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一提到蘋果的原裝配件,第一反應十有八九是「貴」,關鍵是還不一定比第三方的好用。感觸最深的莫過於歷代 iPhone 原裝保護殼,雖然用料考究沒什麼可以挑剔的,但高貴的價格真得靠點信仰才剁得下去手,而同等價位下也不難找到第三方品質相似甚至更高的替代品。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蘋果做配件還是挺賺錢的,雖然每次財報中並沒有清楚說哪個配件產品貢獻了更高的利潤,但現在無外乎是 Apple Watch 、耳機、線纜以及保護殼這些。

如果追溯到 10-15 年前,在那個 iPhone 還未成為蘋果主力業務的隨身聽時代,蘋果做配件的思路也許和現在就有些不一樣了。雖然其中很多都已經停產,但回頭來看,有些配件真的比現在那些千篇一律的手機保護殼更加有趣。

 

消失的掛繩

雖然掛繩孔已經消失很久了,很多人還是有點懷念它。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在 iPod 的眾多配件中,掛繩大概是唯一一項沒有延續到後來 iPhone 身上的產品類型,但這個配件在 iPod 時代曾非常火爆,其中為人熟知的便是 iPod nano 系列的掛繩耳機。如圖片所示,這款產品主要是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將 iPod nano 掛到脖子上的機會,並可以將耳機線置於掛繩內部,兼顧了裝飾性和實用性。

伴隨著 nano 產品的升級,這款掛繩耳機也更新了三代,除了耳機樣式的逐代升級,也會重新匹配新的 iPod 接口間距,但價格不夠親民也是當時的主要問題。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如果你只想要一根掛繩,蘋果也可以滿足你。2005 年蘋果曾為 iPod mini 推出過一款單純的尼龍編織掛繩配件,包括之後的初代 iPod shuffle 也有專門的掛繩配件,你甚至還能為它購買一個外掛電池包,內含兩節 AAA 電池供電,續航時間可以增加至 20 個小時,看上去也還不賴。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但要說 iPhone 用戶最熟悉的,應該要數 2012 年第五代 iPod Touch 了。也許是出於對它輕飄飄手感的擔憂,蘋果在背部左下角設計了一個按壓掛繩扣,並專門推出了名為「loop」的多彩腕帶,扣上後任意甩都沒事,方便用戶在拍照或者走動時保證設備的安全。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雖然這個 loop 腕帶只存在了一代,但也滿足了很多喜歡給移動設備裝掛繩的玩家。至於現在,還擁有這種掛繩設計的蘋果配件,大概只有 Apple TV 遙控器配備的 Remote Loop 了。

 

讓產品豎起來的底座

出於蘋果接口的自主標準和激進的升級策略,果粉們最不願意看到大概就是蘋果換接口了,接口一換。也意味著一大批舊款底座設備將要慘遭淘汰。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在 30-pin 接口仍未被拋棄的 iPod 時代,蘋果在 2005 年起開始單獨銷售基於第四代 iPod 設計的底座,可以用來和電視連接並觀看照片;由於當時眾多 iPod 設備的尺寸大小各不相同,所以在之後的底座套裝裡一般會內置各種轉接環,還有獨立的 Remote 控制器,方便控制 iPod 和 iPhone 播放音樂。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但初代 iPod shuffle 是一個另類,由於它採用的是 USB 接口,所以底座也是單獨製作的。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這裡還順便提一下 iPad,雖然購買初代的用戶一般還不會將它和「生產力工具」聯繫到一起,但對於有大量文字輸入要求的用戶來說,在 2010 年也可以買到一款名為「iPad Keyboard Dock 」的底座,它是結合了 Dock 底座和蘋果鍵盤的外接配件,不僅能適配 iPad,也同樣支持配備了 30-pin 接口的 iPhone 設備。

雖然單從設計來看這個底座實在是有些簡單粗暴,而且底座和鍵盤還不能分離(不然底座怎麼賣?),但從某種意義上看,這大概也算是 iPad Pro SmartKeyboard 的老前輩了吧。

 

離不開的保護套

當掛繩孔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之後,保護套的地位就愈發重要了。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iPod Socks 是蘋果官方配件史上被調侃最多的產品之一,主要還是因為襪套這個設計理念和略微搞笑的命名,但實際上這個襪子保護套幾乎適用於當時所有的 iPod 機型,不僅編織布能拿來擦螢幕,而且還可以裝其它大小適合的產品,況且一買就是一盒,一盒有六種顏色,想怎麼換就怎麼換。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之後推出的 iPod nano Tubes 則堪稱最有用的 iPod 官方保護套了,由於初代 iPod nano 的壓克力外殼非常容易刮花,蘋果當時還面臨了多起起訴,而其中一個解決方案居然是建議用戶去購買這款橡膠保護套,由於材質的另類,當時它也被稱為「果凍套」。

