記錄也越來越頻繁地去被用作影響未來。人們的生活以及思想也開始變得接受並且創造出了越來越多的抽象事物。因此,當人們著手眼前的事物時,他們的思考方法變得更加注重時間上的關係,更多地考慮某個行為與過去和未來的聯繫。因為人們開始想要去回顧過去以及展望未來,人們也開始渴望與來自過去和未來的人建立聯繫。這對於非文字社會的聯絡性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思維飛躍。

然而,對於口述社會來的人說,他們則無法並且也沒有形成跨越著時間與空間去與他人建立聯繫的需求或是欲望。這是因為他們的思維不是這樣被構造的。

印刷術

在15世紀,約翰尼斯·古騰堡在西方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個技術的發明引起了一場媒體革命,大大推動了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古騰堡將這個技術運用到了《聖經》的量產中,雖然只有200本,但這讓人們以全新的方式傳遞資訊,更進一步地擴大了天主教的影響力。隨著印刷術的不斷改良,報紙的出現——世界第一個大眾媒體,又再次大大延伸了人與人之間建立聯繫的可能。

現在一個單獨個體現在可以與大量的讀者建立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聯繫。印刷術的出現也讓人們越來越擅長去連接不同時空的人。

透過書籍、報紙、雜誌和書信,人們更容易地去尋找那些與他們有共鳴的人。即便沒有面對面的接觸,他們也都可以與這些人(包括虛構的)建立親密的聯繫。

電話和手機

為何社交網站那麼多,卻沒辦法消弭孤獨感?

到了現代社會,電子科技將即時性帶到了遠距離的交流當中。從電報開始,再到電話,手機,這些技術的出現讓人們不用再去等待資訊的快遞。如今手機的普及使即時交流的可能性提升到新的高度。分離兩地的人可以幾乎隨時隨地在同一時間去分享自己的感受,讓這人們之間的聯繫更加直接和生動。

手機在十年前對於一般消費者某種程度算是一個奢侈品,然而在牙買加,一個相對貧窮的發展中國家,手機的覆蓋率卻比美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高出許多。根據 Don Anderson 市場研究公司的調查,至2004年年底,牙買加的手機用戶高達人口的77%,而同一時期美國與加拿大分別只有 53.4% 和 41.6% 。這背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牙買加是勞動力出口大國,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居住著大量的牙買加移民。

由於在牙買加這種與家人的跨國界的分離十分普遍,人們也十分盼望與家人的交流。在手機還沒有普及之前,人們要在電話亭前排著 30 分鐘到 3 個小時不等的長隊,只為那短短五分鐘與家人的通話。也正是如此,手機在當地被視為是一種無任何雜質的恩賜,將跨國的通信從斷斷續續的事件轉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從手機在牙買加的歡迎程度可以看出,即時的交流對於滿足當今人們對歸屬感的需要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並且從人們對即時交流的渴望也能看出,除了人之間的穩定羈絆和情感上的關照外,人們還需要頻繁的交流才能有歸屬的感覺。

這個由心理學家得出的規律,一次又一次地被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給證實。 相關研究也證明,孤獨感常常出現在外來移民中,即使他們有著穩定的婚姻關係,但由於缺少有伴侶的交流,他們也無法倖免於孤獨的侵蝕。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分離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常態。給家人和好朋友打電話和發資訊也已經成為一種十分普遍的表示關心和彌補不在身邊的空缺的方法。當看到自己的心愛的人沒有給自己發簡訊和打電話,人們會感到傷心,難過。

人們在與家人或好友通信方面的缺失,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一種違背潛在承諾的行為。這些對不滿的情緒其實是資訊科技對於滿足人們歸屬感的重要意義的最好展示。

社群網路和即時通訊

在網際網路時代,即時通訊、影片聊天和社群網路的普及,更是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以更加方便、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去與他人建立聯繫。像在社群網路上,人們也越來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發現與自己有相同思維的人。這為那些時常懷疑自己是異類的人帶來了一種安全感

