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在中國為何會面臨「米粉」出走潮,而且解藥難求?

小米手機在中國為何會面臨「米粉」出走潮,而且解藥難求?

上個月27日,小米在中國正式發佈了小米Civi2。根據官方介紹,小米Civi系列主打追求時尚潮流的年輕消費群體,尤其是女性市場。而作為該系列推出的第二款產品,一經發佈,便引發了網友的關注。

然而,網友對小米新機熱議的同時,對老款產品的爭議也熱度不減。

近日小米便再因「小米11系列品質問題」被網友送上熱搜。微博評論區更是變成了米粉的「脫粉現場」。不少米粉紛紛表示,「再也不買小米了」,甚至有米粉吐槽,「雷總,小米手機只能用一年嗎?」

根據新浪輿情通資料,在當前關鍵詞中,與小米相關的“品質問題”“維權”等字眼分外醒目。

小米手機在中國為何會面臨「米粉」出走潮,而且解藥難求?

「我曾經買過小米1到小米7,7款旗艦機。」作為初代米粉的中國網友「阿輝」表示,當初之所以堅持買小米手機,一方面是被雷軍的個人魅力所折服,另一方面,當時的小米也確實在用進步的科技和硬體以及真誠在做產品。

小米手機在中國為何會面臨「米粉」出走潮,而且解藥難求?

不過,現如今的阿輝,早已失去了對小米手機的熱情和追捧,「我已經4年沒買過小米手機了。雖然雷軍一直在強調硬體,但幾乎同級的華為手機,雖然價格偏高,系統流暢度也確實會優於小米。」

和阿輝相同,6年米粉的「大林」則是投奔了蘋果。他表示以前學生時代,小米手機無疑是最具性價比的產品。但工作之後,隨著消費能力的提高,曾經的「機身過熱也勉強可以接受」已經不在他的容忍範圍之內了。

小米這兩年不斷強調轉向高階手機發展,卻在品質上頻頻遭受米粉的質疑,這或許也是讓上述多位米粉最終選擇脫粉的根因。

實際上,從2019年1月,小米提出「紅米品牌主打性價比,小米品牌衝刺高階市場」的手機雙品牌戰略至今,小米品牌高階手機的「價格」確實一步步走向高階,但產品品質、手機銷量以及米粉的評價,卻似乎並未跟上提價的速度。 

米粉為何「離家出走」?

作為中國手機產業粉絲文化的先驅,在過去的11年,「為發燒而生」的小米手機靠著米粉的支援,銷量一度超過蘋果。

米粉的狂熱,讓粉絲除了小米手機,還購入了電視、空調、掃地機器人等一系列小米的家用電器,所有家電都可以通過米家App遠端操控,回家前能設定開好燈、開空調,也讓粉絲感到很滿意。

小米手機在中國為何會面臨「米粉」出走潮,而且解藥難求?

然而,就從幾年前開始,粉絲漸漸出走。主要原因就是:小米手機的定價越來越高,但高價格沒能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

比如搭載驍龍888晶片的小米11,頻繁被網友詬病發熱、卡頓、燒WIFI等。而同樣搭載了該晶片的榮耀Magic3 Pro、三星Galaxy Z Flip3 5G、vivo X60 Pro+、華為P50等,這些產品在手感和流暢度上,不但不輸小米甚至有的產品系統更流暢。

以前,粉絲覺得小米手機不流暢,會以「性價比」來安慰自己,因為「至少他便宜嘛!」,但是,現在走高階路線的小米,手機卻不見得流暢。

「和小米相比,iPhone在系統穩定性和流暢度上,都明顯更優秀。即使是3年前買的iPhone,現在使用起來都不太會出現上述情況。」投奔了蘋果手機的「大林」表示。

 

小米手機「自救」

很顯然,小米手機和雷軍,都感知到了「米粉」的離開。而為了挽回出走的米粉,雷軍帶著小米手機動作頻頻。

剝離紅米業務,將小米手機推向高階化,或是其主要戰略之一。

小米手機在中國為何會面臨「米粉」出走潮,而且解藥難求?

2020年2月13日,被稱為「小米十年之作」的小米10發佈。發佈會上,雷軍表示,「高階手機一直是小米的夢想,小米10是小米第一部衝擊高階的手機。」

之後,小米數字旗艦系列持續衝擊高階,繼小米11之後,僅2021年3月,小米就連續推出小米11Pro、小米11Ultra。其中,小米11Ultra則是小米首款5000元檔位的產品。2021年12月,小米再推小米12系列,包括12X/12/12Pro三款產品。

儘管在產品性能、硬體組態上,小米手機確實做了升級,包括小米11在內的多款產品也帶著全球首發的驍龍晶片登場。

但對於一心高階化的小米來說,高階品牌需要深厚的技術支撐。而過去長久以來,小米的優勢不在技術層面,而在於綜合的性價比。透過一系列的策略操作之後,小米手機似乎並沒有更好的得到市場以及消費者的認可。

中國產業分析師表示,目前,小米的困局是:忠實的米粉逐漸減少,「雷軍效應」不斷消失。過去米粉更看重的是小米的性價比,然而,看重性價比的用戶,是最沒有忠誠度的。

而從現階段來看,無論是雷軍正在進行的小米手機高階化、智慧互聯,似乎都不是面對米粉出走最好的「解藥」。

 

NetEase
作者

網易科技,有態度的科技門戶!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_163),看有態度的深度內容。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