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在 AI 影片生成百花齊放的時代,從 OpenAI 的 Sora 到 Google 的 Veo,再到 Runway、Kling 等平台都積極佈局影片市場。就在這個時間點,Midjourney 推出首款影像轉動畫功能——V1 模型,不但引起產業關注,也為創作者社群帶來全新工具選擇。

Midjourney 向來以風格化圖像生成見長,這次加入影片戰場的 V1,不再追求極致擬真或商業敘事能力,而是回歸創作者視角,強調創意速度、風格一致性與簡便操作,讓圖像敘事直接「動起來」。這項影片功能不僅是圖像模型的自然延伸,更可能引領一波 AI 視覺故事創作潮流。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一、Midjourney 影片功能是什麼?

與其它影片生成網站最大的不同點在於,Midjourney V1並沒有文字轉影片的功能,只提供「圖像轉影片」(Image-to-Video)機制。使用者可從既有或上傳圖像出發,產生每支約 5 秒的短片動畫,並可選擇延伸時間至最多 21 秒(總共 4 次延長,每次約 4 秒)。目前該功能僅透過 Midjourney 官方網頁介面提供,需以 Discord 帳號登入操作。

這項功能提供兩種動畫生成模式:

  • Auto(自動)模式:系統根據圖像自動推測動態與鏡頭移動方式,適合初學者與快速預覽。

  • Manual(手動)模式:使用者可輸入提示語自訂動作內容與鏡頭語法,適合進階使用與特定敘事控制。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影片生成後,系統會提供四支版本供預覽與挑選,並可針對單支影片選擇延長時間,或重新生成動作方向。

二、操作流程教學 Step-by-Step

 1.上傳圖片

當你登入Midjourney後,點選上方的輸入列,然後在這裡要先拖曳一張圖片到這裡。可以使用先前生成的圖,也可手動上傳本機圖像。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2.把圖片放置到「Starting Frame」作為啟始畫格。

剛剛上傳的圖片在下方的區域,你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工作桌」或是緩衝區,用以暫存你工作需要用到的圖片。而你要生成影片,就要把這個圖片拖曳到上方的「Starting Frame」。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3.設定動畫

在這裡點選「1」之後,就會出現這個介面。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你可以在「2」這裡輸入要生成影片的提示詞(手動模式),或是什麼都不輸入讓系統自己決定(自動模式)。

另外,在「3」這裡可以讓你選擇生成影片的動作強度

Low motion:適合細膩變化(如光影、風、水波),畫面穩定柔和。

High motion:適合激烈動作與鏡頭運動,但容易產生畫面不穩或破圖。

之後按下生成即可。

 

4.影片產出

點選左邊的「Cretate」,可以看到你生成的內容。每次可產生四段約 5 秒影片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5.產生延伸影片

點選進入其中一個生成的影片,在右下角有產生延伸影片的選項,一樣是可以自動或是手動,以及選擇Low motion或是High motion。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延伸生成的影片時數為4秒,延伸功能最多支援 4次,因此影片總時長最多達 21 秒。

三、Midjourney 訂閱價格與資源消耗

Midjourney 採用月訂閱制,並沒有特別分出產生影片或是產生圖片的訂閱,而是採用耗用的GPU算力時間為基本,依照方案不同提供不同程度的GPU算力生成時間(以新台幣換算):

方案 每月費用 快速模式時數 備註
Basic 約 NT$325 3.3 小時 僅限快速模式
Standard 約 NT$975 15 小時 可切換快速/輕量模式
Pro 約 NT$1,950 30 小時 支援私人頻道使用
Mega 約 NT$3,900 60 小時 重度創作者建議使用

根據官方說法,一分鐘的算力時間可以給你生成一次圖片(一次4張)。舉例來說,3.3小時的算力可以生成198張圖。

至於影片生成,運算資源需求官方說法是為圖像的 8 倍,因此大約是24段影片。

 

四、手動提示語撰寫技巧(Manual 模式)

Midjourney V1 的 Manual 模式是影片創作的精華所在,透過簡單英文敘述即可控制角色動作與鏡頭方向。提示語應具備以下三要素:

  1. 主體:誰在動?(如 a fox, a dancer, a robot)

  2. 動作:做什麼動作?(如 jumps, spins, waves)

  3. 鏡頭語法:如何拍攝?(如 camera pans right, zooms in slowly)

提示語範例:

  • A cat stretches on a windowsill while the sun slowly rises in the background; camera slowly zooms in.

  • A cherry blossom tree sways gently in the breeze; camera pans left through the branches.

可加入氣氛描述(如 golden light, foggy morning)或時間感(in timelapse)強化視覺表現。

五、與 Runway、Kling 等競品的比較

Midjourney V1 的「圖像轉影片」功能相較於其他競爭平台(如 Runway、Kling、Sora、Veo)具備以下幾個特色:

  • 圖像風格一致性強:Midjourney 自家生成的圖像搭配動畫功能可無縫延伸,畫面風格不易斷裂。

  • 操作門檻低:只需點擊圖片「Animate」按鈕,即可快速上手;Manual 模式也僅需自然語句撰寫。

  • 高性價比:月費低、影片生成耗費相對資源少,對創作者較友善。

  • 創意自由度高:動作幅度可自選(Low/High motion)、支援延伸影片長度、提示語自由度高。

相較之下:

  • Runway:支援多段時間軸編輯與高解析度影片輸出,專業度較高但操作複雜。

  • Kling(字節跳動):生成速度快、強調 AI 計算流暢度,但多用於中文市場。

  • Sora / Veo:支援文字生成影片與聲音,適合完整敘事影片,但目前不支援圖像作為起點。

若你已有 Midjourney 圖像素材,V1 的動畫工具可說是目前最具整合性與效率的延伸工具。

六、目前限制與使用注意事項

雖然功能強大,但 Midjourney V1 影片目前仍有以下限制需注意:

  • 僅支援圖像生成影片,不支援純文字生成(text-to-video)。

  • 輸出影片解析度僅為 480p,較不適合用於商業用途。

  • 在 high motion 模式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出現不自然變形或邏輯破綻。

  • 生成結果為預覽性質,可能有畫質壓縮或動作不穩的情形。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