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Z50 開箱評測:微單視野的APS-C系統,輕巧好控適合入門者與Vlog

Nikon Z50 開箱評測:微單視野的APS-C系統,輕巧好控適合入門者與Vlog

Nikon Z50填補了Nikon的中階無反市場,透過Z接環讓APS-C系統的Nikon Z50也可以使用全片幅的Z鏡頭來體驗絕佳的畫質,輕巧機身易攜好操作,是入門者與拍攝Vlog的絕佳選擇。

說起Nikon Z50的誕生應該是有跡可循的,在各品牌逐漸由技術飽和的 DSLR 系統轉向較新科技的無反相機(Mirrorless)的同時,Nikon 需要一系列在 Nikon Z6以下的輕巧微單來填補中階市場,同時在無反相機的市場中,APS-C 也是相對受歡迎的選擇。

因此 Nikon Z50的推出,除了填補 Nikon 一直以來懸缺不下的中階無反市場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令「Z-Mount」更加完備,讓Z接環成為橫跨全片幅、APS-C 兩大系統的共通系統,這讓即使是 APS-C 系統的 Nikon Z50 也可以使用全片幅的Z鏡頭來體驗絕佳的畫質。

廠商資訊
■國祥貿易 ■02-2740-3366 ■www.coolpix.com.tw

相機規格
■ 感光元件:APS-C格式CMOS
■ 像素:2,090萬畫素
■ 感光度:ISO 100~51,200,可擴展至ISO 204,800
■ 對焦點:209點,覆蓋率約74%
■ 對焦偵測範圍:+19EV~-4EV
■ 快門:1/4000s~30s,支援B快門
■ 連拍:最高11fps
■ 錄影:4K 30p(3840x2160)、1920x1080 120fps
■ 錄影格式:Mov、Mp4/H.264
■ 音頻格式:PCM、AAC
■ 觀景窗:0.39吋236萬點XGA電子觀景器
■ 螢幕:3.2吋104萬點可翻轉觸控式
■ 記憶卡:SD、SDHC、SDXC(UHS-I格式)
■ 連接埠:USB micro-B、micro HDMI、3.5mm麥克風
■ 無線傳輸:藍牙4.2
■ 電池:EN-EL25(EH-73P充電器)
■ 續航力:320張(CIPA標準)
■ 重量:約450g(含電池與記憶卡)

建議售價
新台幣 26,800元(單機身)

最輕巧的Z接環機種

從外觀看來,Nikon Z50的機身佈局與Z6、Z7十分相似,但不同之處是Z50整整小了Z6、Z7一個機身尺寸,拿在手上十分輕巧,機身重量僅僅只有397g,加上電池與記憶卡也僅450g,在同級機身中是難得輕便的選擇,舉例來說,機身輕巧的優勢其一就是完全不需要擔心上穩定器是否會超重/是否需要重新配平,同時運鏡也可以更加的輕巧靈活。為了加強機身質感以及耐用性,Nikon Z50在機身前半部使用了鋁鎂合金材質,這不僅可提升機身結構與耐用度,未來在加裝長鏡頭時也可以維持機身剛性,而不會造成接環形變。

延續Z系列的經典設計

延續Z接環系統,Nikon Z50採用2,090萬畫素 DX格式感光元件,「DX」指的就是 APS-C 格式,相對應的則是全片幅「FX」格式。感光度範圍為ISO 100~51,200,最高可擴展至Hi2,即204,800,這具感光元元件亦內藏209點相位對焦點,水平覆蓋率約87%,垂直覆蓋率則約85%。雖然是較為平價的機種,但 Nikon Z50依然具備了前滾輪的配置,快門鍵後方的操作鈕完全延續 Nikon 單眼機種的邏輯,分別是錄影、ISO感光度以及曝光補償。若是熟悉Nikon單眼相機或是Z6/Z7的使用者也可以很快速地上手。從機頂看來,Nikon Z50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少了一具機頂LCD,取而代之的是由左肩移往右肩的模式轉盤、後滾輪、以及拍照/錄影切換桿。

介面檢視

接環與感光元件 Nikon Z50採用與全片幅Z7、Z7相同的Z接環,感光元件則採用APS-C格式CMOS(DX格式),可與全片幅Z機身共用鏡頭,並且價格也較為便宜。

