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進場,人造肉第二波來襲

麥當勞進場,人造肉第二波來襲

調整了五個月之後,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NASDAQ:BYND)重整旗鼓,開始飆漲——2020年以來的9個交易日中,累計大漲近55%。而主因則是來自於麥當勞決定擴大加入人造肉的戰局。

Beyond Meat是一家「植物肉」公司

Beyond Meat 是美國發展最快的食品公司之一,屬於人造肉中「植物肉」的一種。

人造肉主要分類兩種:一種是植物肉,一種是實驗室培養肉。

「植物肉」主要利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質,生產類似動物肉品的口感、味道或外觀的食品。從2010年開始,很多創業公司進入該領域,如 Beyond Meat 、Impossible Foods 和 Just。

如果說,「植物肉」是用植物蛋白質「拼」出來的,那麼,「實驗室培養肉」則是用動物細胞「種」出來。

「實驗室培養肉」是從動物體內的肌肉組織進行細胞分離,提取少量幹細胞,放在營養液裡培育,用糖、氨基酸、油脂、礦物質和多種營養物質「喂養」幹細胞,繼而生長分化為人造肉。

在培育的過程中,還可以人工控制加入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使造出來的肉更有利於人體健康。這其中的公司包括 Appleton Meats、SuperMeat、Mission Barns 等。

當前主流的人造肉主要是「植物肉」。但從長遠看,「實驗室培養肉」無疑代表人造肉的未來。

Beyond Meat 於 2009 年在美國馬里蘭州成立。2016年推出公司旗艦產品 Beyond Burger,另有 Beyond Sausage、Beyond Chicken 等。

公司所銷售的產品可以分為兩大類,新鮮植物肉類和冷凍植物肉類。其中新鮮植物肉類佔比超過80%。

Beyond Meat 在北美的發展順風順水。

  • 2017 年 6 月,1000 家 美國克羅格超市(Kroger)及其附屬品牌店肉類部門開始出售 Beyond Burger。
  • 2017 年末,Beyond Meat 與加拿大第二大速食漢堡連鎖店 A&W Canada 接洽 ,在其 1000 個網點選單內增加 Beyond Burger。2018 年 8 月,公司與三家主要分銷商合作,在歐洲推出產品。
  • 2019 年 5 月 3 日,Beyond Meat 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募集資金 2.19 億美元。上市首日便大漲163%至65.75美元,市值在當日收盤時飆升至38.3億美元。

Beyond Meat 股東陣容豪華,包括比爾‧蓋茲、李奧納多·狄卡皮歐、Twitter 聯合創辦人、前通用電器 CEO,還有前麥當勞 CEO Don Thompson 創立的風投公司 Cleveland Avenue 等。除此以外,Beyond Meat 還吸引到美國肉製品巨頭泰森食品的投資。

2019年三季度,Beyond Meat 首次實現了盈利,三季度營業收入9200萬美元,環比增長37%,同比增長250%。其中零售佔比52%,餐飲業務佔比48%。

此輪資金炒作 Beyond Meat 主要受益於三個因素:

因素一:麥當勞擴大試點 + Snoop Dogg明星助陣

Beyond Meat 這波大漲得益於麥當勞試點人造肉漢堡消息。

麥當勞於2019年9月在加拿大部分餐廳試點使用 Beyond Meat 人造肉餅製作的漢堡。

2020年1月8日,麥當勞宣佈與 Beyond Meat 擴大合作,從1月14日開始,將 Beyond Meat 漢堡的試用範圍擴大到加拿大的52家麥當勞門店,並將這種漢堡的試點時間延長三個月。

就在1月7日,Beyond Meat 的最大競爭對手 Impossible Foods 表示,不再試圖為麥當勞供貨,因為其人造肉的生產能力無法滿足麥當勞的需求。

瑞銀預計,如果麥當勞在其美國的近1.4萬家門店推出此類產品,每年的銷量可能超過2.5億個。

1月13日,速食連鎖品牌 Dunkin'宣佈美國說唱歌手 Snoop Dogg 將推廣用 Beyond Meat 肉腸製作的早餐三明治。受此消息影響,Beyond Meat 立即收漲19%。

麥當勞進場,人造肉第二波來襲

麥當勞進場,人造肉第二波來襲

不過,對於麥當勞擴大試點的舉動,一些分析師也有不同的解讀。麥當勞擴大試點的計畫表明它對 Beyond Meat 為所有餐廳供貨的產能仍持保留態度。

因素二:進入中國

1月14日盤前,Beyond Meat 的執行董事長Seth Goldman在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組織的2020年年度零售展會Retail's Big Show 2020上表示,希望今年打入中國內地市場。

