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衛星遙感資料,科學家解開了北極地區間隔半世紀的兩起馴鹿集體神秘死亡事件

透過衛星遙感資料,科學家解開了北極地區間隔半世紀的兩起馴鹿集體神秘死亡事件

通過使用遙感資料,科學家能夠理解加拿大的馴鹿和白令海島嶼馴鹿群體的神秘死亡。

2016年夏天,加拿大北極地區一個偏遠島嶼上的一個調查小組遇到了一個可怕的景象。幾十隻馴鹿的屍體散落在查爾斯王子島的苔原上,就在努納武特的北極圈以北。根據屍體的狀況和內部器官的腐爛情況,估計死亡至少發生在考察組到達之前的幾個星期,也許是在冬末。 

透過衛星遙感資料,科學家解開了北極地區間隔半世紀的兩起馴鹿集體神秘死亡事件

而半個世紀前,在西邊4200多英里(6800公里)的地方,生物學家在白令海的一塊偏遠土地上遇到了類似的情境。42頭馴鹿被發現在聖馬修島的馴鹿群的骸骨中覓食,而三年前這個馴鹿群的數量還達到6000頭。

利用衛星的遙感資料和地面的感測器的組合,科學家們在2016年和1966年發現了同一凶手的「指紋」,來自於Landsat 8衛星的Operational Land Imager(OLI)在2015年和2016年觀察到的兩個北極島嶼。

雖然caribou與reindeer是同一個物種(Rangifer tarandus),但它們並不是同一種動物。生活在北美洲的馴鹿是洄游性的,在繁殖地之間成群結隊地旅行。馴鹿居住在歐洲和亞洲,已經適應了人類的馴化。它們可以用來拉雪橇,還可以像牛和羊一樣擠奶。(馴鹿奶酪是濃稠的奶油狀的)。

馴鹿的一個關鍵屬性是,它們是食草動物,以地衣和植物為食。在秋末春初,它們用鋒利的蹄子衝破北方土地上的冰殼,以獲取這一食物來源。雖然這些動物已經適應了在漫長的北極冬季有效地管理它們的能量儲備,但時機是最重要的。而在查爾斯王子島和聖馬修島,鹿群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透過衛星遙感資料,科學家解開了北極地區間隔半世紀的兩起馴鹿集體神秘死亡事件

2015-2016年冬季查爾斯王子島的氣象資料表明,一場大風暴發生在2016年4月,這個時候馴鹿的能量儲備通常是最低的。來自這些風暴的風和雪形成了異常密集的積雪,通過國防氣象衛星計畫(DMSP)系列衛星上的特殊感測器微波成像儀/探測器(SSMI/S)獲得的亮度溫度資料檢測到了這一點。科學家們從這些資料中確定,馴鹿在漫長的冬季結束時已經很虛弱,當它們無法突破密集的冰雪層到達它們所需要的食物時,就會餓死。

異常惡劣的冬季天氣也是聖馬修島的罪魁禍首。科學家們重新分析氣象資料後發現,1963-1964年的冬天是白令海島嶼有記錄以來最嚴酷的冬天之一。馴鹿經受了颶風般的暴風雨,風速低至零下71.5華氏度(零下57.5攝氏度),雪量也創下了紀錄。與查爾斯王子島一樣,雪層上的硬殼使龐大的馴鹿群難以獲得重要的營養物質。對於6000頭馴鹿來說,在最需要食物的時候,根本沒有足夠的食物,以至於到1966年,只剩下42名倖存者。

通過使用遙感資料,科學家們得以了結加拿大馴鹿和白令海島嶼馴鹿神秘死亡的懸案,這兩起事件相隔半個世紀。

cnBeta
作者

cnBeta.COM(被網友簡稱為CB、cβ),官方自我定位「中文業界資訊站」,是一個提供IT相關新聞資訊、技術文章和評論的中文網站。其主要特色為遊客的匿名評論及線上互動,形成獨特的社群文化。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