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人未來在太空中也許能享用自己「親手」發酵的味噌了!根據近日發表在《iScience》期刊的研究,國際太空站(ISS)上的味噌發酵實驗大獲成功,不僅證實了微生物即使在微重力與高輻射的太空環境中仍可存活發酵,也開啟了未來太空飲食的新篇章。
味噌是日本傳統發酵調味品,由煮熟的大豆加入鹽與麴菌發酵而成。這項由麻省理工學院(MIT)與丹麥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共同進行的實驗,於2020年3月將一盒「尚未發酵的味噌原料」送上國際太空站,進行為期30天的太空發酵。研究人員同時在地球兩地——美國劍橋與丹麥哥本哈根——進行對照發酵,以比較三者之間的差異。
太空發酵完成後,研究團隊將味噌帶回地球,針對微生物群落組成、風味化合物與口感進行深入分析。結果顯示,太空製作的味噌雖與地球版本風味相似,仍有一些細微變化:具備明顯的堅果與烘烤風味,而非單純的鹹香味。微生物種類也與地球上發酵過程出現顯著差異。
研究共同作者之一、MIT的瑪吉·科布倫茨(Maggie Coblentz)指出,這不只是關於「味噌能否在太空發酵」的問題,更牽涉到生物倫理與太空社會學議題——例如我們該如何將地球上的食物、微生物與文化轉移到地外生活環境?這也反映出人類對太空居住與文化延伸的想像。
另一位共同作者、丹麥科技大學的約書亞·D·埃文斯(Joshua D. Evans)也表示,此研究結合了微生物學、感官科學與文化探討,有助於提升長期太空任務中宇航員的心理與生活福祉,同時開啟一種全新的「太空料理哲學」。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