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柯文哲LINE帳號都因缺錢而暫停運作、管理LINE官方帳號到底有多貴?

連柯文哲LINE帳號都因缺錢而暫停運作、管理LINE官方帳號到底有多貴?

在現在的網路時代,政治與社群的影響關係早就已經分不開了。雖然許多社群服務都說不要干涉政治、不得操弄選舉,但顯然這只是一個口號,根本是做不到的事情。其中,尤其是「錢」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今天台北市政府發言人證實,台北市長柯文哲的LINE官方帳號已經暫停運作,原因就是沒有經費來維護。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柯昱安表示,柯文哲的LINE官方帳號因為粉絲過多,光是一個月就要花費6萬到8萬元來維護,所以在找到經費之前先暫停運作。

連柯文哲LINE帳號都因缺錢而暫停運作、管理LINE官方帳號到底有多貴?

或許你會覺得很奇怪,平常你使用LINE的服務不是免費的?這個「LINE官方帳號」又是什麼,為什麼這麼貴?

今年4月18日起,LINE開始實施了「LINE官方帳號2.0計畫」,將過去的“LINE@生活圈”、“LINE官方帳號”、“LINE Business Connect”、“LINE Customer Connect”等產品進行服務及功能整合,並將名稱取為「LINE官方帳號」。

這個服務最大的重點就是,費用不再以過去的「好友數量」作為月費級距,改以訊息則數計價。過去LINE@帳號一個月不論你發送的是十則或是一百萬則訊息,費用都是固定的一筆。但是到了2.0的時代,如果免費方案的話,一個月的上限只能發送五百則訊息。如果一個官方帳號的好友數有數萬人的話,那麼一個月的免費額度,連一次群發訊息都發不起。 

至於計費方式,主要先依照你每月估計能發送多少數量來分為低用量、中用量、高用量的用戶,如果你是高用量的用戶,每月繳交固定月費4000元,免費的可發送則數為25000元。如果你想要發送超過25000則,則每加一則訊息要多加錢,依照數量級距不同而有不同的費用產生。

連柯文哲LINE帳號都因缺錢而暫停運作、管理LINE官方帳號到底有多貴?

以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官方帳號來說,他的粉絲人數共32萬人,當然屬於高用量的官方帳號,依照上面的表格,一個月的基本月費4000元,可以發送免費訊息25000則。

雖然LINE官方還有加購訊息的優惠級距,不過這樣算起來也滿麻煩的,我們就假設LINE大放送好了,加購一則訊息一律是總發送訊息量345001~665000的0.094元優惠價好了,等於柯文哲的官方帳號一個月如果只對所有的32萬人發送一次訊息的話,他需要支付4000+(320000-25000)x0.094=31730。所以等於一個月如果一週發一次訊息的話,就至少要十二萬元以上跑不掉。

所以,不管你是不是政治人物,沒錢就真的就別碰LINE官方帳號了。

 

曾經利用社群媒體打贏選戰,現在因為沒錢而停用社群

「LINE官方帳號2.0計畫」主要是針對商家所設計,並沒有考慮太多其他不同類型用戶使用到底用不用得起的問題。如果你是商家,使用這個計畫其實可能也算是合理,畢竟透過LINE的影響力可能讓你可以賺到更多的錢。此外,你也可以利用設定不同目標客群的方式,來有效的控制你的費用,不用每一次都群發。

不過,對於政治人物來說,他們服務的是所有民眾,設定目標客群當然也可以,但是並不是那麼適用。

有意思的是,柯文哲正是國內領先善用社群媒體,打贏選戰的政治人物代表之一。當初他以無黨籍參選,沒有政黨的資源來支持,因此利用社群平台來圈了粉絲,成功的創造了高人氣。原本社群就被視為是素人從政的一條新路,現在素人卻連社群都要用不起。如果連柯文哲都面臨了這種問題,其他資源更少的素人從政者,恐怕根本就不用考慮使用LINE這個管道。

當然了,社群服務並不是只有LINE一種,柯文哲及其他的素人從政者還有FB、IG、Youtube等等其他新興媒體可以運用。但是毫無疑問的,LINE是國人最常用的主要社群工具之一,缺了一種宣傳管道,對於他們的發聲量當然有所影響。

更何況,並不是所有的政治人物都缺錢。 

目前這種狀況看起來是無解的,因為只要「LINE官方帳號2.0計畫」是這樣的設計,對於政治人物來說,錢越少顯然是越不利的。當然,反過來說,錢越多就有越佳的宣傳資源。以其他政治人物的粉絲數來看,總統蔡英文LINE粉絲人數有39萬、韓國瑜的LINE粉絲人數為55萬,而最近宣布參選的郭董帳號在參選後粉絲數暴漲至42萬。不過因為短時間衝太高,目前郭董的帳號被封鎖,無法主動發送訊息。

連柯文哲LINE帳號都因缺錢而暫停運作、管理LINE官方帳號到底有多貴?

另外,身為選民的你,下次如果收到政治人物的LINE訊息的時候,你也可以留意一下他們的LINE官方帳號的粉絲人數,幫他們算一下這些訊息要花多少錢。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