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牢 36 年的他,因為看了一集《流言終結者》才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

坐牢 36 年的他,因為看了一集《流言終結者》才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

1986 年 9 月 21 日凌晨,芝加哥的一棟公寓有戶人家發生火災,28 歲的哥哥瓜達盧佩・馬丁內茲(Guadalupe Martinez)和 19 歲的弟弟胡裡奧(Julio)喪生。

幸運的是,這一家人當中還有 33 歲的姐姐布蘭卡(Blanca)和 22 歲的弟弟喬治(Jorge),成功從火場逃生。布蘭卡告訴警方,她懷疑是鄰居麗莎・韋萊茲(Lisa Velez)放火燒死了自己的兩個弟弟,因為韋萊茲之前就威脅要燒了他們的家。其他幾位鄰居也證實韋萊茲確實這樣說過。

火災發生的前一年,韋萊茲的弟弟在一起槍擊事件中死去,而她認為弟弟是被一個名叫“拉丁國王”的街頭幫派殺害的 —— 火災中倖存的喬治也是這個幫派的成員,韋萊茲有可能出於復仇而縱火。不過,韋萊茲並不承認放了那把火。

後來,調查人員走訪居民時得知,案發前有三個人出現在公寓樓後面的小巷。有人認出,三人中的兩人分別是 19 歲的邁克爾・阿爾門達雷斯(Michael Almendarez)和 18 歲的約翰・加爾文(John Galvan),他們也住在附近的街區。

隨著調查的推進,警方逮捕了加爾文,邁克爾・阿爾門達雷斯 20 歲的哥哥亞瑟,還有 22 歲的弗朗西斯科・納內茲(Francisco Nanez),他是阿爾門達雷斯家的親戚。後來,三人因為一級謀殺罪和嚴重縱火罪被判終身監禁,不得假釋。

在這個案件,加爾文曾經承認自己就是發起者,還說他用香菸點燃了一個裝滿汽油的瓶子,而當納內茲朝公寓樓扔瓶子的時候,他們三個都在一起。直到 2007 年,監獄中的加爾文看到了探索頻道正在重播的一集《流言終結者》……

電影都是騙人的

《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是一個爆炸知識型節目,最初的主角是兩位特效專家亞當・薩維奇(Adam Whitney Savage)和傑米・海納曼(Jamie Hyneman),為了破解一些廣為流傳的謠言,他們要進行各種危險的實驗。

節目從 2003 年開播到 2018 年停播,其間進行的將近 3000 次實驗中,只有大約 900 次製造出了爆炸。那麼,總有一些實驗無法達成人們期待的震撼效果。比如,2005 年播出的第三季里有個特輯,內容便是驗證好萊塢影片的各種大場面能否實現。

電影常有這樣的場景,人類看似不經意地往汽油上扔一根菸,汽油便迅速燃燒起來,甚至發生猛烈的爆炸 —— 這就是流言終結者們要檢驗的流言之一。人們吸菸時,香菸溫度最高的地方可能達到 900℃,比汽油的自燃點還高出許多。而亞當把一根剛被吸過的香菸丟進地上的一小攤汽油中(請勿模仿),結果不但沒有爆炸,連火苗都看不到。

坐牢 36 年的他,因為看了一集《流言終結者》才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

可能是汽油與香菸最熱的、發光的部分接觸不夠?後來,亞當和傑米又修改了實驗,不直接把香菸扔到汽油上,而是將香菸燒著的那端在一灘汽油上反覆摩擦,讓汽油與菸灰充分接觸,但依然無事發生。想用香菸點燃汽油極其困難。相比之下,當一張點燃的紙片被扔進那灘汽油時,汽油很快就燃燒起來。

2007 年,加爾文 39 歲,已經在監獄度過了 21 年。他看到節目之後,立刻聯絡了自己的律師。律師說她也看過同一期節目,從前在電影內看到扔根菸頭就能讓汽車爆炸的場面,不會去想那到底是真是假,但看過《流言終結者》之後,她需要在這一方面做更深入的調查了。

恰好,美國菸酒槍炮及爆炸物管理局(ATF)也在 2007 年針對這個問題做過詳細的實驗。由於常有縱火疑凶堅持說,火災是香菸意外點燃了汽油而引發,來自 ATF 的科學家理查德・托塔斯基(Richard Tontarski)和同事在各式各樣的條件下,進行了大約 2000 次實驗,想知道這樣的意外有沒有可能發生。

把香菸扔進汽油只是最簡單的一種情況。除此之外,研究者把汽油噴霧直接噴在點燃的煙蒂上;把汽油攤在烤盤里,讓覆蓋的面積儘可能大;甚至用了抽真空的裝置,讓菸草能燃燒到更高的溫度。考慮到不同香菸產品的實驗結果可能有差異,研究人員還找來各種品牌的香菸進行測試。

即便是這樣,科學家們依然沒有實現香菸點燃汽油的成果。托塔斯基說:“雖然電影是那樣演的,但只要氧氣含量正常,把點著的香菸放在汽油上很難點燃汽油。”

X 射線熱成像顯示,汽油與最熱的菸灰之間的接觸非常有限、非常局部。對此,英國法醫學者羅賓・霍利黑德(Robin Holleyhead)認為,外層灰燼溫度沒有那麼高,能阻擋許多熱量,讓汽油無法獲得這些熱量。

既然大量實驗都給出否定的結果,那麼當年加爾文的陳述中,“用香菸點燃了裝著汽油的瓶子”很可能不是真的。從他看到《流言終結者》中的那一幕起,案件的審理又經歷了諸多曲折,加爾文和另兩位被判終身監禁的夥伴,最終在 2022 年被撤銷控罪,拿回了自己的人生。