即便很多時候僅僅是文字上的交流,但正是由於對方其他方面的信資訊缺失,反倒刺激了人們的想像力,從而讓人們產生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當然,每次的科技的革新都不可避免地引發爭議。對於這些網路來說,就有許多文化專家時常覺得它們腐蝕著人們之間真摯的情感,認為像即時通訊和社群網路的出現讓人們更方便地與外界進行交流,像在QQ和微信上人們添加了大量的好友,微博上又與上百個人互粉,這樣做的代價就是我們會忽略了那些真正關心的人,忙著去和那些和那些無關緊要的人交流。

但實際上一系列研究表明,人們在使用這些通信科技時會長期有規律地聯絡的只有幾個人,而這些一般都是自己的親人和十分要好的朋友。對於即時通信的用戶來說,即便有著上百個的好友清單,人們也只是經常和四、五個人聊天。在 Facebook 上,用戶平均有120個好友,但定期的雙向交流物件也就是4-6人。在 Skype 上,用戶一般也就只和兩個人聊天。而對於手機通話來說,80 %的通話時間是和四個人進行的。

這樣看來,即便數字科技拓展了我們社交的範圍以及方式,但同時也在促進著人們與他們最關心的人交流。這些資料也印證了人們需要頻繁的交流來滿足對歸屬感的需要。

如今像 Taptalk 、Mirage 和秒視的暫態影片聊天應用正在崛起,我認為很重的原因之一就是這類應用的簡單的分享影片和照片方式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頻繁交流的需求。這類應用相比應用相比傳統即時通訊,只需簡單的兩步操作即可完成分享影片和照片。

想比起影片聊天,這類軟體不需要過多的注意力,人們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閱讀和分享。但這類軟體由於只支援分享即刻拍攝的內容,比起傳統的即時通訊更強調即時性,也更適合被用作分享當下的心情和感受。
當然,一個擁抱的表情是不等同於一個真正的擁抱的。基於不同媒介的交流方式是不能取代面對面的交流,但這也不代表書信、電話、即時通訊和社群網路就一定次於當面的交流。並且選擇現代科技去維持聯繫也不意味著就全然放棄面對面的交流,兩者其實更像是互補的關係。像電話的出現就增加了人們之間見面的頻率,而網路科技的便捷也讓人們省出了時間去陪伴家人。

而且人們透過電子科技去建立聯絡有時也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在美國,有很多家長們責備孩子們對社群網路成癮,認為孩子已經不會以「正常」的方式社交了。但實際的情況缺是,很孩子們也渴望出去和朋友們去玩耍,而父母往往以安全等理由限制著孩子們的出行。不過,美國的孩子們對社群網路「上癮」又再次證明了社交是人類根本上的需求。

結語

群體生活對我們祖先的優勢讓歸屬成為了我們基本的需求。從石窟壁畫到書寫和印刷術,再到電話、手機和網際網路的出現,人們開始學會並且適應與在不同時空的人建立聯繫。人們也因此已不再滿足於面對面的交流,跨越著時間和空間去建立聯繫已經成為人們新的需求。

即使現代科技不斷反覆運算升級,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歸屬感的需要。就算有著過百的好友列表,人們也還是只會和幾個人進行頻繁的交流。當然,無論這些科技怎麼發展,面對面交流還是無法被替代。

也有很多人覺得現代交流科技的出現,反而讓人們更加孤獨。但得出結論的過程往往十分草率,在得出這些結論的人的眼中,「人們上網時間增多 + 人們覺得自己更加脫離群體 = 網際網路使人孤獨」。但實際上,在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社會也在發生著巨變。人們比以前要花更多時間在工作和上班的路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移民他鄉等降低歸屬感的因素卻完完全全地被評論家們給忽略了。他們反倒是將矛頭指向了日益興盛的網路社交。

當然,資訊科技對人類社交關係也並非完全無害,但至少這種廉價的批判是不可取的。

圖片來自:ColossalTumblrKevinhommelNatureAmzerThe Drum

為何社交網站那麼多,卻沒辦法消弭孤獨感?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肥貓
2.  肥貓 (發表於 2014年8月29日 17:39)
科技只是更方便的社交工具
並不是替代工具
真正的點,還是要實際去掌握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