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6,000元,這6類人直接入帳!外籍配偶、新生兒也可領,最新資訊一次看

普發6,000元,這6類人直接入帳!外籍配偶、新生兒也可領,最新資訊一次看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發放資格、管道出爐!財政部說明,本次普發現金發放資格包括我國國民(含國內出生並領有出生證明之新生兒)、各級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具有我國國籍之眷屬、大陸地區人民與港澳居民及外國人為我國國民之配偶,取得居留許可者、持永久居留證者之外國人等。

至於發放方式,則規劃採「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造冊發放」等5種方式,方便民眾領取。

全國稅收去年超徵4,500億元,行政院拍板,其中的1,800億元,扣除預留400億元以應不時之需,其餘的1,400億元將以全民普發6,000元的形式「還稅於民」。立法院也於21日三讀通過法源《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修正草案。

不過根據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說法,在特別條例通過後,預算案最快4月4日完成三讀,最快4月10日當周才能發放現金。最新資訊也將即時更新在此篇文章。

6,000元怎麼領?

普發6,000元由數位部負責協調普發現金串接系統,目前規劃有上網登記直接入帳、ATM領取現金、以及郵局臨櫃領取3個發放管道。數位發展部2日表示,全民經濟成果共享6,000元的領取方式一定會照顧全民,目前正在討論對於弱勢或特殊族群新增發放管道,規畫不用先登記即可直接將6,000元入帳。

領取管道一:ATM領取現金

金管會14日表示,除8家公股銀行外,包括中華郵政、中信銀、國泰世華、台新銀等12家金融機構、近2.5萬台ATM也能領取。

至於唯一沒有ATM與郵局的臺東縣金峰鄉,數位發展部先前表示,行政院正在研議造冊發放的可行性。相關方案目前都在跨部會討論中,如果有定案就會儘速對社會說明。

領取管道二:上網登記直接入帳

透過網路提供帳戶後,就可以直接入帳。申請網址需待後續數位發展部公布。

領取管道三:郵局臨櫃領取

持身分證、健保卡到郵局臨櫃領取。

領取管道四:不需登記直接入帳

領有勞保年金、國民年金、老農津貼、勞退、身障補助、中低收入老人津貼6類特定族群,不用先登記即可直接將6,000元入帳。

領取管道五:造冊發放

屏東縣獅子鄉、花蓮縣萬榮鄉、台東縣金峰鄉等3偏鄉地區,將由當地派出所造冊發放。

資料來源:數位發展部財政部

6,000元何時發放?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1日透露,根據立法程序,特別條例通過後,預算案最快4月4日完成三讀,最快4月10日當周才能發放現金。

財政部23日說明,普發現金具體發放時程,須待特別預算案完成法定程序後,由行政院指定發放日。

資料來源:財政部

6,000元領取資格為何?新生兒、外籍配偶也可領取嗎?

普發6,000元究竟領取資格為何?蘇貞昌表示,普發6,000元的原意是讓全民從小到老都能共享經濟成果。 因此全民皆可領、不分年齡。

財政部23日進一步說明,本次普發現金發放資格為:
- 我國國民(含國內出生並領有出生證明之新生兒)
- 各級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具有我國國籍之眷屬
- 大陸地區人民與港澳居民及外國人為我國國民之配偶
- 取得居留許可者、持永久居留證者之外國人等。

資料來源: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財政部

普發6,000元還沒發!小心假網址

數位發展部6日表示,有民眾收到偽冒本部名義發送的詐騙簡訊,提醒國人注意,發放方式一有定案就會立即公開說明, 相關申領網站的網址首段一定會是gov.tw結尾。 數位部推出的政府縮短網址服務(https://url.gov.tw)所產生的政府網站短網址,也一定是https://gov.tw/ 開頭,請民眾認明政府機關專用網址,切勿點擊來源不明的簡訊或連結,以免上當受騙。

資料來源:數位發展部

為什麼可以還稅於民?超徵稅收是什麼?

行政院長蘇貞昌解釋,稅收的超徵或短徵,代表當年度國家經濟表現,並非「政府透過不當的賦稅制度超收人民的錢」。 去年稅收之所以出現「實徵數」較「預算數」多的情況,主要是去年台灣經濟成長表現出色、超乎預期 。

政府原編列預算時,是以2021年預估經濟成長cv率5.08%編列,而實際經濟成長率達6.53%,較原先預估值高。其中,2021年上市櫃公司的獲利,較2020年大增7成多,因此實徵數約有8成來自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超徵,這代表政府行政效率及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資料來源:行政院

此外,為了及時讓有迫切需要的民眾得到溫暖,行政院已針對低收入戶每人每月加發750元、中低收入戶每人每月加發500元的生活補助。

數位時代
作者

《數位時代》,關注國內外網路創業生態,精選全球科技業的重要趨勢、創新模式和最新動態,並有記者第一現場的報導,以及各類社群活動消息。希望能協助讀者早一步領略趨勢脈動、領先掌握下一步行動的競爭優勢。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