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動態追焦連拍實測

Sony α6500 強調的是其動態追焦與連拍能力,對焦速度最快達 0.05 秒,相位對焦點數目雖然與上一代一樣是 425 點,連拍速度相同是 11fps,但受惠於新設計的 LSI 大型積體電路,使得緩衝區大幅增加,採用「Jpeg Fine 精細」格式紀錄,按下快門後可連續拍攝儲存約 307 張不卡彈,約等於可連續按住快門不放連打 36 秒,而若是設定為「Jpeg X.Fine 超精細」則可連續拍攝 233張,大幅增加追焦的使用彈性。

在拍攝追焦題材時,筆者使用了兩種拍法,第一種是拍攝正面直線而來的目標,這考驗的是對焦速度與對焦精準度,如果機身與鏡頭追焦速度趕不上物體的移動速度,就有可能在連拍時對不到焦因而中斷拍攝。機身設定是使用 S 模式(快門先決)、機身開啟 Hi+ 連拍(每秒 11 張)、AF-C 模式、X.Fine 超精細,快門速度 1/500s~1/640s,以避免目標在接近鏡頭的過程中變得模糊。

以下追焦實拍的範例照皆是搭配 FE 70-200mm F4 G OSS 這顆鏡頭所拍攝,並使用 Gif 動圖來展示使用 α6500 連拍的成果,但因為 Gif 格式會壓縮照片細節,因此動圖主要給大家看的是追焦性能與準焦與否,後面還有數張追焦實拍照。

(以下數張 Gif 照片檔案較大,請耐心等待)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拍攝時筆者設定 11fps 連拍,一秒 11 張的話,每張照片的延遲是 1/11=0.0909 秒,而筆者在製作這一系列 Gif 動圖時,設定的延遲時間是 0.09 秒,因此可說這系列 Gif 真實反映了筆者在連拍時目標的速度。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第二種測試方式採用了側向移動的追焦,一般又俗稱「Pan 鏡」、「搖鏡」或是「搖攝」,考驗的是相機與鏡頭對目標物的鎖定能力,目標物水平掠過鏡頭並遠離。這部分機身設定同樣是使用 S 模式、機身開啟 Hi+ 連拍(每秒 11 張)、AF-C 模式,不同的是格式改為 Fine 超精細以增加緩存空間,並且快門速度調降為 1/100s 以帶出後景的流動感。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這張照片算是目標前後都有物體(輪胎)干擾對焦的狀況,不過設定好對焦區域保持目標在畫面中間,基本上成功率也是滿高的。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這張照片比較特殊,在追焦的過程中鏡頭有掠過一個穿黑衣的人,如果你仔細看可以發現在掠過後的下一張機身的測光模式還沒有反應過來,讓畫面稍亮了 2/3EV,不過再下一張機身馬上回復正常的曝光值,並且在過程中沒有追丟目標。

以下兩張則是水平掠過並遠離鏡頭的範例。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追焦實拍

以下照片皆使用 S 模式、Hi+ 連拍(每秒 11 張)、AF-C 連續對焦模式、對焦區域設定拍攝,照片有稍作拉亮,除此外沒有做其他的後製修正。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119mm f/5.6 1/100s ISO 200,使用鏡頭 FE 70-200mm F4 G OSS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117mm f/5.6 1/100s ISO 200,使用鏡頭 FE 70-200mm F4 G OSS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125mm f/6.3 1/100s ISO 200,使用鏡頭 FE 70-200mm F4 G OSS

4K UHD 錄影

Sony α6500 可錄製 Super 35mm 格式的高解析 4K 影片,同時也有 S-Log 5 及 S-Gamut 專業錄影調校功能,同時五軸防震可補償達五級的快門速度,螢幕也首度納入了觸控功能(中高階機種中首見)。其實 Sony 在上一代 α6300 推出時就具備了「全畫素讀出」的 4K 錄影功能,拍攝影片時畫面不會被裁切,且畫質更加細緻。以下影片使用 XAVC S 4K(3840x2160)、Super 35mm 格式錄製,幀率 24fps、流量 100Mbps。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之所以選擇 24fps 而非 30fps 是因為 30fps 時並非 Super 35mm 格式,且錄影畫面會被裁切剩下中央部分。後期製作則使用 iMovie 剪輯並加上配樂,輸出流量是 38.9Mbps(iMovie 所能輸出的最大流量),大家可在 YouTube 連結中點選 4K 畫質觀看。

出色的錄影自動對焦

以上這則影片使用 SEL 16-70mm F4 ZA OSS 鏡頭在 70mm 端(等效 105mm)錄製,影片對焦設定是「AF 驅動速度:快」、「AF 追蹤靈敏度:靈敏」,並讓機身自動針對全畫面移動物體對焦,可以看到在 0:05~0:20,以及 1:07~1:11 這段區間機身自動對前方物體偵測並迅速對焦。SEL 16-70mm F4 ZA OSS 並不是一顆對焦速度特別快的鏡頭,但在機身自動追蹤之下能有如此快的對焦表現,這點其實令筆者感到有點意外。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下列這則影片則是使用 MEIKE 6.5mm f/2.0 全週魚眼鏡頭所錄製,畫質同樣是 3840x2160 4K UHD,Super 35mm 格式錄製,幀率 24fps、流量 100Mbps。

慢與快設定

除了提供高畫質 4K UHD 錄影之外,α6500 在錄影功能上具備了很特殊的選項,那就是「快與慢設定」,簡單來說,它可以透過自訂「錄製幀率」與「輸出幀率」來拍攝慢動作或是快動作。例如設定錄製幀率是 120fps,輸出幀率是 60fps 的話就是二倍慢速(120/60=2),如果輸出幀率改成 30fps 則是四倍慢速(120/30=4),透過各種幀數與幅率錄製影片,可達到最慢 5x、最快 60x 倍速的錄影。

觸控螢幕與五軸防震到位,APS-C 旗艦 Sony α6500 評測

以下是我們透過各種不同的「慢與快設定」所錄製的影片,因為水流是較規律移動的物體,因此在四倍速以上的速度時其實已看不出明顯的差異,這時候拿來錄製較慢或較不規則移動的物體效果應該會較為明顯(例如十字路口的錄影)。相信你也可以看出,在速度較快的錄影模式下可以拍出縮時錄影般的影片。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慢與快設定」之後所錄製的影片都不會紀錄音訊,如果只是想錄製一倍速(正常速度)的影片,要注意須改用一般的錄影模式,不然切換至慢與快設定的狀況下,即使是 60fps/60fps、30fps/30fps 這樣的設定下仍然不會在影片中錄製音訊。

 

下一頁還有:更多實拍照片與使用總評

Furch
作者

前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現任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站長,Canon Taiwan合作講師、Sony Taiwan講座講師、正成貿易合作講師、Sony Pro Support攝影師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