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所首批碳權交易啟動!買賣對象、交易時間、交易單位等交易規則曝光

碳交所首批碳權交易啟動!買賣對象、交易時間、交易單位等交易規則曝光

台灣碳權交易所自8月揭牌,如今首批碳權交易將啟動!12月22日啟動首批碳權交易,而首批掛牌碳權來自於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7國,依據規劃,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訂價落在約5美元至15美元,初期僅限國內法人購買。

文章目錄

碳交所規劃,交易時間將為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3點30分,買方僅限本國法人,首批掛牌的國外碳權還不能用來抵充國內碳費,只能用於企業供應鏈的碳中和需求,也不能直接抵充歐盟依「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課徵碳關稅。同時企業買進碳權後,不能再把碳權放在碳交所平台轉售。

隨著首批碳權交易啟動,財政部轄下4大公股金控兆豐金控、合庫金控、第一金控與華南金控,均著手評估買進碳權。

碳權交易何時上架?以及碳交所還有販售哪些碳權商品?

未來透過購買碳權抵消人類行為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將逐漸成為企業的日常。接下來台灣碳權交易所(下稱碳交所)將販售三種碳權商品,其中海外碳權商品(黃金標準)最快年底上架,國內碳權商品交易則要等到明年上半年進行,碳交所官網已上線。

台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現階段國際上普遍採納「碳定價」作為減碳的管理工具,為了支持碳定價有效運作,而成立碳交所。 圖/ 陳映璇攝影

碳權交易所有三大交易板塊,國外碳權商品年底上架

由於台灣企業在全球半導體、資通信、紡織和金屬等產業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加上面對國際碳關稅的逐步實施,以及國際大廠如Apple、Google對於供應鏈減碳的要求,還有企業自身的碳中和需求,對於國家到企業面對的是多重的減碳壓力。

現階段國際上普遍採納「碳定價」作為減碳的管理工具,為了支持碳定價有效運作,台灣證券交易所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碳交所,主要營業項目分成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碳諮詢及教育訓練等三大項,初期將以碳諮詢及教育訓練業務先行。

台灣碳權交易所7日在高雄軟體園區正式揭牌。 圖/ 陳映璇攝影

台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未來碳交所依各碳權的性質及對象不同,分為3大交易板塊,屬於國內碳權交易的部分,分為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及增量抵換交易二類,滿足企業抵減碳費、實現碳中和及因應環評抵換等需求;另外,推出國外碳權交易板塊,攜手具公信力的國際認證機構,提供高品質的國際碳權買賣支援。

三大交易板塊

  • 自願減量額度交易 :指企業自願性汰換鍋爐、植樹造林等取得的碳權,用來滿足企業抵減碳費、實現碳中和的需求。該碳權是企業向環保署申請自願減量專案,它符合MRV原則(可量測、可報告、可驗證),並具備外加性、保守性、永久性、避免傷害、避免重複計算5大原則。

  • 增量抵換交易 :指民眾汰換老舊汽機車為電動車、農民汰換老舊農機為電動農機等可取得增量抵換額度(稱碳權),並透過平台出售予環評單位。例如環保署審查科學園區、工業區等大型開發案的環評就有增量抵換的需求,碳權用來抵減環評開發所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未來增量抵換平台由碳交所負責。

民眾汰換老舊汽機車為電動車、農民汰換老舊農機為電動農機等可取得增量抵換額度。 圖/ 陳映璇攝影

  • 國外碳權交易 :碳交所將於9月跟國際獨立機構黃金標準簽訂MOU,把國際高品質碳權引進國內,企業可購買國外碳權,實現碳中和或供應鏈減碳的需求。

交易時程

時程方面,海外碳權商品最快年底上架,國內碳權交易則須待「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及政策確定後才會進行。 至於交易對象,僅侷限有需求的法人,排除自然人參與 。

初期碳交所以碳諮詢及教育訓練業務先行,特別是企業最缺的碳盤查能量,碳交所會結合台北、台中、高雄各地大專院校舉辦相關教育訓練活動。

在國際接軌方面,碳交所攜手英國標準協會BSI導入ISO認證標準,最快11月全國首發ISO14068碳中和標準。

碳權交易所設在高雄,陳其邁:更貼近市場的需求

外界也關注碳交所為何設在高雄?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碳交所設在高雄有兩大意義。第一公正轉型,高雄年碳排量5700萬噸,占全台碳排20%,台北碳排約1千萬噸。其中高雄的工業、能源部門碳排占83%,台北住商碳排占76%,顯示未來碳權交易的市場在高雄。

第二,過去的減碳是法規驅動,現在轉成市場驅動,碳交所設在這更貼近市場,並由企業來驅動。陳其邁說,雙軸轉型(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已是鋼鐵、石化業等高碳排產業的生存之道,產業沒有退路,只能往前走。對高雄在地廠商如中鋼、中油、台塑、日月光來說,減碳是困境也是機會,「面對減碳議題,高雄企業感受最深、迫在眉睫。」

高雄碳交所往窗外看可以看到高雄港埠旅運中心。 圖/ 陳映璇攝影

行政院長陳建仁認為,高雄長期乘載台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與環境衝擊,高雄市是碳交所最適合設立的地方。

總統蔡英文表示,減碳不再只是道德議題,而是台灣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必須面對的貿易競爭以及供應鏈要求。

她提到近年來,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日本東京、新加坡等國先後成立碳權交易平台,台灣成立自己的交易所,一方面能夠跟上國際的淨零潮流與其他碳交所合作,對企業來說,也是創造減碳的誘因。

買賣對象、交易時間、交易單位以及碳權上架標準

現在碳交所也曝光了交易相關規則,包括買賣對象、交易時間、交易單位以及碳權上架標準等資訊都一一公布。 

碳交所說明,國際碳權交易平台的買方僅限本國法人,賣方則可以是外國或本國法人。交易時間為平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三時三十分,假日與臺灣的銀行業通行假日相同。交易單位為 1 噸二氧化碳當量,交易貨幣為美金。 

碳權上架標準方面,碳交所提到,賣方在碳交所上架的碳權必須符合相關標準,譬如碳權的核發機構需經過碳交所認可、碳權的年份 (vintage) 應為 5 年內、碳權專案應符合 3 項以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等。 

碳交所補充,為了避免炒作及投機行為,買方在購買碳權後,僅能持有、註銷或移轉至買方國際碳權核發機構的帳戶,不得再於碳交所平台轉售。 

 

本文轉載自:數位時代

數位時代
作者

《數位時代》,關注國內外網路創業生態,精選全球科技業的重要趨勢、創新模式和最新動態,並有記者第一現場的報導,以及各類社群活動消息。希望能協助讀者早一步領略趨勢脈動、領先掌握下一步行動的競爭優勢。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