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浮沉,ThinkPad小紅點的「紅色變革」

27年浮沉,ThinkPad小紅點的「紅色變革」

自1992年第一台 ThinkPad 筆記型電腦誕生以來,小紅點不單單是一種互動工具,更是ThinkPad 品牌的象徵和靈魂,也令 ThinkPad 產品在這個同質化愈加嚴重的時代擁有極為出色的辨識度。

而放眼整個科技數位圈,能以一個標識深入人心的,除了 ThinkPad 的小紅點,另一個或許也只有賈伯斯的蘋果了吧。

提及 ThinkPad 的小紅點,我們永遠繞不開的一個品牌便是 IBM。1981年,IBM 推出全球首台 PC 個人電腦 IBM Model 5150。次年,這台訊息時代的「開山鼻祖」登上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被評選為「年度人物」,這也是《時代》首次以非人物作為封面。

1986年,IBM PC convertible 5140誕生,這是 IBM 旗下的第一台筆記型電腦,9.5Kg 的機身重量搭配低功耗8080處理器的它在當時看來已經足夠強悍、便攜。1988年,彼時還隸屬 IBM的 日本大和實驗室研發的第一台筆記型電腦 PS/2 Model P70正式發佈,這是一款被當時主流 PC 行業媒體一致好評的經典產品。

1992年, ThinkPad 首款筆記型電腦 ThinkPad 700C 正式誕生於日本大和實驗室,源於日本便當設計靈感的 ThinkPad 700C 開創了黑色外觀和 TrackPoint 小紅點的經典組合設計,並得以延續至今。

▲ ThinkPad 700C(圖片來源互聯網)

如今,Think 品牌正在經歷一場基於小紅點之上的「紅色革命」,而這場革命的核心便是 thinkplus。

身為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的青年才俊,如今的 Think 品牌正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在傳承經典的同時尋求新的突破成為了 Think 品牌未來發展的關鍵。

Think品牌的「紅色革命」

2017年,在 ThinkPad 25週年的品牌之夜上,thinkplus 智慧生態戰略首次亮相。

PingWest 品玩瞭解到,thinkplus 專為新商務人士及中小型企業量身訂製,聚焦辦公、商旅、生活三個典型場景,旗下既包含經典的 ThinkPad 筆記型電腦產品線,又包含 thinkplus 智慧設備產品線、以及 thinkplus 智慧辦公解決方案。

thinkplus 傳承了 Think 家族的內涵和基因,並突破傳統 PC 形態,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新產品、新業務、以及新服務。

具體來看,thinkplus 一方面致力於為中小企業提供軟硬體及服務一站式智慧化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則圍繞三個典型場景,為新商務人士帶來全新的智慧設備,這其中包含 thinkplus 兩年來陸續發佈的口紅電源、行李箱、行動電源、水杯、檯燈等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產品品類、形態如何改變,Think 人盡皆知的小紅點依舊存在。不過,thinkplus 智慧設備小紅點的表現形式主要集中在 thinkplus logo 中字母i上方的紅點,當然類似 thinkplus 行動電源那樣獨特的紅點設計也是有的。

▲thinkplus行動電源

此外,在 ThinkPad 25紀念機型‧典藏版超級大禮包中,「ThinkPad 之父」內藤在正新書《 ThinkPad 之道‧無可替代的思考》的封面設計更是以小紅點為核心。 

如同 ThinkPad 筆電的高品質路線,thinkplus 旗下智慧設備在傳承 Think 品牌經典設計元素的同時,也將高品質融入了生命。

以 thinkplus 水素水杯為例,thinkplus 將科技、健康、以及品質融進了一款傳統產品,隨時制氫、IP67級密封、食品級材料、美國杜邦離子膜等特性的加持讓這款富氫水杯自帶 Think 的品質風範。

thinkplus,新晉「雜貨鋪」

2019年7月,thinkplus 推出旗下最新智慧型設備 thinkplus 自然光譜檯燈,再度用技術和設計為消費者打造了一款高品質產品,也再一次將目光瞄準了傳統產品。

據悉,thinkplus 檯燈利用獨家 ThinkHalo 光照技術完美模擬出了清晨9點半人眼感覺到的最舒適的陽光,有效避免了紫外線洩露問題,以及長時間照射引起的健康問題。同時,其光譜中沒有明顯的藍光波峰,避免了特定波長的藍光對眼睛造成危害。

▲thinkplus自然光譜檯燈

曾經的 ThinkPad 憑藉著小紅點為世人所熟知,而如今 thinkplus 正在再次利用這顆小紅點「開疆擴土」,愈加豐富的產品線讓 Think 品牌成為了一家新晉高品質「雜貨鋪」。

 

PingWest中文網
作者

PingWest是一家全球視野的尖端科技媒體,提供關於中國與美國的最尖端科技創業資訊,致力於成為溝通這兩個全球最大互聯網/移動市場的互聯網社群。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