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市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公布的《2025 年第一季全球智慧手錶出貨追蹤報告》,今年第一季全球智慧手錶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減少 2%,這已是連續第五季呈現年減趨勢。整體市況受到印度市場需求放緩,以及 Apple 出貨減少的雙重影響,使得整體出貨動能持續轉弱。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卻呈現逆勢成長,單季出貨量年增高達 37%,創下自 2020 年第四季以來的最高市佔。這波成長主因來自 Huawei、Imoo 與 Xiaomi 等中國品牌的出貨拉升。這些品牌以在地需求為基礎,搭配具價格競爭力的產品策略,有效帶動市場規模成長。
Apple 雖然出貨量連續六季下滑,但仍維持全球市佔第一的位置,這與 iOS 使用者規模持續擴大有關。Huawei 與 Xiaomi 則分別在中高價位產品線獲得不錯表現,藉由推出多種款式與相對平實的定價,帶動出貨量上升。相較之下,Samsung 因先前推出的機種在多數市場銷售不如預期,使得本季出貨量年減達 18%。
Counterpoint 資深研究分析師 Anshika Jain 指出,中國品牌的成長除了來自本地市場,也逐步擴展至海外。她表示,這些品牌的市佔提升與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有關,背後包含了愛國心理、政府支持政策,以及國產品牌在產品技術與價位覆蓋上的佈局。
另一位研究分析師 Balbir Singh 則說明,消費者對智慧手錶的購買態度正在改變,開始願意提升預算,以換取更完整的功能與長期使用的價值。根據報告,售價介於 100–200 美元(約新台幣 2,900–5,800 元)區間的產品出貨量年增 21%,顯示市場對健康監測與健身相關功能的需求成長明顯。相對地,價格低於 100 美元(約新台幣 2,900 元)的入門機型出貨年減 17%,顯示消費者更看重產品的準確性、穩定性,以及與系統間的整合效果。
在兒童智慧手錶領域,Imoo 持續占據市場領導地位。這類產品因價格較親民、功能符合家長需求,逐漸獲得更多家庭接受。目前中國仍是主要市場,但北美、亞太與歐洲也都出現成長趨勢。這也反映出家長對孩童定位追蹤,以及希望延後孩童接觸智慧型手機的需求正在上升。
展望後續,Anshika Jain 表示,預期 2025 年全年智慧手錶市場將呈現約 3% 的溫和復甦。人工智慧技術與新一代健康感測器的導入,可能讓智慧手錶在更多場景中發揮作用。部分品牌也正朝取得醫療等級認證的方向前進,未來在健康管理方面的應用有機會進一步拓展。她也提到,消費者的選購考量已逐漸從「新奇感」轉向「實用性」、「整合性」與「長期價值」,這樣的改變也會讓市場逐步朝向更高階、更穩定的產品發展。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