電子觀景窗 0.39吋236萬點XGA電子觀景窗,視野清晰明亮並可做七段亮度調整。

翻轉螢幕 3.2吋104萬點觸控螢幕可支援下翻式操作,更容易自拍或監看錄影畫面。

連接埠 具備麥克風、micro USB連接埠以及影像輸出埠,且支援機身充電功能。

觸控按鈕 在機身螢幕右側具備三枚觸控按鈕,可讓使用者較直覺的操作使用。

入門者無痛上手

Nikon Z50的一大亮點也在於它的翻轉螢幕,這具3.2吋104萬點觸控螢幕支援下翻式操作,為得是讓使用者更容易自拍或是監看錄影畫面,在螢幕下翻時,相機會自動切換至自拍模式,同時也可在翻轉狀態下觸控對焦或調整選單操作。此外,在一段時間沒有使用相機後,Nikon Z50也會自動切換為「省電模式」,在此模式下螢幕與觀景窗亮度以及更新率都會降低,藉此延長電池續航力,而使用者也僅需要使用任一操作鈕即可喚醒相機。雖然 CIPA 測試標準顯示  Nikon Z50電池充飽電之後可拍攝張數約為320張,但以筆者拍攝+錄影整天的狀況而言,大約可提供400~450張以上的續航力。

眼部對焦加持

大約在2019年五月時,Nikon 推出了全幅機種Z6/Z7的韌體更新,新增了「眼睛偵測 AF」的功能,大幅增加 Nikon 機種拍攝人像照的便利性。而隨後推出 Nikon Z50也同樣具備有「眼睛偵測AF」功能。錄影方面,具備4K UHD(3840x2160)30fps 無裁切錄影功能,同時在 Full HD 格式亦具備120fps的高速錄影功能,輸出格式H.264可選擇 mov 或是 mp4檔案格式,而在 Full HD 格式方面則支援最高120fps的慢速錄影功能,同時可在機身選擇120fps或者是5倍慢速輸出,亦即以120fps錄製並預設24fps輸出,等同於內建慢動作不需再另外後製。

操作檢視

機頂一覽 從機頂看來,Nikon Z50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少了一具機頂LCD,取而代之的是由左肩移往右肩的模式轉盤、後滾輪、以及拍照/錄影切換桿。

模式轉盤 除了具備常見的模式轉盤之外,也具備錄影/拍照撥桿以便快速切換。

快門與操作鈕 快門鍵後方的操作鈕延續Nikon單眼機種的邏輯,Nikon使用者也可快速上手。

內側操作鈕 握把內側也有Fn1、Fn2兩枚操作鈕,預設為對焦模式/白平衡切換。

機背操作鈕 拇指區具備四向鍵與簡化的操作鈕,上方則省略了全幅機種的對焦搖桿。

為Vlog用途所提供的解答

在試用過 Nikon Z50之後,筆者認為未來 Nikon 在 APS-C 格式的微單領域仍然大有可為,雖然看似簡單的設計,但實際上 Nikon Z50可以適用於各種層面的使用者:它的創意濾鏡以及觸控翻轉螢幕適合女性或是剛入門的使用者;4K無裁切錄影120fps高速錄影以及3.5mm 麥克風埠對 Vlog 來說也是很友善的配置,加上輕巧的重量非常適合上穩定器操作;可以使用全片幅Z接環鏡頭的共通點也可讓預算不多的使用者先入門Z50,待預算充足後再升級全幅機種。此外,1.5x裁切的特性也很適合已經擁有Z接環全幅機種的使用者用來當作第二台備機或是錄影用機使用。就市場定位來說,Nikon Z50鎖定的競品毫無疑問是 Canon EOS M5/M6系列、Sony a6X00 系列,以及 M4/3系統如 Olympus OM-D E-M5 Mark III 等中階機種。從規格來看 Nikon Z50仍處於前段班水準,並且單機身26,800元、單鏡組29,800元的售價亦相當有競爭力,即便目前 Nikon Z DX 鏡頭仍僅有二顆,但若加上全幅Z接環的支援度,將來戰力亦值得期待。

實拍範例

飛羽實拍 (焦距:250mm 快門:1/500秒 光圈:f/6.3 感光度:ISO 125 模式:S)

人像實拍 (焦距:130mm 快門:1/160秒 光圈:f/5.3 感光度:ISO 640 模式:M)


        重點檢視:入門微單上的一步好棋

規格 ★★★★
在同級機種中規格屬於前段班水準,拍攝功能方面亦相當齊全,唯畫素2,000萬較 APS-C 主流的2,400萬要略少一點。

操作 ★★★★
縮小機身的同時仍能兼顧些許操作性,並延續 NIkon 機身的操作邏輯與經典手感,不過取消小搖桿是令人覺得稍嫌可惜的地方。

畫質與發色 ★★★★
畫質表現中規中矩,不過白平衡以及人像膚色上仍有改進空間,且 DX鏡頭數量偏少,仍要仰賴高品質的全幅鏡頭。

拍攝及功能 ★★★★
整體來說是一台兼顧輕巧、中規中矩、Vlog 友善的機種,令人期待後續機種的推出以及DX鏡頭群能夠更加完善。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Sony Ear Duo- 無線開放式耳機內建語音助理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Furch
作者

前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現任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站長,Canon Taiwan合作講師、Sony Taiwan講座講師、正成貿易合作講師、Sony Pro Support攝影師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