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機器人世紀之戰落幕至今半年,原本打算籌辦巨型機器人聯賽的美國機器人團隊 MegaBots,因群眾募資反應不佳被迫喊卡。稍早 MegaBots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Matt Oehrlein 透過影片沉痛坦言,公司正處於資金燒盡、人員離去的困境,因此將藉這最後機會賭上一切力求轉機。
Megabots 與日本水道橋重工(Suidobashi Heavy Industries)一場拖了兩年多的美日機器人對決,因未依承諾直播,事後改以影片形式呈現對戰過程,讓不少粉絲期待落空大呼失望,也讓一些曾在募資網站 Kickstarter 贊助過 Megabots 的人覺得受騙。
在 MegaBots 成功戰勝水道橋重工奪得機器人王者之位後,人氣聲勢卻不升反降。去年 11 月 MegaBots 二度發起群眾募資計畫,目標在 2018 年第四季舉辦巨型機器人聯賽(Giant Robot Tournament),讓來自各國的機器人參賽對決,並開放贊助計畫的民眾入場觀賽,結果募資反應不如預期,專案僅上線一週就宣布取消,總募得資金 5.4 萬美元,只達 95 萬募資目標的 6% 不到,粉絲的熱情似乎降到了冰點。
少了群眾資金的支持,MegaBots 只能尋求其他投資人的幫忙,但在缺乏商業獲利模式下,MegaBots 仍逃不了資金燒盡的命運。Matt Oehrlein 表示,MegaBots 是由一群工程師所組成,懂得如何打造機器人,卻不了解如何打造娛樂型事業,加上周邊商品銷售未達標、贊助夥伴不足等問題,現已無法支付薪資給員工,更別說是打造機器人了。
不只人員出走,MegaBots 另一位共同創辦人 Gui Cavalcanti 也不見身影。原先擔任執行長的 Gui Cavalcanti 不僅沒在影片中跟 Matt Oehrlein 並肩露面,他個人 Facebook 簡介也只註明自己是 MegaBots 共同創辦人,未列出擔任執行長一職,近日也發文分享正在進行的布料機器人開發計畫,跟 MegaBots 機器人發展方向差距不小。
▲ MegaBots 共同創辦人 Gui Cavalcanti 分享布料機器人計畫(Source: Facebook/ Gui Cavalcanti )
而原本擔任營運長的 Matt Oehrlein,在 LinkedIn 上的職稱也從今年 1 月起改為執行長,另外 MegaBots Facebook 簡介中的成員也只列出 Matt Oehrlein 一人,似乎意味著兩人已分道揚鑣。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 Matt Oehrlein 在稍早影片中,用的都是「我」(I、me)、「我的」(my),而不是之前慣用的「我們」(we、us)、「我們的」(our),團隊已然分崩離析。
▲ Matt Oehrlein 職稱從營運長更新為執行長(Source: LinkedIn/ Matt Oehrlein )
Matt Oehrlein 在影片中秀出電腦螢幕上的帳戶餘額,表示剩餘的 20 萬美元是投資人給予 MegaBots 的最後機會,乍看之下不少,但遠遠不及打造一台 Eagle Prime 所需的 250 萬美元資金,而在支付一些開銷後,這筆資金大概勉強夠撐 9 個月。除非 Matt Oehrlein 能夠證明民眾對巨型格鬥機器人有興趣,更重要的是願意掏腰包支持,否則就是 MegaBots 該面對現實的時候了。
「這或許是我講述這一切的最後機會了,」Matt Oehrlein 坦言接下來要呈現給大眾的影片內容,不會是什麼大成本製作,也沒有昂貴的攝影器材,只能以僅有的低價攝影機、麥克風和筆電裡的剪輯軟體進行製作,但內容絕對真實、透明且不失娛樂性。Matt Oehrlein 賭上一切懇求觀眾訂閱 MegaBots 官方 YouTube 頻道給予支持,希望藉著公開 MegaBots 機器人背後歷程故事力挽狂瀾。
不少國外網友表示欣賞 Matt Oehrlein 的誠實與坦白,也表示難過不捨;有些人則認為 MegaBots 應該要學到教訓,並不看好接下來發展;另外也有網友指出現況,認為機器人技術還無法在對戰上達到娛樂水準,更不足以媲美其他體育賽事,要成功舉辦巨型機器人大賽仍相當艱難。
機器人世紀之戰曾經萬眾期待,如今只剩稀落掌聲,MegaBots 當初的意氣風發已不復見,在粉絲熱情消退又沒能找出合適的商業模式下,向大眾悲情喊話真的能夠扭轉頹勢、重新振作嗎?恐怕連 Matt Oehrlein 自己都沒有把握。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可以第三回合時,你Megabots竟然連鏈鋸也都搬出來,想把人家置諸死地般,你叫其他有興趣參加的團體怎麼玩下去?
比賽結果誰勝誰敗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比賽過程,能吸引觀眾的比賽自然有錢賺。但沒參賽者的比賽怎麼叫人去看?
根本就是自已把自己搞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