其實,當年加爾文就已經說過,案發的那個凌晨,他在祖母家睡覺,一直睡到早上。至於為什麼又做了有罪陳述,加爾文說自己被名叫維克多・斯維茨基(Victor Switski)的警探毆打,對方還用死來威脅他。加爾文的哥哥艾薩克(Isaac)也在案發後接受過警方 11 小時的訊問,在他的回憶中,弟弟被關的那間審訊室傳來了哭喊,以及桌子和牆壁發出的噪音。另外,還有多人作證說,自己遭受過斯維茨基的虐待。

是縱火還是意外

加爾文的自由遲來了 36 年。與他相比,有的人可能更幸運,不用等那麼久。

1990 年 10 月 16 日凌晨,佛羅里達州的傑克遜維爾市,萊姆街(Lime Street)上有一家人居住的房屋發生了兇猛的火災。有兩位成年女性和四個孩子喪生。

其中一位成年死者名叫卡羅琳・劉易斯(Carolyn Lewis),而她的丈夫傑拉德・劉易斯(Gerald Lewis)將他們 3 歲的兒子帶離火場並倖存下來。很快,這位毫髮無傷的丈夫成為了警方眼中的頭號嫌疑人。

傑拉德有家暴前科,並且已經和妻子分居,妻子還申請到了禁令,不許丈夫靠近自己。火災發生的那一晚,傑拉德睡在車里,而車就停在起火的房屋前面。根據傑拉德本人的陳述,他半夜醒來發現客廳著火,他衝進去看到妻子正忙著撲滅沙發上的火,他本來準備上樓去找孩子們,但看見兒子站在走廊上,就直接帶著兒子衝出來 —— 也正是那個時候,整棟房子突然都燒著了。

但在火災現場,調查人員找到的一些線索,讓他們沒辦法相信傑拉德說的話。比如,人們在火災調查中關注的一個現象,就是燒過的木頭會“皺裂”(alligatoring),像鱷魚皮一樣,而這座房子里的木材皺裂出現的位置很低,令人懷疑是地上被潑了什麼東西。另外,調查組還在現場發現了多處 V 形痕跡,當時有一種經驗是用 v 形痕跡來找起火點 —— 假如有不止一處 V 型痕跡,調查員就可能認為存在兩個以上的起火點。再有,屋內的地面上出現了不規則的燒痕,從客廳延伸到走廊再到前門,這被看作潑灑可燃液體留下的痕跡(pour pattern)。

房屋平面圖上,“潑灑痕跡”存在的位置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火勢蔓延太快,短短幾分鐘就將整座房子吞噬,讓人很難相信不是縱火。再加上傑拉德曾經揚言燒掉房子,調查組也真的在他車內發現了裝汽油的桶。但傑拉德卻說不是他做的,可能是兒子玩打火機不小心造成了火災,車內有汽油是因為清理後院的割草機需要汽油。

警方當然沒有因為嫌犯的一面之詞就改變自己的判斷,檢方也指控傑拉德縱火和六項一級謀殺罪,並追求死刑。在檢方看來,只要向火災研究者求證,得出小孩玩打火機不可能造成同樣的火災這個結論就夠了。

1991 年,收到檢方的邀請,縱火研究者約翰・倫蒂尼(John Lentini)和約翰・德哈恩(John Dehaan)去往火災現場。從經驗出發,他們十分認同調查組先前的結論。至於要如何驗證,兩人發現起火的房子旁邊有棟幾乎相同的房子(出自同一時期、同一建造者),於是在那座房子裡還原了家具和各種擺設,甚至還包含幾箱放在地上的衣物 —— 火災中的另一位成年死者,是傑拉德妻子卡羅琳在法律意義上的妹妹,她不久前剛搬來,還沒來得及把衣服收進衣櫥。

在兩位專家眼中,這是擊破疑凶謊言的完美機會。他們信心滿滿地用打火機點燃了模擬現場的沙發,並預計火災蔓延到整幢房屋可能需要 15-20 分鐘。結果,約 4 分鐘後大火就吞沒了房子。待消防員將火撲滅之後,研究者進入模擬現場,驚訝地發現了“潑灑痕跡”,也是連續的不規則的痕跡,和真實現場中發現的十分相像。而他們知道自己沒有向地上潑灑過任何東西。除此之外,曾經被用於鎖定起火位置的 v 形痕跡也隨處可見。

沙發被點燃時,還只是房子裡起了火。但當“閃燃”(flashover)現象發生時,封閉空間中每一個暴露於熱異塵餘生的可燃表面,都在一瞬間同時點燃,就是“整棟房子被燒著”。研究者原本預期的 15-20 分鐘,與實際的 4 分鐘,都是指從點火到閃燃之間經歷的時長。他們還注意到,閃燃的時候桌子下表面也被燒焦,而從前的經驗認為只有桌下有什麼東西(如汽油或其他可燃液體)在燃燒才會那樣。

雖然實驗結果和預期大相逕庭,但研究者還沒有放棄,他們想著如果澆上汽油再點火,肯定和只用打火機點燃沙發不一樣。於是,模擬現場被重新恢復,並根據傑拉德車裡那個桶的容量潑灑了汽油。點火後,研究人員發現火勢蔓延的速度與之前十分接近,他們的經驗又被打破了。

實驗結束後,專業人士顯然無法再為檢方提供傑拉德縱火的證詞,嫌疑人也很快被釋放。倫蒂尼說,如果不是這場模擬實驗,自己可能毫不懷疑地去法庭做證說那場火災是人為縱火。差一點就要把疑凶送上電椅了。

 

參考連結: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