「我們還沒有宣佈任何事,但希望今年做些事情。」Goldman透露,Beyond Meat 真正的目標是在各大陸獲得成功,在當地種植作物並生產產品。

對於 Beyond Meat 來說,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1月14日,Beyond Meat 股價盤中一度飆升18%,沖高回落,最後收漲2.37%,至117.05美元。

但是中國市場真的想進就進嗎?《紐約時報》認為,對 Beyond Meat 來說,進入中國市場還是存在幾個障礙的。

首先,中美消費者的認知不同。

儘管素食蛋白在中國菜中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在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層中,許多消費者認為肉是一個重要的地位象徵。

而且中國做肉的方法通常與美國的不同,因為很多人喜歡吃帶骨頭的肉,而非 Beyond Meat 和 Impossible Foods 提供的肉排和肉腸產品。

近年來,不少中國公司已開始研發「植物肉」人造肉,但主要是針對素食者,而不是 Impossible Foods 和 Beyond Meat 希望吸引的肉食者。

其次,中國的監管很複雜。

Beyond Meat 首席執行長伊桑‧布朗在去年的一次採訪中稱,中國的監管「讓人望而卻步」。

Beyond Meat 和 Impossible Foods 在模仿動物肉製品的味道和口感上採取了不同的方法,這意味著它們在中國會面臨不同的監管。

Beyond Meat 的「植物肉」使用的是豌豆蛋白,而 Impossible Foods 的「植物肉」則依賴於一種來自轉基因大豆的血紅蛋白分子。

在中國,監管食品行業的主要機構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該機構已將 Beyond Meat 的產品歸類為豌豆製品,將 Impossible Foods 的人造肉歸類為大豆製品。

但就目前而言,外國公司生產的「植物肉」人造肉不符合現有標準的,都必須向監管機構提交申請,或改變配方,才能進入中國市場。

監管過程可能需要數年時間。雖然 Beyond Meat 稱其配方符合中國的規定,但 Impossible Foods 則必須提交「新成分」申請才能獲得批准。

隨著監管審批時間的拖延,越來越多的本土公司正在研發麵向中國消費者的「植物肉」人造肉。

深圳一家名為齊善食品的「植物肉」人造肉製造商推出了一種類似中國南方名菜「獅子頭」的「植物肉」燉丸子。

麥當勞進場,人造肉第二波來襲

北京一家名為珍肉的「植物肉」人造肉初創企業正在使用3D影印機來生產蛋白質替代品,包括骨頭、肌肉,以及中國消費者希望在肉中含有的其他結構成分。

麥當勞進場,人造肉第二波來襲

珍肉使用豌豆蛋白製作「植物肉」人造肉,並於2019年7月完成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此輪投資來自天使投資人王展及團隊自有資金,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

目前中國人造肉缺乏相應標準,2020年上半年,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將出台人造肉團體標準,從素食、人造植物肉、細胞肉三方面制定,從原料、營養、口感、風味、品質等方面進行剖析。

因素三:逼空行情

此輪 Beyond Meat 的拉升也受到了逼空行情的助推。

引發逼空行情的三個主要原因是空頭興趣高,廣泛的負面情緒以及技術上處於超賣狀態。

這正好是 Beyond Meat 剛進入一月份時情況。

Beyond Meat 長達5個月的調整引來很多空頭。到了1月14日,Beyond Meat 還有近40%的流通股票為空頭頭寸。僅在本月,這些交易員的空頭頭寸就超過了5億美元。

麥當勞進場,人造肉第二波來襲

對於那些融券做空的投資者來說,股票價格的上漲可能意味著巨大的損失和追加保證金要求。所以,空頭可能不得不平倉止損,這給多頭增加了動力,為此次上漲點火澆油。

競爭對手環伺,護城河不深

人造肉是一個大趨勢和大市場。有數據預測,全球肉類消費約 1.4 萬億美元,如果人造肉的滲透率達到 1%,那麼市場規模將達到 140 億美元。

市場雖大,卻也正在變得越來越擁擠。除了上述提到的幾家中國公司,越來越多的美國食品製造商和超市也在進入這個市場。

其中包括美國克羅格超市(Kroger)、蛋白質巨頭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雀巢公司、美國食品巨頭 ConAgra、高級肉食製造商 Hormel 和知名穀物早餐和零食製造公司 Kellogg。

這也從另一個層面突顯了 Beyond Meat 的護城河還是比較淺的,幾乎任何公司都可以進入該領域。

而且如果 Kroger 超市進入人造肉領域,這意味著其他超市也可以這樣做,Beyond Meat 的大部分業務可能會被搶走,或者利潤會變薄。

可見,人造肉領域的競爭剛剛開始,未來還會有很多變數。

這一輪由利好消息和逼空行情引發的 Beyond Meat 飆升行情的持續性,還要看後續在業績的落實上能否提供更多的支撐。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