不過這個保護套也是維持了一代,之後的第二代 iPod nano 採用了陽極氧化鋁外殼,在抗刮性上有了一定的提升,自然也不需要這個保護套了。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除了編織布和橡膠,蘋果還曾在 2002 年為 iPod 推出過一款尼龍材質的背夾殼,起初是捆綁銷售,之後也推出過單賣的版本。而在 2004 到 2010 年期間,為了滿足運動用戶的需求,蘋果推出了一系列供 iPod mini 和 nano 使用的臂帶套,經常健身聽歌的朋友應該對這種配件比較熟悉,只是現在大家更願意塞一台 iPhone 進去。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至於最奢華的應該要數這款了,在 2006 年,蘋果為第五代 iPod 和 iPod nano 特別製作了一款豪華皮質保護套,外部採用了純手工的意大利皮革,內襯則是超細纖維,背帶往上一提就可以將 iPod 的半個機身拉出來,99 美元的價格在當時自然也不便宜。

事實上這兩款保護套是和 iPod Hi-Fi 一起發佈的,後者是賈伯斯專門為 iPod 打造的高階音箱,也可以視作是現在 HomePod 的前身。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圖片來源:TechRepublic

 

其它長得好看的小玩意

除了掛繩、底座和保護套,那時的蘋果也推出過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配件產品。在 2006 年,為瞭解決用戶在 iPod 上聽 FM 廣播的需求,蘋果推出了一款專屬配件 iPod Radio Remote,和 iPod 連接後便會在螢幕上出現 FM 調頻界面,本身的背夾設計也還算貼心。

直到 2009 年內建 FM 廣播功能的第五代 iPod nano 才面世,這款配件自然也就宣告停產了。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在 2009 年,第三代 iPod shuffle 誕生,雖然沒有觸控螢幕和 4GB 的容量讓它在實用性上遭到一些質疑,但不鏽鋼背夾、鋁合金外殼等加工工藝的運用讓人眼前一亮。另外它將按鍵轉移到耳機上讓體積比 2 代小了近一半,最終讓重量控制在了 10g 內。從產品設計來說,它算是遵循蘋果簡潔理念中的一個佳作。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除了面向年輕人的彩色版本外,蘋果還在這個系列中推出了一款由 Apple Store 獨家發售的限量版 iPod shuffle,採用了更精緻的拋光不鏽鋼外殼,所以整體感覺就像是完整的一體金屬,工藝更為精進;還有被更多人所熟悉的 iPod U2 特別版,紅黑撞色搭配也十分搶眼。這兩款雖然不是配件,但總數稀少外形小巧,也給人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AirPods 耳機有多好用已經不用我多言了,不過這並非蘋果從零做起的產品。在 2007 年,蘋果官方曾為初代 iPhone 推出過一款獨立的藍牙耳機。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但比起 AirPods,這個藍牙耳機的功能就比較單一了:它單純是為通話而生的,所以不能用來聽歌,更不用指望什麼「Hey Siri」。至於充電方面,當時 99 美元的套裝會附贈一根 Travel Cable 充電線,你還可以花 129 美元買到配備 Dual Dock 充電底座的版本,兩者都可以讓 iPhone 和耳機一起充電。

所以你現在還要吐槽蘋果推出的各種轉接口線材嗎?10 年前人家也是這麼幹的。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而在 2010 年的新款 MacBook Air 中,蘋果專門附贈了一個預裝了 OS X Lion 系統的 USB 還原隨身碟,以解決當時 Air 系列沒有配備光碟機而難以重裝系統的煩惱。

雖然單買的價格比較高,但由於體積非常小,加上它的獨特設計(插入時還會顯示很好看的 icon),所以也有愛好者專門把它做成一個純粹的 8GB 隨身碟,然後掛在鑰匙圈上當裝飾。

伴隨著行動網路的普及,蘋果在 OS X Mountain Lion 時代停產了該配件,個人感覺還是挺可惜的,畢竟萬一斷網,還是本機安裝最可靠。

嫌 iPhone 保護殼太貴,不如看看 15 年前蘋果是怎麼給 iPod 做配件的

看完了這些蘋果曾經為 iPod 以及其它設備製作過的配件,不由得再次感嘆,哪怕是在 iPhone 未出現的年代,我們依舊能夠看到蘋果對配件產品的熱衷以及追求,況且還有更多數不清的第三方品牌配件,它們也是讓一款產品得以持續保持活力的存在。比如幾年前不少第三方配件廠商根據第六代 iPod nano 的特性製作了錶帶,搭配使用來看時間聽歌記錄健身情況,十足像一個 Beta 版的 Apple Watch。

唯一不變的是,很多人還在為這些配件掏錢,並甘之如飴。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