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房價不成比例,通勤成地獄美國人寧可住車上

薪資房價不成比例,通勤成地獄美國人寧可住車上

當勞工階級被綁在一個高房價區域的工作上時,不得已只好愈住愈遠,每天上演通勤噩夢, 由於找不到負擔得起的房子,又不願意每天花錢花時間在通勤,在美國大城市,許多人乾脆以車為家,在薪資不漲房價高漲時代下,形成一個極端的社會現象。

美國大城市住房成本增加,但薪資停滯不前,逼得許多從事全職工作的美國人生活在無家可歸的收容所,或者在停車場和高速公路上露營。目前還沒有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使用汽車和房車當家的勞工數量,但最近許多城市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顯示問題愈來愈普遍。

Curbed 報導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當地勞工薪資停滯,但找不到經濟適用房,為解決問題,當地非營利組織正在執行一個安全停車計畫 (Safe Parking Program),在十多個停車場提供一個過夜停車和休息的場所,提供給低收入工作者的汽車和露營車停放,這些人通常是畫家、園丁、服務生,甚至護士和獸醫都有。

房屋成本過高造成無家可歸在美國大部分地區形成嚴重問題,目前還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調查發現 1,100 萬美國人的薪資超過半數付給租金,全國低收入住房聯盟發現,美國 3 千個郡當中只有 12 個郡,每週工作 40 小時的最低薪資者可以合理承擔一間單臥室公寓的租金。

哈佛大學住房研究聯合中心發現,租金佔收入比一直在上漲,2016 年最低四分之一收入的中位數承租者,扣掉住房成本後每月僅剩 488 美元,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後,比 2001 年減少 18%,2001~2011 年間住房成本上漲 5%,租房者收入中位數下降 15%。

在加州,尤其是高租金的沿海地區和蓬勃發展的灣區,許多低收入居民紛紛向內陸遷移,以逃避房屋成本膨脹,導致超級通勤族飆升。與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因為負擔不起城市房價因此愈住愈遠,聖塔芭芭拉低收入工作者通勤時間愈來愈長。美國 2015 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市總人數四分之一的人通勤距離超過 50 英里,其中接近三分之一的長途通勤者每月收入不到 1,250 美元,2002 年通勤超過 50 英里以上的人只有 7,515 人。

布魯金斯學會研究發現,2000~2012 年間美國超級通勤族愈來愈多,全國主要大都市區居民一般通勤距離內的就業人數下降 7%,2015 年平均通勤時間上升至 26.4 分鐘,1990~2014 年間居住在一個縣,並在另一個縣工作的美國人從 2,350 萬增加到 4,010 萬,增加 7%。通勤成本占低收入者收入大約 6%,是高收入者的兩倍。

皮尤研究也發現,2005~2015 年間,通勤時間 90 分鐘以上的加州通勤者數量增加 40%。紐約時報 8月曾報導這種極端現象,一名上班族每年賺 8.1 萬美元,仍然需要在凌晨 2 點 15 分起床展開馬拉松通勤。迪士尼的超級通勤族人數也多,14% 的員工每天為了賺時薪 13 或 14 美元,上班單趟通勤時間超過一個半小時,且收入的 6 成都花在租金。

工作與住家之間愈來愈遠,勞工壓力愈來愈大,即使在被認為是經濟成長的地區也是一樣。在加州矽谷的心臟地帶,沿著道路停放的露營車數量增加到 200 多台,這些人稱自己是當地居民,不是外來者,許多人畢業於當地高中。

在亞馬遜所在地西雅圖,也有超過 2,300 名居民住在自己的汽車裡,這個問題變得很嚴重。法官最近裁定,如果住在自己的車裡,根據美國公地放領法案 (Homestead Acts),它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家,這可能會大幅改變城市生活方式。

工作距離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只是長途通勤的不便而已。布魯金斯學會研究發現,2000 年開始的「貧困郊區化」,顯示就業和低收入人口的地理位置正在發生變化。對於貧困居民來說,住在距離工作地點近的地方,可享受更多工作和休假好處,因此將交通和負擔得起的住房投資與就業計劃聯繫起來非常重要。

住房危機已達到空前的嚴重程度。台灣也有一樣的趨勢,隨著大台北地區房價愈來愈高,房租也應聲喊漲,將受薪階級逼到外縣市購屋,桃園淨人口移入增加就是一個現象,同時也拉長了通勤距離,美國大城市以車為家的方案反應居住正義問題,著實發人省思。

TechNews科技新報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